一种道路交通智能指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940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交通智能指挥系统,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的外壁均套接有两个配重块,所述固定底座顶部的中心安装有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的顶部设置有多级活塞杆,所述连接座的周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支架,多个所述转动支架的中心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块,多个所述转动块远离转动支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杆前端外壁的一侧均安装有固定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道路交通智能指挥系统不仅设计有升降机构,还设计有折叠收纳机构,既可以将多个红绿灯灯架上升至一定高度,同时也方便快速展开、固定以及折叠收纳,从而使其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交通智能指挥系统
本技术涉及交通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交通智能指挥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只有物联网技术概念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才能越来越完善,智能交通是交通的物联化体现,21世纪将是公路交通智能化的世纪,人们将要采用的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红绿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交通智能指挥系统,通过在各个路口安装红绿灯,即可保证交通的正常运转,但目前现有的装置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红绿灯都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交通智能指挥系统,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底部的边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3),多个所述定位柱(3)的外壁均套接有两个配重块(4),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的中心安装有升降液压缸(5),所述升降液压缸(5)的顶部设置有多级活塞杆(6),所述多级活塞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的周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支架(8),多个所述转动支架(8)的中心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块(9),多个所述转动块(9)远离转动支架(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多个所述固定杆(12)前端外壁的一侧均安装有固定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交通智能指挥系统,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底部的边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3),多个所述定位柱(3)的外壁均套接有两个配重块(4),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的中心安装有升降液压缸(5),所述升降液压缸(5)的顶部设置有多级活塞杆(6),所述多级活塞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的周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支架(8),多个所述转动支架(8)的中心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块(9),多个所述转动块(9)远离转动支架(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多个所述固定杆(12)前端外壁的一侧均安装有固定灯架(13),多个所述固定灯架(13)前端的中心均安装有多个红绿灯(14),所述连接座(7)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与多个固定灯架(13)相对应的连接导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智能指挥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配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胜魏其萍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