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物料堆叠装置的传输对接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66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片状物料堆叠装置的传输对接组件,所述传输对接组件包括对接传输机构,所述对接传输机构为传输宽度可调节的传输机构,所述对接传输机构的前端与片状物料堆叠装置衔接,所述对接传输机构的后端伸出片状物料堆叠装置后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传输宽度可调节的传输机构作为对接传输机构,并且该对接传输机构单独伸出片状物料堆叠装置外,专用于对接上游机构,例如与包装袋制袋机对接时,根据包装袋制袋机的宽幅调节对接传输机构的传输宽度,能够保证与各种宽幅的包装袋制袋机都能匹配对接成功,大大提升了堆叠装置的通用匹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片状物料堆叠装置的传输对接组件
本技术涉及平面印刷品、包装袋、纸张等片状物料的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片状物料堆叠装置的传输对接组件。
技术介绍
平面印刷品、包装袋、纸张等片状物料在生产出来之后,后续还需要经过堆叠整理以及包装捆扎等工序,生产流程才算结束,可以随时出厂。传统的生产流程中,计数、堆叠整理和包装捆扎等工序需要人工进行处理,这样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并且计数准确性和整理捆扎效果也难以保证。如果采用自动化装置堆叠整理以及包装捆扎片状物料,该堆叠装置需要与上游制备片状物料的机构对接。例如本专利的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CN201921231498.7,设置了传输机构和分路挡板与上游机构对接,例如与包装袋制袋机对接,使包装袋制袋机分切出的包装袋在传输机构上传输,以便下一步进行堆叠整理以及包装捆扎。但是,上游制备片状物料的机构结构多样,规则尺寸不一,比如有宽幅50cm、54cm、60cm的包装袋制袋机。如果堆叠装置的尺寸不能与上游机构匹配,则无法对接。如果制造多种尺寸的堆叠装置,则导致堆叠装置的通用匹配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片状物料堆叠装置的传输对接组件,帮助堆叠装置与上游机构对接,提升堆叠装置的通用匹配性。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片状物料堆叠装置的传输对接组件,所述传输对接组件包括对接传输机构,所述对接传输机构为传输宽度可调节的传输机构,所述对接传输机构的前端与片状物料堆叠装置衔接,所述对接传输机构的后端伸出片状物料堆叠装置后方。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对接传输机构包括前传动辊、后传动辊、两块传动辊安装板以及若干根传送带,所述前传动辊设置于对接传输机构的前端,所述后传动辊设置于对接传输机构的后端,所述前传动辊和后传动辊平行设置,所述传送带绕过前传动辊和后传动辊且传送带之间平行间隔排列,所述后传动辊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两块传动辊安装板上,至少一块传动辊安装板可沿左右方向移动安装位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辊安装板安装在机架上,至少一块传动辊安装板与机架之间设有可拆卸的连接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传动辊为主动传动辊,所述后传动辊为从动传动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传动辊和后传动辊上开有若干个皮带槽,皮带槽的数量多于传送带的数量,所述传送带绕过皮带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皮带槽的数量是传送带的数量的1.5-3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片状物料堆叠装置包括进料传输机构和堆叠整理机构,所述对接传输机构的前端与进料传输机构衔接,所述进料传输机构与堆叠整理机构衔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了传输宽度可调节的传输机构作为对接传输机构,并且该对接传输机构单独伸出片状物料堆叠装置外,专用于对接上游机构,例如与包装袋制袋机对接时,根据包装袋制袋机的宽幅调节对接传输机构的传输宽度,能够保证与各种宽幅的包装袋制袋机都能匹配对接成功,大大提升了堆叠装置的通用匹配性。附图说明图1为片状物料堆叠装置及传输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2为片状物料堆叠装置及传输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述的片状物料可以是平面印刷品、包装袋、纸张等各种形式的片状物料,对本技术均适用。本技术所述衔接是指两个机构之间接触或靠近,使得上游机构的片状物料能顺利输送到下游机构。本技术所述前方是指片状物料前进的下游方向,后方是指片状物料前进的上游方向。本技术所述左右方向垂直于片状物料前进方向。本技术所述前端是指对接传输机构的出料端,后端是指对接传输机构的进料端。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片状物料堆叠装置的传输对接组件,所述传输对接组件包括对接传输机构1,所述对接传输机构1为传输宽度可调节的传输机构,所述对接传输机构1的前端与片状物料堆叠装置2衔接,所述对接传输机构1的后端伸出片状物料堆叠装置2后方。例如与包装袋制袋机对接时,根据包装袋制袋机的宽幅调节对接传输机构1的传输宽度,能够保证与各种宽幅的包装袋制袋机都能匹配对接成功,大大提升了堆叠装置的通用匹配性。作为对接传输机构1的结构形式之一,所述对接传输机构1包括前传动辊3、后传动辊4、两块传动辊安装板5以及若干根传送带6,所述前传动辊3设置于对接传输机构1的前端,所述后传动辊4设置于对接传输机构1的后端,所述前传动辊3和后传动辊4平行设置,所述传送带6绕过前传动辊3和后传动辊4且传送带6之间平行间隔排列,所述后传动辊4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两块传动辊安装板5上,至少一块传动辊安装板5可沿左右方向移动安装位置。当需要调节对接传输机构1的传输宽度时,先将后传动辊4及其传送带6拆卸下来,然后将传动辊安装板5的安装位置左右移动(只移动一块或同时移动两块传动辊安装板),再更换相应长度的后传动辊4,安装传送带6,即完成传输宽度调节。作为传动辊安装板5沿左右方向移动安装位置的方式之一,所述传动辊安装板5安装在机架7上,至少一块传动辊安装板5与机架7之间设有可拆卸的连接轴8。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连接轴8或者取消连接轴8,即移动了传动辊安装板5的安装位置。由于后传动辊4在传输宽度调节过程中需更换,优选设置前传动辊3为主动传动辊,后传动辊4为从动传动辊。所述前传动辊3和后传动辊4上开有若干个皮带槽9,皮带槽9的数量多于传送带6的数量,所述传送带6绕过皮带槽9。设置多于传送带6数量的皮带槽9,是为了便于传送带6在皮带槽9之间转移调整位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皮带槽9的数量是传送带6的数量的1.5-3倍。所述片状物料堆叠装置2可以是各种结构形式的堆叠装置,比如图中片状物料堆叠装置2包括了进料传输机构10和堆叠整理机构11,所述对接传输机构1的前端与进料传输机构10衔接,所述进料传输机构10与堆叠整理机构11衔接。所述对接传输机构1将片状物料对接传输至进料传输机构10,进料传输机构10再将片状物料一一输送至堆叠整理机构11堆叠成垛。堆叠整理机构的具体组成和结构可以参考CN201810960416.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状物料堆叠装置的传输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对接组件包括对接传输机构,所述对接传输机构为传输宽度可调节的传输机构,所述对接传输机构的前端与片状物料堆叠装置衔接,所述对接传输机构的后端伸出片状物料堆叠装置后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状物料堆叠装置的传输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对接组件包括对接传输机构,所述对接传输机构为传输宽度可调节的传输机构,所述对接传输机构的前端与片状物料堆叠装置衔接,所述对接传输机构的后端伸出片状物料堆叠装置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物料堆叠装置的传输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传输机构包括前传动辊、后传动辊、两块传动辊安装板以及若干根传送带,所述前传动辊设置于对接传输机构的前端,所述后传动辊设置于对接传输机构的后端,所述前传动辊和后传动辊平行设置,所述传送带绕过前传动辊和后传动辊且传送带之间平行间隔排列,所述后传动辊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两块传动辊安装板上,至少一块传动辊安装板可沿左右方向移动安装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状物料堆叠装置的传输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刘敏包成云贺军鑫张海涛马金龙杨静冉浩胡明华杨钧彭代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卡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