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削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31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切削加工装置,包括立刀加工装置、平刀加工装置、加工台,所述加工台包括第一轨、第二轨、底座、转盘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轨与所述第一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轨相对于所述第一轨移动,所述底座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轨上,所述底座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轨移动;所述转盘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盘相对于所述底座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所述转盘的移动方向为X轴和Z轴,翻转范围大,方便立刀加工装置、平刀加工装置对产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地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削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切削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切削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金属切削是机械领域中一种常见的加工技术,其操作简单并且使用方便,主要利用夹具将需要加工的金属固定,在通过刀具加工操作,适用于加工各种长度的钢、铜和铝等金属。而现有的金属切削机,通过装备有刀具的机头进行移动从而来实现对不同长度的材料进行加工。现有的切削装置大多为切削刀往单一方向移动的装置,待加工的金属升降,刀具旋转切削,加工方向单一、加工角度唯一,进而造成待加工的金属造型有限。且这种只有一个方向可以切削的切削装置大多是手动式,需要人为不停地进刀、退刀,非常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对待加工的金属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加工切削加工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切削加工装置,包括立刀加工装置、平刀加工装置、加工台,所述立刀加工装置和平刀加工装置安装在所述加工台两侧;所述立刀加工装置和所述平刀加工装置均设有安装架、驱动装置、刀具,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刀具活动连接并能驱动所述刀具旋转,所述驱动装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升降。进一步地,所述加工台包括第一轨、第二轨、底座、转盘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轨与所述第一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轨相对于所述第一轨移动,所述底座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轨上,所述底座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轨移动。所述转盘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盘相对于所述底座翻转。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刀具包括立刀,所述立刀在竖直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刀具包括平刀,所述平刀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二轨上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安装耳部,所述转盘包括轴部,所述轴部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耳部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轨一端安装有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轨在所述第一轨上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切削加工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第一轨、所述安装架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切削加工装置包括立刀加工装置、平刀加工装置、加工台,所述加工台包括第一轨、第二轨、底座、转盘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轨与所述第一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轨相对于所述第一轨移动,所述底座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轨上,所述底座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轨移动;所述转盘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盘相对于所述底座翻转,本技术的转盘移动方向为X轴和Z轴,翻转范围大,方便立刀加工装置、平刀加工装置对产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地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切削加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切削加工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切削加工装置,包括立刀加工装置1、平刀加工装置2、加工台3,所述立刀加工装置1和平刀加工装置2安装在所述加工台3两侧。所述立刀加工装置1和所述平刀加工装置2均设有安装架10、驱动装置11、刀具12,所述驱动装置11与所述刀具12活动连接并能驱动所述刀具12旋转,所述驱动装置11在所述安装架10上升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刀加工装置1、所述平刀加工装置2均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装置11升降的驱动升降装置13,以使所述刀具12相对于所述安装架10升降。进一步地,所述加工台3包括第一轨30、第二轨31、底座40、转盘41和第一驱动机构42,所述第二轨31与所述第一轨3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轨31相对于所述第一轨30移动,所述底座40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轨31上,所述底座40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轨31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2主要用于驱动所述转盘41翻转。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转盘41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40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2驱动所述转盘41相对于所述底座40翻转。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11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11,所述刀具12包括立刀121,所述立刀121在竖直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1用于驱动所述立刀121旋转。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11包括第二驱动装置112,所述刀具12包括平刀122,所述平刀122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12用于驱动所述平刀122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10包括第一安装架100和第二安装架10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1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00上升降,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12在所述第二安装架101上升降。进一步地,所述底座40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4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3驱动所述底座40在所述第二轨31上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3安装在所述底座40的一侧,减少占用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3用于驱动所述底座40相对于所述第二轨31在Z轴上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底座40包括安装耳部400,所述转盘41包括轴部410,所述轴部410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耳部400内。在本实施例中,为使所述转盘41活动安装到所述底座40上,所述底座40设置有安装耳部400,所述转盘41通过所述轴部410活动安装到所述底座40上,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2设置在所述底座40的一端。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二轨31一端安装有第三驱动机构44,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4驱动所述第二轨31在所述第一轨30上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4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轨31相对于所述第一轨30在X轴上移动。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切削加工装置还包括支撑架4,所述第一轨30、所述安装架10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4驱动所述第二轨31相对于所述第一轨30在X轴方向上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底座40、所述夹具45以及安装在所述夹具45上的产品一同在所述第一轨30上左右移动。再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3,所述底座40相对于所述第二轨31在Z轴上前后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夹具45以及安装在所述夹具45上的产品一同在所述第二轨31上前后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刀加工装置1、所述平刀加工装置2被限制在Y轴方向上升降。通过移动第二轨31和所述底座40,对所述夹具45和产品进行移位操作,以使所述立刀加工装置1和所述平刀加工装置2对所述产品进行加工。最后在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2驱动所述转盘41在360度范围内翻转,所述夹具45和产品翻转一定角度后,所述平刀加工装置2对产品进行加工。本专利技术的转盘41移动方向为X轴和Z轴,且所述夹具45和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刀加工装置、平刀加工装置、加工台,所述立刀加工装置和平刀加工装置安装在所述加工台两侧;/n所述立刀加工装置和所述平刀加工装置均设有安装架、驱动装置、刀具,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刀具活动连接并能驱动所述刀具旋转,所述驱动装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升降;/n所述加工台包括第一轨、第二轨、底座、转盘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轨与所述第一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轨相对于所述第一轨移动,所述底座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轨上,所述底座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轨移动;/n所述转盘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盘相对于所述底座翻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刀加工装置、平刀加工装置、加工台,所述立刀加工装置和平刀加工装置安装在所述加工台两侧;
所述立刀加工装置和所述平刀加工装置均设有安装架、驱动装置、刀具,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刀具活动连接并能驱动所述刀具旋转,所述驱动装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升降;
所述加工台包括第一轨、第二轨、底座、转盘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轨与所述第一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轨相对于所述第一轨移动,所述底座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轨上,所述底座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轨移动;
所述转盘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盘相对于所述底座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刀具包括立刀,所述立刀在竖直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群浩杨辉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恩耐尔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