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753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包括外框和光伏电站组件,所述外框上端开槽内安装有光伏电站组件,且外框的下端连接有底部防护结构,所述底部防护结构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结构,且连接结构的下端一侧处连接有第一支撑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属于光伏电站组件领域,连接结构通过连接套筒与支撑结构相连接,通过连接框与底部防护结构相连接,支撑结构设置的嵌入环嵌入进山地混凝土结构内,提高支撑结构的牢固性能;底部防护结构设置的防护罩、缓冲弹簧、空腔能够实现光伏电站组件底部的防护,减小山地小石块对光伏电站组件的破坏,一定程度上提高光伏电站组件防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电站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是属于国家鼓励力度最大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独立发电系统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现时期进入商业化的太阳能电能,指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光伏发电产品主要用于三大方面:一是为无电场合提供电源;二是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如各类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草地各种灯具等;三是并网发电,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实施。在山地安装光伏电站组件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多位固定光伏电站组件,原有的支撑架与山地混凝土结构连接牢固性能不佳,光伏电站组件下端无防护,山地滚落的小石子碰撞光伏电站组件下端,对光伏电站组件造成一定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包括外框和光伏电站组件,所述外框上端开槽内安装有光伏电站组件,且外框的下端连接有底部防护结构,所述底部防护结构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结构,且连接结构的下端一侧处连接有第一支撑结构,且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嵌入环、第一三通连接头、第二嵌入环、第二支撑杆、第二三通连接头、第三三通连接头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杆身下部套接有第一嵌入环,且第一支撑杆套接的第一嵌入环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嵌入环,所述第二嵌入环的上端连接有第一三通连接头,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二三通连接头,且第二三通连接头的侧壁开口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杆身中间处套接有第三三通连接头,且第三三通连接头和第一三通连接头之间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底部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罩、空腔、固定板、通孔、圆柱、缓冲弹簧,且防护罩的上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开口处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内插入连接有圆柱,且圆柱的下端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嵌入进空腔内,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以光伏电站组件上端面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三通连接头与支撑杆适配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一嵌入环焊接固定,所述第一三通连接头和第二嵌入环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嵌入环、第二嵌入环嵌入进山地混凝土结构内。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支撑条、连接套筒、凹陷槽、连接条、连接框和通槽,且支撑条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支撑条的两侧开设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槽内嵌入进进连接条,且连接条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上端开设有通槽。优选的,所述支撑条和连接套筒一体设置,且连接套筒套接在第二支撑杆杆身,所述第二支撑杆和连接套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杆身套接有两个连接套筒,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上端两个支撑条相接触,所述凹陷槽槽底开设有螺纹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上端设置有支撑条开设螺纹孔与连接条端面边缘开设螺纹孔对齐,所述连接框上端边缘开设螺纹孔与连接条端面边缘开设螺纹孔对齐,所述外框上端边缘开设有螺纹孔。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上端边缘开设螺纹孔与连接框上端边缘开设螺纹孔对齐,且防护罩下端嵌入进连接框上端开设的通槽槽内,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空腔开口,且固定板通过螺纹与圆柱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圆柱和缓冲弹簧焊接固定,且缓冲弹簧的下端接触空腔内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1、连接结构通过连接套筒与支撑结构相连接,通过连接框与底部防护结构相连接;2、支撑结构设置的嵌入环嵌入进山地混凝土结构内,提高支撑结构的牢固性能;3、底部防护结构设置的防护罩、缓冲弹簧、空腔能够实现光伏电站组件底部的防护,减小山地小石块对光伏电站组件的破坏,一定程度上提高光伏电站组件防护性能;整个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的支撑结构拆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的连接结构拆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的底部防护结构拆分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结构;101、第一支撑杆;102、第一嵌入环;103、第一三通连接头;104、第二嵌入环;105、第二支撑杆;106、第二三通连接头;107、第三三通连接头;108、第三支撑杆;2、连接结构;201、支撑条;202、连接套筒;203、凹陷槽;204、连接条;205、连接框;206、通槽;3、底部防护结构;301、防护罩;302、空腔;303、固定板;304、通孔;305、圆柱;306、缓冲弹簧;4、第二支撑结构;5、外框;6、光伏电站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5所示,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包括外框5和光伏电站组件6,外框5上端开槽内安装有光伏电站组件6,且外框5的下端连接有底部防护结构3,底部防护结构3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结构2,且连接结构2的下端一侧处连接有第一支撑结构1,且第一支撑结构1包括第一支撑杆101、第一嵌入环102、第一三通连接头103、第二嵌入环104、第二支撑杆105、第二三通连接头106、第三三通连接头107和第三支撑杆108,第一支撑杆101的杆身下部套接有第一嵌入环102,且第一支撑杆101套接的第一嵌入环10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嵌入环104,第二嵌入环104的上端连接有第一三通连接头103,第一支撑杆10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三通连接头1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5)和光伏电站组件(6),所述外框(5)上端开槽内安装有光伏电站组件(6),且外框(5)的下端连接有底部防护结构(3),所述底部防护结构(3)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结构(2),且连接结构(2)的下端一侧处连接有第一支撑结构(1),且第一支撑结构(1)包括第一支撑杆(101)、第一嵌入环(102)、第一三通连接头(103)、第二嵌入环(104)、第二支撑杆(105)、第二三通连接头(106)、第三三通连接头(107)和第三支撑杆(108),所述第一支撑杆(101)的杆身下部套接有第一嵌入环(102),且第一支撑杆(101)套接的第一嵌入环(10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嵌入环(104),所述第二嵌入环(104)的上端连接有第一三通连接头(103),所述第一支撑杆(10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三通连接头(106),且第二三通连接头(106)的侧壁开口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05),所述第二支撑杆(105)的杆身中间处套接有第三三通连接头(107),且第三三通连接头(107)和第一三通连接头(103)之间连接有第三支撑杆(108),所述底部防护结构(3)包括防护罩(301)、空腔(302)、固定板(303)、通孔(304)、圆柱(305)、缓冲弹簧(306),且防护罩(301)的上端开设有空腔(302),所述空腔(302)的开口处设置有固定板(303),且固定板(303)的上端开设有通孔(304),所述通孔(304)的孔内插入连接有圆柱(305),且圆柱(305)的下端连接有缓冲弹簧(306),所述缓冲弹簧(306)嵌入进空腔(302)内,所述连接结构(2)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结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5)和光伏电站组件(6),所述外框(5)上端开槽内安装有光伏电站组件(6),且外框(5)的下端连接有底部防护结构(3),所述底部防护结构(3)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结构(2),且连接结构(2)的下端一侧处连接有第一支撑结构(1),且第一支撑结构(1)包括第一支撑杆(101)、第一嵌入环(102)、第一三通连接头(103)、第二嵌入环(104)、第二支撑杆(105)、第二三通连接头(106)、第三三通连接头(107)和第三支撑杆(108),所述第一支撑杆(101)的杆身下部套接有第一嵌入环(102),且第一支撑杆(101)套接的第一嵌入环(10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嵌入环(104),所述第二嵌入环(104)的上端连接有第一三通连接头(103),所述第一支撑杆(10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三通连接头(106),且第二三通连接头(106)的侧壁开口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05),所述第二支撑杆(105)的杆身中间处套接有第三三通连接头(107),且第三三通连接头(107)和第一三通连接头(103)之间连接有第三支撑杆(108),所述底部防护结构(3)包括防护罩(301)、空腔(302)、固定板(303)、通孔(304)、圆柱(305)、缓冲弹簧(306),且防护罩(301)的上端开设有空腔(302),所述空腔(302)的开口处设置有固定板(303),且固定板(303)的上端开设有通孔(304),所述通孔(304)的孔内插入连接有圆柱(305),且圆柱(305)的下端连接有缓冲弹簧(306),所述缓冲弹簧(306)嵌入进空腔(302)内,所述连接结构(2)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和第二支撑结构(4)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支撑结构(1)和第二支撑结构(4)以光伏电站组件(6)上端面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三通连接头与支撑杆适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和第一嵌入环(102)焊接固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许继源华景陈潇跃连佳生谢灏柳淦元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华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