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357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包括层芯,层芯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双螺旋耦合单元,每个双螺旋耦合单元的螺旋中心设置有空腔,空腔与螺旋通道间设置有环型隔板,螺旋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型的阻尼内衬层,层芯的顶部设置有穿孔上面板,穿孔上面板上对应双螺旋耦合单元的空腔周期性的开有小孔,层芯的底部设置有下面板,穿孔上面板、层芯和下面板连接形成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优异的低频吸声性能以及超薄的亚波长结构尺寸。在设计方面具有更多的可调结构参数,可根据实际工况需求进行相应调节,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声学超表面
,具体涉及一种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海洋装备的不断发展,水下声波的有效吸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水下吸声材料或结构,包括纯聚合物水下吸声材料、微粒填充型水下吸声材料、空腔谐振型水下吸声材料及多孔水下吸声材料等,其体积较大,结构尺寸与声波波长相接近,且低频吸声性能差。近年来兴起的水声吸声超材料,包括局域共振水声吸声超材料和非共振型水声吸声超材料。相比传统吸声材料,局域共振水声吸声超材料能将吸声频率降低两个数量级,但受到局域共振的固有属性的限制,其低于500Hz的低频吸声性能不足。非共振型水声吸声超材料基于声衰减和声散射原理,有较好的宽频吸声能力,但低频声波吸收能力仍不足。综合来看,上述结构在水下普遍存在低频吸声性能不佳、结构厚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解决传统水下吸声结构在普遍存在低频吸声性能不佳、结构厚度大的问题。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螺旋耦合单元,双螺旋耦合单元包括多个,采用焊接或胶接方式设置在穿孔上面板(1)和下面板(5)之间,穿孔上面板(1)上周期性的开有小孔,每个小孔对应一个双螺旋耦合单元,构成一种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通过下面板(5)与水下装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螺旋耦合单元,双螺旋耦合单元包括多个,采用焊接或胶接方式设置在穿孔上面板(1)和下面板(5)之间,穿孔上面板(1)上周期性的开有小孔,每个小孔对应一个双螺旋耦合单元,构成一种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通过下面板(5)与水下装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双螺旋耦合单元包括层芯(2),层芯(2)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通道,阻尼内衬层(3)设置在螺旋通道内,层芯(2)的中心处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一侧与阻尼内衬层(3)的一端连接,空腔与阻尼内衬层(3)之间设置有环型隔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旋通道宽度为5~15mm,高度为10~2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螺旋耦合水下吸声超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旋通道的形状包括方形螺旋,圆弧型螺旋或多尺寸多形状的混杂螺旋;螺旋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锋先周鑫栋段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