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机柜的辅助降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29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机柜的辅助降噪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支撑脚、箱门、散热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箱门卡合在主体的前端,散热装置嵌固在箱门的正前端,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板、风扇、水箱、循环水泵,散热板包括散热板体、通水槽、循环端口、散热片、隔音板、吸热装置,隔音板包括安装座、隔音体、空槽、真空球、通孔、穿孔,安装座包括固定块、安装槽、橡胶垫,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在散热板体的后端安装隔音板,消除主体背部所产生的噪音,再将真空球设置在空槽的后端,使得真空球的两端都能够与设备产生的噪音接触,从而加大真空球与噪音的接触面积消除噪音,避免噪音过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机柜的辅助降噪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噪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通信机柜的辅助降噪设备。
技术介绍
通信机柜一般都设置在室外,例如路边、公园、楼顶,而通信机柜中机柜内可安装基站设备、电源设备、蓄电池、温控设备、传输设备,工作的时候会发出叫大的噪音,所以需要通信机柜的辅助降噪设备来对通信机柜进行降噪。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通信机柜的辅助降噪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由于设备工作时温度较高,所以都会在设备的侧端设置散热口,而通信机柜内部设备发出的声音可通过散热口往外进行传播,使得所发出的噪音的不到控制,导致通信机柜发出的声音过大,造成影响附近居民休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机柜的辅助降噪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通信机柜的辅助降噪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支撑脚、箱门、散热装置,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箱门卡合在主体的前端,所述散热装置嵌固在箱门的正前端,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板、风扇、水箱、循环水泵,所述散热板的前端设有风扇,所述水箱位于散热装置的内部正中间,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水箱的侧端,且通过水管与散热板的内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包括散热板体、通水槽、循环端口、散热片、隔音板、吸热装置,所述散热板体的内部正中间设置有通水槽,所述循环端口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通水槽的底部两端,所述散热片设有十个以上,且横向排列在散热板体的前端,所述隔音板嵌固在散热板体的后端,所述吸热装置设置在散热板体与隔音板之间,且贯穿于散热板体和隔音板,所述通水槽为S形状。进一步的,所述隔音板包括安装座、隔音体、空槽、真空球、通孔、穿孔,所述安装座的后端嵌固有隔音体,所述空槽设置在隔音体的内部正中间,所述真空球设有十个以上,且垂直排列在空槽的外侧,所述通孔设置在两两真空球之间,所述穿孔与通孔的位置相齐平,且贯穿于安装座,所述真空球的前端与空槽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块、安装槽、橡胶垫,所述固定块嵌固在安装座的侧端,所述安装槽设置在安装座的背面,所述橡胶垫设有十个以上,且垂直排列在安装座的前端,所述橡胶垫为圆环状,有利于将安装座与散热板体隔开。进一步的,所述吸热装置包括集热板、导热片、吸热板、吸热片、凹陷槽,所述集热板的的前端设有十个以上的导热片,所述导热片垂直排列在集热板的前端,所述吸热板设有十个以上,且垂直排列在集热板的背部,所述吸热片设有两个,分别嵌固在吸热板的上下端面,所述凹陷槽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吸热片的侧端面,所述凹陷槽为圆弧状。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包括导热体、流水槽、进水口、导流块,所述导热体的内部正中间设置有流水槽,所述进水口设有十个以上,且分为两组分别排列在流水槽的上下端,所述导流块设置在进水口的两端,所述导流块为圆弧状。进一步的,所述流水槽包括分隔板、导流体、集水槽、分流孔,所述分隔板横向安装在流水槽的正中间,所述导流体设有十个以上,且以两个为一组嵌固在分隔板的上下端,所述集水槽设置在导流体的后端,所述分流孔设有三个,贯穿于导流体,且与集水槽相连通,所述集水槽为圆弧状。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在散热板体的后端安装隔音板,消除主体背部所产生的噪音,再将真空球设置在空槽的后端,使得真空球的两端都能够与设备产生的噪音接触,从而加大真空球与噪音的接触面积消除噪音,避免噪音过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2.本专利技术利用带有凹陷槽的吸热片在主体中进行吸热,再利用内部设有流水槽的导热片与通水槽中的水流接触,带走导热片中的余温,使得散热装置还能能够对主体内部设备散发的热量进行散热,还能能够将主体内部密封减小噪音往外部传播,避免噪音过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通信机柜的辅助降噪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隔音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吸热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热片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流水槽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主体1、支撑脚2、箱门3、散热装置4、散热板41、风扇42、水箱43、循环水泵44、散热板体411、通水槽412、循环端口413、散热片144、隔音板415、吸热装置416、安装座a1、隔音体a2、空槽a3、真空球a4、通孔a5、穿孔a6、固定块a11、安装槽a12、橡胶垫a13、集热板b1、导热片b2、吸热板b3、吸热片b4、凹陷槽b5、导热体b21、流水槽b22、进水口b23、导流块b24、分隔板c1、导流体c2、集水槽c3、分流孔c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5,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如下:其结构包括主体1、支撑脚2、箱门3、散热装置4,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箱门3卡合在主体1的前端,所述散热装置4嵌固在箱门3的正前端,所述散热装置4包括散热板41、风扇42、水箱43、循环水泵44,所述散热板41的前端设有风扇42,所述水箱43位于散热装置4的内部正中间,所述循环水泵44设置在水箱43的侧端,且通过水管与散热板41的内部相连接。所述散热板41包括散热板体411、通水槽412、循环端口413、散热片144、隔音板415、吸热装置416,所述散热板体411的内部正中间设置有通水槽412,所述循环端口413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通水槽412的底部两端,所述散热片144设有十个以上,且横向排列在散热板体411的前端,所述隔音板415嵌固在散热板体411的后端,所述吸热装置416设置在散热板体411与隔音板415之间,且贯穿于散热板体411和隔音板415,所述通水槽412为S形状,有利于让水流的循环流动带走吸热装置416所吸收的热量。所述隔音板415包括安装座a1、隔音体a2、空槽a3、真空球a4、通孔a5、穿孔a6,所述安装座a1的后端嵌固有隔音体a2,所述空槽a3设置在隔音体a2的内部正中间,所述真空球a4设有十个以上,且垂直排列在空槽a3的外侧,所述通孔a5设置在两两真空球a4之间,所述穿孔a6与通孔a5的位置相齐平,且贯穿于安装座a1,所述真空球a4的前端与空槽a3相连通,有利于让噪音进入到空槽a3的背部与真空球a4充分的接触,从而达到消除声音的效果。所述安装座a1包括固定块a11、安装槽a12、橡胶垫a13,所述固定块a11嵌固在安装座a1的侧端,所述安装槽a12设置在安装座a1的背面,所述橡胶垫a13设有十个以上,且垂直排列在安装座a1的前端,所述橡胶垫a13为圆环状,有利于将安装座a1与散热板体411隔开,有利于减小噪音的传播。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两个散热板41的中间位置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机柜的辅助降噪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1)、支撑脚(2)、箱门(3)、散热装置(4),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箱门(3)卡合在主体(1)的前端,所述散热装置(4)嵌固在箱门(3)的正前端,其特征在于:/n所述散热装置(4)包括散热板(41)、风扇(42)、水箱(43)、循环水泵(44),所述散热板(41)的前端设有风扇(42),所述水箱(43)位于散热装置(4)的内部正中间,所述循环水泵(44)设置在水箱(43)的侧端,且通过水管与散热板(41)的内部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机柜的辅助降噪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1)、支撑脚(2)、箱门(3)、散热装置(4),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箱门(3)卡合在主体(1)的前端,所述散热装置(4)嵌固在箱门(3)的正前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装置(4)包括散热板(41)、风扇(42)、水箱(43)、循环水泵(44),所述散热板(41)的前端设有风扇(42),所述水箱(43)位于散热装置(4)的内部正中间,所述循环水泵(44)设置在水箱(43)的侧端,且通过水管与散热板(41)的内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机柜的辅助降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41)包括散热板体(411)、通水槽(412)、循环端口(413)、散热片(144)、隔音板(415)、吸热装置(416),所述散热板体(411)的内部正中间设置有通水槽(412),所述循环端口(413)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通水槽(412)的底部两端,所述散热片(144)设有十个以上,且横向排列在散热板体(411)的前端,所述隔音板(415)嵌固在散热板体(411)的后端,所述吸热装置(416)设置在散热板体(411)与隔音板(415)之间,且贯穿于散热板体(411)和隔音板(4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机柜的辅助降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板(415)包括安装座(a1)、隔音体(a2)、空槽(a3)、真空球(a4)、通孔(a5)、穿孔(a6),所述安装座(a1)的后端嵌固有隔音体(a2),所述空槽(a3)设置在隔音体(a2)的内部正中间,所述真空球(a4)设有十个以上,且垂直排列在空槽(a3)的外侧,所述通孔(a5)设置在两两真空球(a4)之间,所述穿孔(a6)与通孔(a5)的位置相齐平,且贯穿于安装座(a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映生
申请(专利权)人:尚特广州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