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缝低频吸声单元及具有其的嵌套式宽带吸声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频减振降噪
,具体涉及一种微缝低频吸声单元及具有其的嵌套式宽带吸声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吸声手段主要包括采用多孔吸声材料、穿孔板及赫姆赫兹共振腔结构等类型。然而,多孔吸声材料要求材料厚度达到波长的四分之一才能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对于低频噪声,对应的结构尺寸较大,实际应用比较困难。穿孔板能实现中高频的宽带吸声,但其低频吸声效果仍不尽人意。利用赫姆赫兹共振结构能够实现较好的低频吸声效果,但其尺寸仍然相对较大,且对应的吸声频带很窄,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设计一种亚波长吸声结构来实现低频宽带吸声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声学超材料的迅速发展,为解决低频噪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能利用深度亚波长结构来实现低频吸声,其中,包含微缝结构的超材料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已有含微缝超材料多采用类传统的微缝吸声体结构,在特定较窄低频范围内具有一定吸声的效果,但低频吸声效果仍需进一步提高。同时,对于宽带吸声,目前主要是利用多个吸声单元并联耦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缝低频吸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壳体(11)和设置在刚性壳体(11)上的吸声面板(10),吸声面板(10)和刚性壳体(11)合围形成刚性背腔,吸声面板(10)的一侧设有阶梯型微缝(12),阶梯型微缝(12)与刚性背腔连通,阶梯型微缝(12)的上端开口尺寸大于下端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缝低频吸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壳体(11)和设置在刚性壳体(11)上的吸声面板(10),吸声面板(10)和刚性壳体(11)合围形成刚性背腔,吸声面板(10)的一侧设有阶梯型微缝(12),阶梯型微缝(12)与刚性背腔连通,阶梯型微缝(12)的上端开口尺寸大于下端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缝低频吸声单元,其特征在于,阶梯型微缝(12)的阶梯数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缝低频吸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每阶阶梯的宽度相等,阶梯型微缝(12)的宽度为0.3~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缝低频吸声单元,其特征在于,刚性壳体(11)的高度大于2mm。
5.一种嵌套式宽带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缝低频吸声单元,若干微缝低频吸声单元在高度方向上连续叠加嵌套形成多层并联结构,所有微缝低频吸声单元的阶梯型微缝(12)的上端开口共面设置在嵌套式宽带吸声结构的顶板(9)上;每个微缝低频吸声单元对应目标吸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