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中的系统建模与仿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在涡扇发动机总体设计方面,国外的发动机设计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各大发动机公司大量采用飞/发一体化的设计方法,建有完整的包含设计软件、设计数据库、设计规范与设计经验在内的设计体系,包括美国的GE公司、PW公司与AE公司,俄罗斯的Klimov、Omsk、Perm等公司或设计局,英国的RR公司,以及法国的SNECMA公司。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开展飞/发一体化隐身技术,在总体设计阶段就考虑到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隐身措施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成功发展并装备了多种具有红外隐身能力或雷达隐身的发动机,同时还有多个在研型号。2007年,美国选择了GE公司和罗罗公司来一同开发和研制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并开展了自适应通用发动机技术(ADVENT),提出的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如图1、2所示,该发动机其特殊之处在于采用下一代LEAP高压压气机、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增材制 ...
【技术保护点】
1.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推力、耗油率及红外辐射强度满足设计指标作为优化目标,对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循环参数进行多目标的参数循环分析优化;其中,优化目标函数具体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推力、耗油率及红外辐射强度满足设计指标作为优化目标,对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循环参数进行多目标的参数循环分析优化;其中,优化目标函数具体如下:
式中,sfc、IR、F分别为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耗油率、红外辐射强度、推力,sfci为设计点耗油率初始值,IRi为设计点红外辐射强度初始值,Fi为设计点推力初始值,ω1,ω2,ω3分别为耗油率、红外辐射强度、推力对应的权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循环参数包括:Flade涵道流量与风扇进口流量之比α,副外涵流量与CDFS进口流量之比α1,外涵总流量与高压压气机进口流量之比α2,Flade部件压比πflade,风扇压比πf,CDFS部件压比πCDFS,高压压气机压比πc,冷却高低压涡轮的引气系数ε1、ε2,燃烧室温度T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多目标优化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颖,罗家逸,张海波,宋劼,郑前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