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冷抑振降噪变速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641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冷抑振降噪变速器壳体,包括主壳体和抑振隔声结构;抑振隔声结构安装在主壳体的外表面上,抑振隔声结构的内表面与主壳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冷却液流动空腔;抑振隔声结构中设置有阻尼层。可同时降低壳体振动和辐射声能量的传递,极大提升变速器NVH性能,并通过循环冷却系统,降低壳体表面温度,保证抑振隔声材料的良好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冷抑振降噪变速器壳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具体为一种自冷抑振降噪变速器壳体。
技术介绍
为满足驾驶员及乘客对现代汽车舒适性提出的要求,变速器作为传动系统关键部件之一,进一步降低其结构振动辐射噪声已刻不容缓,尤其是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承载力、耐久性等工作性能要求,齿轮结构优化、修形等主动降噪方案的降噪空间越来越局限;从传递路径上控制噪声的被动降噪措施,并不影响变速器结构布局和工作性能。但目前少数变速器厂家采用的贴敷阻尼、声学包裹等被动降噪措施,仅控制了结构振动或是空气声能量的传递,并未同时考虑,且都没有考虑变速器工作时温度较高带来的橡胶软化,耐久性差的问题,因而未能广泛推广。故设计一种可自冷却、同时阻隔壳体声、振能量传递的抑振降噪变速器壳体结构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变速器被动降噪措施的不足,提出一种自冷抑振降噪变速器壳体,可同时降低壳体振动和辐射声能量的传递,极大提升变速器NVH性能,并通过循环冷却系统,降低壳体表面温度,保证抑振隔声材料的良好工作性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冷抑振降噪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和抑振隔声结构(4);抑振隔声结构(4)安装在主壳体(1)的外表面上,抑振隔声结构(4)的内表面与主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冷却液流动空腔(6);抑振隔声结构(4)中设置有阻尼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冷抑振降噪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和抑振隔声结构(4);抑振隔声结构(4)安装在主壳体(1)的外表面上,抑振隔声结构(4)的内表面与主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冷却液流动空腔(6);抑振隔声结构(4)中设置有阻尼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冷抑振降噪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表面设有若干轴向加强筋(2)和若干周向加强筋(3),抑振隔声结构(4)覆盖部分轴向加强筋(2)和周向加强筋(3),抑振隔声结构(4)内表面紧贴于被抑振隔声结构(4)覆盖的轴向加强筋(2)和周向加强筋(3)的外表面,抑振隔声结构(4)内表面、主壳体(1)外表面、轴向加强筋(2)侧面和周向加强筋(3)侧面围成冷却液流动空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冷抑振降噪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被抑振隔声结构(4)覆盖的最上部的轴向加强筋(2)侧面设置有进水口(7),被抑振隔声结构(4)覆盖的最下部的轴向加强筋(2)侧面设置有出水口(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冷抑振降噪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冷却液流动空腔(6)有多个,轴向上相邻两个冷却液流动空腔(6)之间的周向加强筋(3)上设置有轴向流通孔(9),轴向加强筋(2)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璇严鉴铂刘义陈晓利殷崇一马虎森张教超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