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62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包括缸体、锁紧板、设置于缸体的第一腔体中且用于使锁紧板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紧状态的第一柱塞、设置于缸体与第一柱塞之间的第一密封组件、设置于缸体的第二腔体中且用于使锁紧板由锁紧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的第二柱塞以及设置于缸体与第二柱塞之间的第二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包括与缸体连接的第一透盖以及设置于第一透盖与第一柱塞之间的第一上密封圈,第二密封组件包括与缸体连接的第二透盖以及设置于第二透盖与第二柱塞之间的第一下密封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可以提高密封性能,减少漏油情况的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的装配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带钢生产设备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平整机工作辊从操作侧装入牌坊,轴承座位于弯辊缸C形口内,由弯辊缸夹持进行弯辊动作。操作侧弯辊缸带有工作辊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的锁紧板由弯辊缸内外两侧正反向布置的两个柱塞缸驱动,内侧柱塞动作时,推动锁紧板进入轴承座的锁紧凹槽。该柱塞缸在组装时需要先在缸体装上导向环及防尘圈,并在柱塞杆上装好密封圈和导向环之后装入缸体,在这个柱塞装入的过程中,缸体的导向环会与柱塞的密封圈和导向柱发生挤压,对密封圈造成损坏,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仅能使用1个月左右),造成喷射状漏油。而该锁紧缸与弯辊缸为一体,更换锁紧缸即是更换弯辊缸,需要6小时左右,在处理之前自动换辊无法进行,需要人工进行锁紧,每次换辊增加5-7分钟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目的是提高密封性能,减少漏油情况的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包括缸体、锁紧板、设置于缸体的第一腔体中且用于使锁紧板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紧状态的第一柱塞、设置于缸体与第一柱塞之间的第一密封组件、设置于缸体的第二腔体中且用于使锁紧板由锁紧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的第二柱塞以及设置于缸体与第二柱塞之间的第二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包括与缸体连接的第一透盖以及设置于第一透盖与第一柱塞之间的第一上密封圈,第二密封组件包括与缸体连接的第二透盖以及设置于第二透盖与第二柱塞之间的第一下密封圈。所述第一透盖与所述缸体为螺纹连接,缸体的第一侧壁上设置让第一透盖插入的第一安装孔,该第一安装孔为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盖与所述第一柱塞之间的第一上导向环。所述第一柱塞与所述缸体之间设置第二上密封圈和第二上导向环,第二上密封圈位于第二上导向环和所述第一透盖之间。所述第二透盖与所述缸体为螺纹连接,缸体的第二侧壁上设置让第二透盖插入的第二安装孔,该第二安装孔为内螺纹孔。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透盖与所述第二柱塞之间的第一下导向环。所述第二柱塞与所述缸体之间设置第二下密封圈和第二下导向环,第二下密封圈位于第二下导向环和所述第二透盖之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步骤:S1、将第一柱塞装入缸体的第一腔体中,第一柱塞上安装有第二上密封圈和第二上导向环;S2、将第一密封组件安装在缸体上,第一密封组件套在第一柱塞上;S3、将第二柱塞装入缸体的第二腔体中,第二柱塞上安装有第二下密封圈和第二下导向环;S4、将第二密封组件安装在缸体上,第二密封组件套在第二柱塞上;S5、将锁紧板安装在缸体上。本专利技术的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可以提高密封性能,减少漏油情况的发生,提高使用寿命,可以减少因备件组装导致的密封损坏,以及因此产生的非计划停机或打乱生产节奏的问题。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专利技术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柱塞和密封组件与缸体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柱塞和密封组件与缸体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透盖与缸体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锁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固定板;2、锁紧槽;3、锁紧板;301、第一活动板;302、第二活动板;303、连接板;304、凸起;4、第一柱塞;5、第二柱塞;6、缸体;7、第一透盖;8、第一上密封圈;9、第一上导向环;10、第二上密封圈;11、第二上导向环;12、第二透盖;13、第一下密封圈;14、第一下导向环;15、第二下密封圈;16、第二下导向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包括缸体6、锁紧板3、设置于缸体6的第一腔体中且用于使锁紧板3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紧状态的第一柱塞4、设置于缸体6与第一柱塞4之间的第一密封组件、设置于缸体6的第二腔体中且用于使锁紧板3由锁紧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的第二柱塞5以及设置于缸体6与第二柱塞5之间的第二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包括与缸体6连接的第一透盖7以及设置于第一透盖7与第一柱塞4之间的第一上密封圈8,第二密封组件包括与缸体6连接的第二透盖12以及设置于第二透盖12与第二柱塞5之间的第一下密封圈13。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锁紧板3设置成可在锁紧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锁紧板3处于锁紧状态时,锁紧板3嵌入固定板1上的锁紧槽2中,锁紧板3对固定板1进行限位,使固定板1保持固定,固定板1不再能够移动,锁紧槽2为在固定板1的面朝缸体6的侧面上设置的凹槽。固定板1与轴承座固定连接,工作辊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座移动时带动工作辊和固定板1同步移动,当固定板1位置被锁紧板3固定后,轴承座和工作辊也不再能够移动,工作辊被定位。锁紧板3处于解锁状态时,锁紧板3从固定板1上的锁紧槽2中抽出,锁紧板3不再能对固定板1进行限位,轴承座与工作辊和固定板1能够同步移动。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为在缸体6的内部设置的两个圆柱形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具有液压油,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轴线相平行,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轴线与工作辊的轴线在空间上相垂直,锁紧板3在锁紧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锁紧板3的移动方向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轴线相平行。锁紧板3与第一柱塞4和第二柱塞5相接触,第一柱塞4和第二柱塞5为圆柱体。第一柱塞4的一端位于第一腔体中,第一柱塞4的另一端与锁紧板3相接触,第一透盖7套设于第一柱塞4上。第二柱塞5的一端位于第二腔体中,第二柱塞5的另一端与锁紧板3相接触,第二透盖12套设于第二柱塞5上。在液压油进入第一腔体中后,第一柱塞4在液压推动下沿轴向进行移动,第一柱塞4推动锁紧板3进行移动,使锁紧板3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紧状态,最终使锁紧板3嵌入固定板1上的锁紧槽2中。在液压油进入第二腔体中后,第二柱塞5在液压推动下沿轴向进行移动,第二柱塞5推动锁紧板3进行移动,使锁紧板3由锁紧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最终使锁紧板3从固定板1上的锁紧槽2中抽出。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透盖7与缸体6为螺纹连接,缸体6的第一侧壁上设置让第一透盖7插入的第一安装孔,该第一安装孔为内螺纹孔。第一透盖7为圆环形结构,第一透盖7的外圆面上设置外螺纹,第一柱塞4从第一透盖7的中心孔中穿过,第一柱塞4与第一透盖7为同轴设置,第一透盖7的中心孔的直径与第一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锁紧板、设置于缸体的第一腔体中且用于使锁紧板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紧状态的第一柱塞、设置于缸体与第一柱塞之间的第一密封组件、设置于缸体的第二腔体中且用于使锁紧板由锁紧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的第二柱塞以及设置于缸体与第二柱塞之间的第二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包括与缸体连接的第一透盖以及设置于第一透盖与第一柱塞之间的第一上密封圈,第二密封组件包括与缸体连接的第二透盖以及设置于第二透盖与第二柱塞之间的第一下密封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锁紧板、设置于缸体的第一腔体中且用于使锁紧板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紧状态的第一柱塞、设置于缸体与第一柱塞之间的第一密封组件、设置于缸体的第二腔体中且用于使锁紧板由锁紧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的第二柱塞以及设置于缸体与第二柱塞之间的第二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包括与缸体连接的第一透盖以及设置于第一透盖与第一柱塞之间的第一上密封圈,第二密封组件包括与缸体连接的第二透盖以及设置于第二透盖与第二柱塞之间的第一下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盖与所述缸体为螺纹连接,缸体的第一侧壁上设置让第一透盖插入的第一安装孔,该第一安装孔为内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盖与所述第一柱塞之间的第一上导向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平整机弯辊缸工作辊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塞与所述缸体之间设置第二上密封圈和第二上导向环,第二上密封圈位于第二上导向环和所述第一透盖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许根朱剑涛周涛李一心梁光远杨进晶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