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25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的污水进口连通有布水器;所述三相分离区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布水器包括套设的多圈布水管,所述多圈布水管的最外圈布水管设有连通所述污水进口的进水管;所述多圈布水管周向均匀设有连通所述多圈布水管的多个增压管;所述多圈布水管的底部设有多个朝向所述泥水混合区底部的布水喷头;所述多个布水喷头与所述多圈布水管在周向呈一定角度同向设置;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级分离器和下级分离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污水的厌氧处理,不仅进水分布均匀,消除了扰动死角,而且污泥分离沉降效果好,系统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与膨胀颗粒污泥反应器,是目前污水治理领域应用较多的厌氧生物装置。通常这类反应器的组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外壳,通常为圆柱形;另一部分是固-液-气三相分离器。其反应机理主要是:待处理的污水从进水口泵入,水流经过污泥层,细小的污泥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上升,泥水混合物依次经过反应区与三相分离器,废水最后到达出水口流出反应器。活性污泥、气、水在三相分离区进行分离,污泥下降,沼气与二氧化碳进入集气区,水流经过出水口流出。当前该类反应器的普遍问题为布水系统的设计不合理,不能形成良好的自然水力搅拌作用,导致反应器进水在污泥床中存在死角。再就是三相分离器泥水分离效果较差,导致系统内的污泥流失量大于新产生的污泥量,这就会使系统内的污泥量越来越少,另外三相分离器缺少对污泥的筛选分离,导致新旧污泥一起被截留或一起流失,保留的污泥活性不足。如果分离效果和筛选效果不好,就会导致系统调试启动时间延长和系统运行的不稳定,因此该问题的解决对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该反应器不仅进水分布均匀,消除了扰动死角,而且污泥分离沉降效果好,系统运行稳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自下至上依次设有泥水混合区、反应区和三相分离区;所述泥水混合区设有污水进口;所述污水进口连通有布水器;所述三相分离区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布水器包括套设的多圈布水管,所述多圈布水管的最外圈布水管设有连通所述污水进口的进水管;所述多圈布水管周向均匀设有连通所述多圈布水管的多个增压管;所述多圈布水管的底部设有多个朝向所述泥水混合区底部的布水喷头;所述多个布水喷头与所述多圈布水管在周向呈一定角度同向设置;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级分离器和下级分离器;所述上级分离器上设置有多个向上设置的污泥沉降隔板;多个所述污泥沉降隔板呈阶梯状自中心部位向周边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级分离器上设置有多个向下设置的污泥分离板,多个所述污泥分离板呈阶梯状自周边向中心部位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多圈布水管的最外圈布水管为半圆形布水管;所述进水管设有两根,两根所述进水管呈锐角与所述半圆形布水管的两端连通。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多个所述增压管中,其中有一个增压管连通所述污水进口,且与所述污水进口处于同一轴线上。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上级分离器包括上底板,所述上底板为锥形上底板;多个所述污泥沉降隔板在所述锥形上底板上呈环状阶梯式排布,相邻两级污泥沉降隔板之间形成污泥沉降空间。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下级分离器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为倒锥形下底板或者V形下底板;多个所述污泥分离板在所述倒锥形下底板或者V形下底板上阶梯式排布。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污泥分离板为V型污泥分离板,相邻两个V型污泥分离板的底部相接,形成锯齿状且呈阶梯状排布的结构。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上级分离器与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壁之间设置有水泥通道;所述上级分离器的外径大于所述下级分离器的外径。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反应区设置有上层网板和下层网板,所述上层网板和下层网板的网孔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上层网板和下层网板之间设置有填料。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上级分离器弹性吊装在所述反应器本体的顶部;所述下级分离器弹性吊装在所述上级分离器下部。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反应器本体的顶部在所述三相分离区的上方对应设有气体收集罩;所述反应器本体的顶部设有穿过所述气体收集罩的十字梁,所述上级分离器弹性吊装在所述十字梁上。所述气体收集罩扣装在所述反应器本体的顶部,所述气体收集罩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上级分离器下方设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是由上板和下板组成的锥顶朝向所述三相分离区的中心轴线的锥形折流板。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上板的上端向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上部和外部延伸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外壁形成一个环形的溢流堰。作为再进一步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溢流堰的上端为锯齿形状的溢流口。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多个布水喷头与所述布水管的夹角为40~60°。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多个布水喷头与所述布水管的夹角为4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的泥水混合区的污水进口连通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包括套设的多圈布水管,所述多圈布水管的最外圈布水管设有连通所述污水进口的进水管;所述多圈布水管周向均匀设有连通所述多圈布水管的多个增压管;所述多圈布水管的底部设有多个朝向所述泥水混合区底部的布水喷头;所述多个布水喷头与所述多圈布水管在周向呈一定角度同向设置;增压管可以让废水从不同方向进入布水管的内外圈,保持进水压力,布水喷头在布水管的周向呈一定角度同向倾斜设置,使得污水在反应器底部形成旋流和良好的自然水力搅拌,达到射流扰动效果,消除了反应器底部的扰动死角,使得泥水混合反应效果提高。三相分离区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级分离器和下级分离器;所述上级分离器上设置有多个向上设置的污泥沉降隔板;多个所述污泥沉降隔板呈阶梯状自中心部位向周边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级分离器上设置有多个向下设置的污泥分离板,多个所述污泥分离板呈阶梯状自周边向中心部位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反应后的污泥经过下级分离器的污泥分离板碰撞后分离下落,剩余的泥水混合物在上级分离器的污泥沉降隔板的阻隔下逐级沉降,并沿向下倾斜设置的分离器下滑并沉降至反应区。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多圈布水管的最外圈布水管为半圆形布水管;所述进水管设有两根,两根所述进水管呈锐角与所述半圆形布水管的两端连通。多个所述增压管中,其中有一个增压管连通所述污水进口,且与所述污水进口处于同一轴线上,确保压力传输;保证自污水进口进来的污水尽可能地保持压力分别进入各圈布水管,然后自布水喷头喷出的水流能够形成足够压力的旋流。本专利技术的上级分离器包括上底板,所述上底板为锥形上底板;多个所述污泥沉降隔板在所述锥形上底板上呈环状阶梯式排布,相邻两级污泥沉降隔板之间形成污泥沉降空间,污泥碰触到污泥沉降隔板后在沉降空间沉降,并逐渐滑落至上级分离器的边缘位置下降至反应区。本专利技术的下级分离器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为倒锥形下底板或者V形下底板;多个所述污泥分离板在所述倒锥形下底板或者V形下底板上阶梯式排布;所述污泥分离板为V型污泥分离板,相邻两个V型污泥分离板的底部相接,形成锯齿状且呈阶梯状排布的结构;进一步增大了泥水接触面积,提高分离效果,而且并排相接的V型污泥分离板之间没有死角,不会造成污泥留存。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区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自下至上依次设有泥水混合区、反应区和三相分离区;所述泥水混合区设有污水进口;所述污水进口连通有布水器;所述三相分离区设有三相分离器;/n所述布水器包括套设的多圈布水管,所述多圈布水管的最外圈布水管设有连通所述污水进口的进水管;所述多圈布水管周向均匀设有连通所述多圈布水管的多个增压管;所述多圈布水管的底部设有多个朝向所述泥水混合区底部的布水喷头;所述多个布水喷头与所述多圈布水管在周向呈一定角度同向设置;/n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级分离器和下级分离器;所述上级分离器上设置有多个向上设置的污泥沉降隔板;多个所述污泥沉降隔板呈阶梯状自中心部位向周边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级分离器上设置有多个向下设置的污泥分离板,多个所述污泥分离板呈阶梯状自周边向中心部位逐渐向下倾斜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自下至上依次设有泥水混合区、反应区和三相分离区;所述泥水混合区设有污水进口;所述污水进口连通有布水器;所述三相分离区设有三相分离器;
所述布水器包括套设的多圈布水管,所述多圈布水管的最外圈布水管设有连通所述污水进口的进水管;所述多圈布水管周向均匀设有连通所述多圈布水管的多个增压管;所述多圈布水管的底部设有多个朝向所述泥水混合区底部的布水喷头;所述多个布水喷头与所述多圈布水管在周向呈一定角度同向设置;
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级分离器和下级分离器;所述上级分离器上设置有多个向上设置的污泥沉降隔板;多个所述污泥沉降隔板呈阶梯状自中心部位向周边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级分离器上设置有多个向下设置的污泥分离板,多个所述污泥分离板呈阶梯状自周边向中心部位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圈布水管的最外圈布水管为半圆形布水管;所述进水管设有两根,两根所述进水管呈锐角与所述半圆形布水管的两端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增压管中,其中有一个增压管连通所述污水进口,且与所述污水进口处于同一轴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级分离器包括上底板,所述上底板为锥形上底板;多个所述污泥沉降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树仁王晓奎王志孝李建业孙广金杨建伟刘松孙荣敏魏雪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默锐环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绿色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