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弹簧单片电泳油漆辅助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19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弹簧单片电泳油漆辅助上料装置,实现对汽车钢板弹簧单片拿取、移动、翻转、上料过程的机械化操作,减少因人工搬运造成的效率低和安全隐患的问题,包括桁架机构、导轨、智能平衡吊及翻转机构,所述导轨铺设在桁架机构上,智能平衡吊吊设于导轨上,能够沿导轨在X方向和Y方向移动,所述翻转机构上端与智能平衡吊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吊杆、操作架、电永磁铁组件及翻转驱动机构,所述吊杆上端连接智能平衡吊,下端与电永磁铁组件铰接,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上端与吊杆铰接,下端与电永磁铁组件铰接,翻转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电永磁铁组件绕电永磁铁组件与吊杆的铰接部翻转,所述操作架固定于吊杆一侧,操作架上设有电气控制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弹簧单片电泳油漆辅助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板弹簧的电泳油漆上料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板弹簧单片电泳油漆辅助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钢板弹簧单片电泳油漆上料采用人工方式(单片重量:25~55kg),完全依靠作业人员的体能来实现钢板弹簧单片的拿取、移动、90°翻转和上料。不仅作业人员体能消耗大、而且因此降低了单位时间内的作业效率并存在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弹簧单片电泳油漆辅助上料装置,实现对汽车钢板弹簧单片拿取、移动、翻转、上料过程的机械化操作,减少因人工搬运造成的效率低和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桁架机构、导轨、智能平衡吊及翻转机构,所述导轨铺设在桁架机构上,智能平衡吊吊设于导轨上,能够沿导轨在X方向和Y方向移动,所述翻转机构上端与智能平衡吊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吊杆、操作架、电永磁铁组件及翻转驱动机构,所述吊杆上端连接智能平衡吊,下端与电永磁铁组件铰接,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上端与吊杆铰接,下端与电永磁铁组件铰接,翻转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电永磁铁组件绕电永磁铁组件与吊杆的铰接部翻转,所述操作架固定于吊杆一侧,操作架上设有电气控制盒。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电永磁铁组件包括磁铁支架及两组电永磁铁,两组电永磁铁分别与磁铁支架两端的同一侧面铰接,且两组电永磁铁的吸附面朝向背离磁铁支架的一侧,所述吊杆下端与磁铁支架的中部铰接,磁铁支架能够绕铰接部回转。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一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磁铁支架铰接,气缸另一端与气缸座铰接,气缸座固定在吊杆上。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气缸活塞杆与磁铁支架的铰接部位于磁铁支架与吊杆铰接部的一侧,通过活塞杆驱动磁铁支架能够使磁铁支架绕磁铁支架与吊杆的铰接部翻转90°。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磁铁支架与电永磁铁之间通过铰接机构连接,所述铰接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定位螺栓及铰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磁铁支架上,第一固定板下表面固定有一支耳,铰接板两端各设有一个通孔,其中一个通孔与支耳铰接,另一个通孔与电永磁铁铰接,两块铰接板平行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且铰接板上与电永磁铁铰接的一端悬置于第二固定板外,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平行,铰接板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个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由上向下穿过第一固定板,下端与第二固定板上表面接触,以限制第二固定板绕支耳与铰接板的铰接部回转。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两组电永磁铁绕各自与铰接板的铰接部的转动平面为同一平面,且活塞杆驱动磁铁支架转动后能够使两组电永磁铁的吸附面朝下和朝向吊杆的一侧。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吊杆下端为U形叉结构,所述U形叉的两端向同一侧弯折,U形叉两端之间固定有中心轴,所述磁铁支架中部设有一水平贯穿的通孔,磁铁支架通过通孔套设在中心轴上。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汽车钢板弹簧单片电泳油漆前采用人工上料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缺陷,主要着眼于电泳油漆线单片上料时人工拿取、移动、翻转和上料等功能实现,通过利用机械助力辅助装置的作业方式,来辅助作业人员完成单片拿取、移动、翻转和上料等作业,利用线边空闲的工位器具存放区域,架设桁架,采用机械助力的方式,以实现钢板弹簧单片电泳油漆前的单片拿取、移动、翻转和上料作业,从而有效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本质化安全目的。采用可摆动的双电永磁铁的方式对钢板弹簧单片进行抓取,使电永磁铁的吸附面能更好的适应钢板弹簧的弧面,抓取稳定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图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磁铁支架与电永磁铁的铰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包括桁架机构1、导轨2、智能平衡吊3及翻转机构4,所述导轨2铺设在桁架机构1上,智能平衡吊3吊设于导轨2上,能够沿导轨2在X方向和Y方向移动,所述翻转机构4上端与智能平衡吊3连接;所述翻转机构4包括吊杆401、操作架403、电永磁铁组件及翻转驱动机构407,所述吊杆401上端连接智能平衡吊3,下端与电永磁铁组件铰接,所述翻转驱动机构407上端与吊杆401铰接,下端与电永磁铁组件铰接,翻转驱动机构407能够驱动电永磁铁组件绕电永磁铁组件与吊杆401的铰接部翻转,所述操作架403固定于吊杆401一侧,操作架403上设有电气控制盒40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永磁铁组件包括磁铁支架406及两组电永磁铁404,两组电永磁铁404分别与磁铁支架406两端的同一侧面铰接,且两组电永磁铁404的吸附面朝向背离磁铁支架406的一侧,所述吊杆401下端与磁铁支架406的中部铰接,磁铁支架406能够绕铰接部回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转驱动机构407包括一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磁铁支架406铰接,气缸另一端与气缸座铰接,气缸座固定在吊杆40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缸活塞杆与磁铁支架406的铰接部位于磁铁支架406与吊杆401铰接部的一侧,通过活塞杆驱动磁铁支架406能够使磁铁支架406绕磁铁支架406与吊杆401的铰接部翻转9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铁支架406与电永磁铁404之间通过铰接机构409连接,所述铰接机构409包括第一固定板4091、第二固定板4095、定位螺栓4094及铰接板4093,所述第一固定板4091固定在磁铁支架406上,第一固定板4091下表面固定有一支耳4092,铰接板4093两端各设有一个通孔,其中一个通孔与支耳4092铰接,另一个通孔与电永磁铁404铰接,两块铰接板4093平行固定在第二固定板4095上,且铰接板4093上与电永磁铁404铰接的一端悬置于第二固定板4095外,所述第一固定板4091和第二固定板4095平行,铰接板4093位于第一固定板4091和第二固定板4095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4091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个定位螺栓4094,所述定位螺栓4094由上向下穿过第一固定板4091,下端与第二固定板4095上表面接触,以限制第二固定板4095绕支耳与铰接板4093的铰接部回转。在本实施例中,两组电永磁铁404绕各自与铰接板4093的铰接部的转动平面为同一平面,且活塞杆驱动磁铁支架406转动后能够使两组电永磁铁404的吸附面朝下和朝向吊杆401的一侧(即磁铁支架406能够绕中部铰接部翻转至少9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杆401下端为U形叉结构408,所述U形叉的两端向同一侧弯折,U形叉两端之间固定有中心轴405,所述磁铁支架406中部设有一水平贯穿的通孔,磁铁支架406通过通孔套设在中心轴405上。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智能平衡吊3与桁架机构1上铺设的导轨2连接,智能平衡吊3能够沿导轨2在X轴和Y轴方向移动,则与智能平衡吊3连接的翻转机构4能够跟随智能平衡吊3移动。在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弹簧单片电泳油漆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机构、导轨、智能平衡吊及翻转机构,所述导轨铺设在桁架机构上,智能平衡吊吊设于导轨上,能够沿导轨在X方向和Y方向移动,所述翻转机构上端与智能平衡吊连接;/n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吊杆、操作架、电永磁铁组件及翻转驱动机构,所述吊杆上端连接智能平衡吊,下端与电永磁铁组件铰接,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上端与吊杆铰接,下端与电永磁铁组件铰接,翻转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电永磁铁组件绕电永磁铁组件与吊杆的铰接部翻转,所述操作架固定于吊杆一侧,操作架上设有电气控制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弹簧单片电泳油漆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机构、导轨、智能平衡吊及翻转机构,所述导轨铺设在桁架机构上,智能平衡吊吊设于导轨上,能够沿导轨在X方向和Y方向移动,所述翻转机构上端与智能平衡吊连接;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吊杆、操作架、电永磁铁组件及翻转驱动机构,所述吊杆上端连接智能平衡吊,下端与电永磁铁组件铰接,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上端与吊杆铰接,下端与电永磁铁组件铰接,翻转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电永磁铁组件绕电永磁铁组件与吊杆的铰接部翻转,所述操作架固定于吊杆一侧,操作架上设有电气控制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弹簧单片电泳油漆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永磁铁组件包括磁铁支架及两组电永磁铁,两组电永磁铁分别与磁铁支架两端的同一侧面铰接,且两组电永磁铁的吸附面朝向背离磁铁支架的一侧,所述吊杆下端与磁铁支架的中部铰接,磁铁支架能够绕铰接部回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弹簧单片电泳油漆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一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磁铁支架铰接,气缸另一端与气缸座铰接,气缸座固定在吊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板弹簧单片电泳油漆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活塞杆与磁铁支架的铰接部位于磁铁支架与吊杆铰接部的一侧,通过活塞杆驱动磁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利熊光明王锦华梅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