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终端单元
本技术涉及电动马达的配电板,更具体地,涉及作为使用于车辆的电动马达中的配电结构要素的终端(Terminal)。
技术介绍
驱动马达的终端作为将从外部输入的电压供给分配给驱动马达的要素,以往的驱动马达的终端采取单纯配置多个汇流排的结构。作为在半径方向上彼此不同的半径的终端同心配置的结构,使多个汇流排靠近并连续地配置,配置到马达的转子上部而将在转动轴方向上的厚度最小化。根据情况,还可以构成垂直层叠结构的终端。但是,在以往技术中的终端的情况下,将U、V、W、N各个相均配置在受限制的空间而限制终端各个相之间的绝缘距离,在4个终端各自的中间需要3个绝缘体,由此因成本上升而导致产品费用增加。即,在以往技术的终端的情况下,将U、V、W、N相均配置在受限制的空间,并为了确保绝缘性能,在各个终端之间作为绝缘部件而配置间隔件(spacer)。但是,在这样的间隔件的配置及构成部件的组装过程中,因组装工序的工序数的增加,导致工序成本上升。另外,即便并非另设的个别化的间隔件,通过插件注塑而形成一体化的间隔件,在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终端单元(1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多个配电汇流排(100),它们同心且垂直地层叠配置,并且包括多个电源相(U、V、W)及中性线(N);/n配电环架(300),其配置于上述配电汇流排(100)之间,形成上述配电汇流排(100)之间的绝缘状态;及/n配电外壳(200),其收纳上述配电汇流排(100)及上述配电环架(300)并实现气密性,以防止上述配电汇流排(100)露出到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4 KR 10-2019-00293831.一种配电终端单元(1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多个配电汇流排(100),它们同心且垂直地层叠配置,并且包括多个电源相(U、V、W)及中性线(N);
配电环架(300),其配置于上述配电汇流排(100)之间,形成上述配电汇流排(100)之间的绝缘状态;及
配电外壳(200),其收纳上述配电汇流排(100)及上述配电环架(300)并实现气密性,以防止上述配电汇流排(100)露出到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终端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配电汇流排(100)包括:
配电汇流排环(110:110U、110V、110W、110N),其具备预定的半径;
配电汇流排端子(120:120U、120V、120W),其连接于上述配电汇流排环(110:110U、110V、110W、110N)而与外部电气装置电连接;及
配电汇流排连接部(130:130U、130V、130W、130N),其连接于上述配电汇流排环(110:110U、110V、110W、110N)而与车辆用电动马达转子侧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终端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配电环架(300)包括:
外环架(310),其与上述配电汇流排(100)中的在上述配电汇流排(100)的层叠长度上配置于最外廓的配电汇流排(100)相接;及
中央环架(320),其在上述配电汇流排(100)的层叠长度上配置于上述外环架(3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终端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环架(310)包括:
外环架主体(311),其具备与上述配电汇流排(100)的层叠长度垂直的长度,外表面与上述配电汇流排(100)中的至少任一个相接;
外环架内侧(313),其在上述配电汇流排(100)的层叠长度方向上具备预定长度,利用上述外环架主体(311)的一端连接于上述外环架主体(311)的内侧而配置;
外环架外侧(315),其在上述配电汇流排(100)的层叠长度方向上具备预定长度,利用上述外环架主体(311)的另一端连接于上述外环架主体(311)的外侧而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终端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环架内侧(313)和上述外环架外侧(315)在上述配电汇流排(100)的层叠长度方向上的预定长度大于上述外环架主体(311)在上述配电汇流排(100)的层叠长度方向上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终端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环架(320)包括:
中央环架主体(321),其具备与上述配电汇流排(100)的层叠长度垂直的长度,外表面与上述配电汇流排(100)中的至少任一个相接;
中央环架内侧(323),其在上述配电汇流排(100)的层叠长度方向上具备预定长度,利用上述中央环架主体(321)的一端连接于上述中央环架主体(321)的内侧而配置;及
中央环架外侧(325),其在上述配电汇流排(100)的层叠长度方向上具备预定长度,利用上述中央环架主体(321)的另一端连接于上述中央环架主体(321)的外侧而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终端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环架内侧(323)和上述中央环架外侧(325)在上述配电汇流排(100)的层叠长度方向上的预定长度大于上述中央环架主体(321)在上述配电汇流排(100)的层叠长度方向上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终端单元(10),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上述中央环架(320)及上述中央环架(320)的两侧的上述外环架(310)为彼此相同的配电环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终端单元(10),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配电汇流排(100)的层叠长度上配置于上述中央环架(320)的两侧的上述外环架(310)为相同的配电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终端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环架(320)具备环架加强部(327),该环架加强部(327)形成于上述中央环架(320)的朝向上述配电汇流排(100)的层叠长度的一面,加强两者的层叠并加强绝缘,
在与上述环架加强部(3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仁性,奇吉度,李敬镐,
申请(专利权)人:乐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