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19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以“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关键技术,其池体的底面放曝气砖及透泥砖、像排队一样在池体的池底放一长条曝气砖、再像排队一样紧挨着一长条曝气砖放一长条透泥砖、将池体的池底铺满,曝气砖的顺向设通透的插管孔,曝气砖下半部以横向设出气孔,曝气砖的出气孔上侧以横向设通透的托杆孔,曝气砖的插管孔顶端插装有曝气管,曝气砖的托杆孔插装托杆,托杆托起且支撑曝气管底面,透泥砖的顺向设通孔,透泥砖的横向设侧孔,透泥砖的上面设透泥孔。用于污水处理。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快捷、效果稳定可靠、制作成本低、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
本技术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涉及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有机污水处理、即有机污水的生化反应处理,虽然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及设备,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均存在着方法繁琐、设备复杂、费工费时、污水处理效果欠佳等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基于专利技术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经认真的研究,特采取“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为曝气生化处理污水增添了关键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与现状的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有效的提高了本行业的技术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采取“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关键技术、提供了“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本技术其池体的底面放曝气砖及透泥砖、像排队一样在池体的池底放一长条曝气砖、再像排队一样紧挨着一长条曝气砖放一长条透泥砖、将池体的池底铺满,曝气砖的顺向设通透的插管孔,曝气砖下半部以横向设出气孔,曝气砖的出气孔上侧以横向设通透的托杆孔,曝气砖的插管孔顶端插装有曝气管,曝气砖的托杆孔插装托杆,托杆托起且支撑曝气管底面,透泥砖的顺向设通孔,透泥砖的横向设侧孔,透泥砖的上面设透泥孔。通过本技术达到的目的是:①、采取“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关键技术、提供了“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新装置。②、本技术设置有曝气砖及曝气砖上的插管孔、出气孔、托杆孔、托杆,从而获得了可插装曝气管且使曝气管释放的气体从出气孔中曝出、曝气管因托杆托起并支撑不会被污物掩埋而始终正常工作的有益效果。③、本技术设置有透泥砖及透泥砖上的透泥孔,从而获得了污物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慢慢向下沉淀、并通过透泥砖上的透泥孔沉积在池体底部、根据情况适时清污的有益效果。④、由于本技术设置有曝气砖与透泥砖的有机结合,从而获得了曝气生化反应污水处理始终正常进行与即时沉积污物及适时清污的有益效果。⑤、由于本技术的研制成功,从而获得了可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有益效果。⑥、由于本技术的研制成功,从而获得了彻底解决已有公知技术与现状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的有益效果。⑦、本技术的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方法快捷方便、效果稳定可靠、制作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应用的有益效果。⑧、本技术的研制成功,有效的提高了本行业的技术水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由池体、曝气砖、曝气砖上的插管孔、曝气砖上的出气孔、曝气砖上的托杆孔、透泥砖、透泥砖上的通孔、透泥砖上的侧孔、透泥砖上的透泥孔、曝气管、托杆构成;所述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其池体的底面放置有曝气砖及透泥砖、像排队一样在所述池体的池底放一长条所述曝气砖、再像排队一样紧挨着所述一长条曝气砖放一长条所述透泥砖、依次将所述池体的池底铺满,其所述曝气砖的顺向设置有通透的插管孔,其所述曝气砖的下半部以横向的方式设置有出气孔,其所述曝气砖的所述出气孔的上侧位置以横向的方式设置有通透的托杆孔,其所述曝气砖的所述插管孔中靠顶端的位置以插装连接的方式插装有曝气管,其所述曝气砖的所述托杆孔中以插装连接的方式插装有托杆,其所述托杆的上面以托起且支撑的方式与所述曝气管的底面以相互接触的方式相连接,其所述透泥砖的顺向设置有通孔,其所述透泥砖的横向设置有侧孔,其所述透泥砖的上面设置有透泥孔。所述的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所述池体为长方形的池体,所述曝气砖为设置有插管孔、出气孔、托杆孔的长方体状结构,所述曝气砖上的插管孔为长方孔的形状,所述曝气砖上的出气孔为长方孔的形状,所述曝气砖上的托杆孔为圆孔的形状,所述透泥砖为设置有通孔、侧孔、透泥孔的长方体状结构,所述透泥砖上的通孔为长方孔的形状,所述透泥砖上的侧孔为长方孔的形状,所述透泥砖上的透泥孔为圆孔的形状,所述曝气管为设置有圆形曝气孔的管状结构,所述托杆为圆棍状结构。所述的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所述出气孔与侧孔相互对应,所述出气孔、侧孔均最少为1个,所述托杆孔最少为2个,所述透泥孔最少为一排。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本技术采取“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关键技术,提供了“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新装置。本技术如说明书附图1、2、3所示,本技术其池体的底面放曝气砖及透泥砖、像排队一样在池体的池底放一长条曝气砖、再像排队一样紧挨着一长条曝气砖放一长条透泥砖、将池体的池底铺满,曝气砖的顺向设通透的插管孔,曝气砖下半部以横向设出气孔,曝气砖的出气孔上侧以横向设通透的托杆孔,曝气砖的插管孔顶端插装有曝气管,曝气砖的托杆孔插装托杆,托杆托起且支撑曝气管底面,透泥砖的顺向设通孔,透泥砖的横向设侧孔,透泥砖的上面设透泥孔。----本技术“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的使用极为方便。正如说明书附图1、2、3所示:在池体的池底将一块曝气砖放好,紧挨着曝气砖再放一块透泥砖,即----就像排队一样在池体的池底放一长条曝气砖、再像排队一样紧挨着放好的那一长条曝气砖再放一长条透泥砖,依次将池体的池底铺满;在曝气砖的曝气管托杆孔中插装上托杆,在曝气砖的插管孔中插装上曝气管,这样,托杆便将曝气管托起来并支撑住。当池体中装有污水后、且对曝气管通气时,气体便从曝气管的气孔中出来并经曝气砖的出气孔中曝出。----以此实现对污水的曝气生化处理;在曝气生化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物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慢慢向下沉淀、并通过透泥砖上的透泥孔沉积在池体的底部,当污物沉积到一定程度时、适时进行清污。在尚未进行清污且池体的底部又沉积了一定数量的污物时,由于曝气管是由托杆托起来并支撑着的,所以曝气管也不会被污物掩埋、不会影响曝气管的正常工作。----本技术具有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方法快捷方便、效果稳定可靠、制作成本低、利于推广应用的突出有益效果与特点。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本技术采取“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关键技术;由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所述;由于本技术其池体的底面放曝气砖及透泥砖、像排队一样在池体的池底放一长条曝气砖、再像排队一样紧挨着一长条曝气砖放一长条透泥砖、将池体的池底铺满,曝气砖的顺向设通透的插管孔,曝气砖下半部以横向设出气孔,曝气砖的出气孔上侧以横向设通透的托杆孔,曝气砖的插管孔顶端插装有曝气管,曝气砖的托杆孔插装托杆,托杆托起且支撑曝气管底面,透泥砖的顺向设通孔,透泥砖的横向设侧孔,透泥砖的上面设透泥孔。使得本技术与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相比,获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取了“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关键技术,提供了“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新结构。2、本技术设置有曝气砖及曝气砖上的插管孔、出气孔、托杆孔、托杆,从而获得了可插装曝气管且使曝气管释放的气体从出气孔中曝出、曝气管因托杆托起并支撑不会被污物掩埋而始终正常工作的有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池体、曝气砖(1)、曝气砖(1)上的插管孔(101)、曝气砖(1)上的出气孔(102)、曝气砖(1)上的托杆孔(103)、透泥砖(2)、透泥砖(2)上的通孔(201)、透泥砖(2)上的侧孔(202)、透泥砖(2)上的透泥孔(203)、曝气管(3)、托杆构成;/n所述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其池体的底面放置有曝气砖(1)及透泥砖(2)、像排队一样在所述池体的池底放一长条所述曝气砖(1)、再像排队一样紧挨着所述一长条曝气砖(1)放一长条所述透泥砖(2)、依次将所述池体的池底铺满,其所述曝气砖(1)的顺向设置有通透的插管孔(101),其所述曝气砖(1)的下半部以横向的方式设置有出气孔(102),其所述曝气砖(1)的所述出气孔(102)的上侧位置以横向的方式设置有通透的托杆孔(103),其所述曝气砖(1)的所述插管孔(101)中靠顶端的位置以插装连接的方式插装有曝气管(3),其所述曝气砖(1)的所述托杆孔(103)中以插装连接的方式插装有托杆,其所述托杆的上面以托起且支撑的方式与所述曝气管(3)的底面以相互接触的方式相连接,其所述透泥砖(2)的顺向设置有通孔(201),其所述透泥砖(2)的横向设置有侧孔(202),其所述透泥砖(2)的上面设置有透泥孔(2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池体、曝气砖(1)、曝气砖(1)上的插管孔(101)、曝气砖(1)上的出气孔(102)、曝气砖(1)上的托杆孔(103)、透泥砖(2)、透泥砖(2)上的通孔(201)、透泥砖(2)上的侧孔(202)、透泥砖(2)上的透泥孔(203)、曝气管(3)、托杆构成;
所述曝气砖与透泥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池底结构,其池体的底面放置有曝气砖(1)及透泥砖(2)、像排队一样在所述池体的池底放一长条所述曝气砖(1)、再像排队一样紧挨着所述一长条曝气砖(1)放一长条所述透泥砖(2)、依次将所述池体的池底铺满,其所述曝气砖(1)的顺向设置有通透的插管孔(101),其所述曝气砖(1)的下半部以横向的方式设置有出气孔(102),其所述曝气砖(1)的所述出气孔(102)的上侧位置以横向的方式设置有通透的托杆孔(103),其所述曝气砖(1)的所述插管孔(101)中靠顶端的位置以插装连接的方式插装有曝气管(3),其所述曝气砖(1)的所述托杆孔(103)中以插装连接的方式插装有托杆,其所述托杆的上面以托起且支撑的方式与所述曝气管(3)的底面以相互接触的方式相连接,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宛金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禹辉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