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湿地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19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用处理装置,包括在地面处规划的人工湿地区,所述人工湿地区内设置有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各溢流口上分别安装一个导流管,导流管正下方安装溅水板;地下预埋有输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在人工湿地区内设置呈阶梯状分布的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利用溢流口和输送管的配合,形成各个处理池之间的水循环流通,各溢流口正下方设置溅水板,利用相邻两处理池之间的高度落差,使得从溢流口处流出的水在溅水板上迸溅成水花后再落下,与空气中的氧气融合,在水循环流通的过程中,能够连续溶氧,保证各处理池内的溶氧能力,提高湿地脱氮能力,增强污水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湿地用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工湿地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人工湿地的污水中氮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因此污水中氮的去除至关重要,而对污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受污水中可利用的溶解氧的影响较大,现有的人工湿地溶解氧的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湿地用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湿地用处理装置,包括在地面处规划的人工湿地区,所述人工湿地区内呈阶梯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所述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朝向第三处理池所在方向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湿地用处理装置,包括在地面处规划的人工湿地区(1),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区(1)内呈阶梯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处理池(2)、第二处理池(3)和第三处理池(4),所述第一处理池(2)和第二处理池(3)朝向第三处理池(4)所在方向的一面上分别开设至少一个溢流口(5),各溢流口(5)上分别安装一个导流管(6),各导流管(6)末端向下弯折形成开口向下结构,第一处理池(2)和第二处理池(3)于导流管(6)所在的侧面底部安装有置于导流管(6)正下方的溅水板(7);所述人工湿地区(1)所在的地下预埋有输送管(8),输送管(8)一端伸入第一处理池(2)内形成进水口(9),另一端伸入第三处理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湿地用处理装置,包括在地面处规划的人工湿地区(1),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区(1)内呈阶梯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处理池(2)、第二处理池(3)和第三处理池(4),所述第一处理池(2)和第二处理池(3)朝向第三处理池(4)所在方向的一面上分别开设至少一个溢流口(5),各溢流口(5)上分别安装一个导流管(6),各导流管(6)末端向下弯折形成开口向下结构,第一处理池(2)和第二处理池(3)于导流管(6)所在的侧面底部安装有置于导流管(6)正下方的溅水板(7);所述人工湿地区(1)所在的地下预埋有输送管(8),输送管(8)一端伸入第一处理池(2)内形成进水口(9),另一端伸入第三处理池(4)内形成出水口(10);所述第二处理池(3)和第三处理池(4)上分别设置有挡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华王曙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禾水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