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湿地用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工湿地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人工湿地的污水中氮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因此污水中氮的去除至关重要,而对污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受污水中可利用的溶解氧的影响较大,现有的人工湿地溶解氧的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湿地用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湿地用处理装置,包括在地面处规划的人工湿地区,所述人工湿地区内呈阶梯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所述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朝向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湿地用处理装置,包括在地面处规划的人工湿地区(1),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区(1)内呈阶梯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处理池(2)、第二处理池(3)和第三处理池(4),所述第一处理池(2)和第二处理池(3)朝向第三处理池(4)所在方向的一面上分别开设至少一个溢流口(5),各溢流口(5)上分别安装一个导流管(6),各导流管(6)末端向下弯折形成开口向下结构,第一处理池(2)和第二处理池(3)于导流管(6)所在的侧面底部安装有置于导流管(6)正下方的溅水板(7);所述人工湿地区(1)所在的地下预埋有输送管(8),输送管(8)一端伸入第一处理池(2)内形成进水口(9),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人工湿地用处理装置,包括在地面处规划的人工湿地区(1),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区(1)内呈阶梯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处理池(2)、第二处理池(3)和第三处理池(4),所述第一处理池(2)和第二处理池(3)朝向第三处理池(4)所在方向的一面上分别开设至少一个溢流口(5),各溢流口(5)上分别安装一个导流管(6),各导流管(6)末端向下弯折形成开口向下结构,第一处理池(2)和第二处理池(3)于导流管(6)所在的侧面底部安装有置于导流管(6)正下方的溅水板(7);所述人工湿地区(1)所在的地下预埋有输送管(8),输送管(8)一端伸入第一处理池(2)内形成进水口(9),另一端伸入第三处理池(4)内形成出水口(10);所述第二处理池(3)和第三处理池(4)上分别设置有挡板(13)。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华,王曙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禾水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