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弯曲保护的缆线引入或引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11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缆线引出装置(10),适于在贯穿墙(60)的孔(13)内使用,该装置包括主体,以沿孔中的通道引导缆线,该缆线具有最小容许弯曲半径,通道由主体限定,并且以弧形从孔内的第一点经由孔的孔口延伸到孔外的第二点,其中,第一点设置在孔内的一位置处,使得沿通道引导的缆线大体上按其最小容许弯曲半径呈弧形弯曲。装置(10)包括管部分(12)、具有接合端部(24)的颈部(26)、具有弧形通道(15)的喇叭状部分(14),以及终端部(16)。装置(10)适用于电缆和光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控制并引导电信缆线(如光纤缆线)的设备和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在客户引入点处将光纤引入建筑物中以把房屋设施(premise)连接到外部干线网络的方式。
技术介绍
现有电信网络包括大体上由光纤构成的干线网络,和由铜对绞线构成的本地接入网络。预期将来包括接入网络的整个网络都将由纤维构成。然而,已知的是,如下所述,光缆和铜线的属性完全不同,从而缆线走线、建筑物引入方法以及网络端接设备,对于纤维和铜都有差别。这意味着,从铜线向光纤的安装升级昂贵且不易实现,因为一般必须完全更换基础结构。从干线网络到客户的房屋设施安装光纤的优选方法是利用熔接(blowing-in)方法(如EP 0108590中原述)。首先沿客户的房屋设施的外墙设置熔制纤维管,接着将其弯转90度,以通过在房屋设施的墙上凿出的孔而进入其中。随后将光纤连续熔入管中。为避免疑惑,本说明书中的术语“客户的房屋设施”包括电信缆线(如光纤)要接入其中的所有建筑物。如上下文容许,“缆线”应当理解为指铜对绞线、光纤、熔制纤维、熔制纤维管或其它电信缆线。问题在于铜对绞线与光纤之间的一个差异。不同于铜的是,光损耗发生在光纤弯曲或弯绕的位置处。锐弯曲可能引起显著的光损耗以及机械故障。弯曲越紧,损耗越严重(来源John Crisp“Introduction to FiberOptics”2001 edition,page 53)。尽管纤维使用中可以弯曲,但过度弯曲将导致纤维损坏和/或显著的光损耗。将缆线弯曲不应超过的极限(因为这将导致不可接受的辐射损耗)称为最小弯曲半径(来源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for Telecommunications Telecom Glossary2000)。仅包括芯体、包层以及主缓冲部(primary buffer)的裸光纤具有典型地大约为50mm的最小容许弯曲半径。包括其外保护层的光缆和光纤束具有甚至更大的最小容许弯曲半径。因而,即便单根光纤也不能直接弯曲90度而经过角落。需要考虑最小弯曲半径要求,意味着即便单根光纤在弯曲点处(例如,在此该单根光纤进入客户的房屋设施的墙中的接入孔)也将显著伸出,并且类似地当其在墙的另一侧退出孔时也将伸出。(为容易说明,在上下文容许的情况下,此后,对缆线进入孔的“引入”等的提及应当包括“退出”,反之亦然。)为解决在纤维退出接入孔时因其最小容许弯曲半径而造成的这个问题,一种公知的方法是,使得可以把至少一个纤维环在纤维退出处接近于接入孔而固定到墙。使用相对较大的客户引入容纳(CLI)单元来容纳纤维环,以保护它不受干扰和破坏。退出纤维的半径在这种CLI单元内一般不受控制。EP 0748460中说明了对减小这种CLI容纳单元的尺寸的改进。下面,对照图1,进一步说明这种CLI单元,但是它主要涉及对退出缆线的路径进行控制,以把纤维半径减小到大体上其最小程度,同时保护纤维不发生破损或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减少退出光纤从孔的伸出,更进一步缩小了引入设备的体积。本专利技术的引入装置的缩小使得它可以与其它组件结合使用以增加进一步的功能性。本专利技术还允许将引入装置用于铜线和用于光纤,显著的效果是,可以升级铜系统,而不必废弃并更换这些已安装到建筑物构造中的组件。在第一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于在贯穿墙的孔内使用的缆线引出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以沿孔中的通道引导缆线,该缆线具有最小容许弯曲半径,通道由主体限定,并且以弧形从孔内的第一点经由孔的孔口延伸到孔外的第二点,其中,第一点设置在孔内位于或接近孔的表面的一位置处,使得沿通道引导的缆线按不小于其最小容许弯曲半径的方式呈弧形弯曲。在第二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置在墙中的孔内的缆线引出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以沿孔中的通道引导缆线,该缆线具有最小容许弯曲半径,通道由主体限定,并且以弧形从孔内的第一点经由孔的孔口延伸到孔外的第二点,其中,第一点设置在孔内的一位置处,使得沿通道引导的缆线按其最小容许弯曲半径的方式呈弧形弯曲。在进一步的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表面中的孔内进行定位的缆线引出装置,该缆线引出装置用于引导来自孔的具有最小容许弯曲半径的缆线,该装置具有用于在孔内进行定位的主体,该主体限定一通道以容纳缆线,该通道以弧形从孔内的第一点经由孔外的第二点延伸到孔外的出口,在第一点处通道具有与孔的纵轴相平行的纵轴,通道在第二点处的纵轴正交于或大体上正交于通道在第一点处的纵轴,在出口处,缆线从装置中冒出,第一点被定位在孔内充分远,使得在使用时装置和从出口冒出的缆线都不会从所述表面伸出得超过缆线的最小容许弯曲半径。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仅作为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A是现有技术客户引入单元的视图。图1B是安装后的现有技术客户引入单元的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引入装置的纵向横截面图。图3是引入装置的喇叭状部分的视图;图3A示出未装配的喇叭状部分,而图3B示出了装配后的喇叭状部分。图4是引入装置的管部分的视图。图5是在使用中缆线通过其走线的引入装置的横截面视图。图6例示了在引入装置中开始内弯曲的原理;图6A到6C例示了从孔退出时缆线在有弯曲控制和没有弯曲控制的情况下的表现方式。图7是使用中的一对引入装置的例示图。图8A到8D示出了安装引入装置的步骤。图9A到9F描绘了可以与引入装置结合使用的辅助组件。图10A到10L描绘了不同安装情况下可与引入装置一起使用的辅助组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描绘了EP 0748460的现有技术客户引入(CLI)单元。图1A示出该现有技术单元具有两个部分引入装置包括具有直径适于容纳缆线的中空轴向孔(2)的插头(1),插头(1)可与分立的辅助部分(3)相接合,辅助部分(3)类似地具有孔(4)。在接合时,引入装置的孔与辅助部分的孔对准,以允许缆线或光纤通过CLI单元。辅助部分用于在光纤从引入装置的孔口退出时容纳光纤。辅助部分中的孔(4)被设置用来引导并控制光纤所走的路径。弯曲曲线被计算为,使光纤的路径的半径为最小弯曲半径,或者接近(例如,恰好大于)最小弯曲半径。图1B示出了使用中的现有技术CLI单元。插头(1)与客户的墙(60)中的接入孔以摩擦方式或其它方式相接合,使得该插头的孔口(2)与该接入孔的孔口大体上齐平。辅助部分(3)用于在光纤从接入孔退出时容纳光纤。该辅助部分中的孔的路径按照适于容纳进入或退出墙的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的半径弯曲90度,从而,当纤维通过时对其路径进行管理。这使得CLI单元可以减少纤维伸出。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进一步减少缆线的伸出。引入装置(10)包括两个部分管部分(12)和喇叭状部分(14)。如图所示,喇叭状部分与管部分推入配合(push-fit),而且在优选实施例中,这两部分在装配后可以垂直于其轴彼此相对地旋转。管部分包括沿着其长度的、尺寸可容纳缆线的孔(13)。喇叭状部分具有类似的孔(15),在与管部分配合时其形成沿着引入装置的长度的连续路径,以允许缆线从中通过。孔大部分走直线路径。然而,喇叭状部分(14)的一部分被设置为,使得孔的向引入装置(16)的终端部引出的部分如图所示地弯曲。下面,更详细地讨论喇叭状部分和管部分。图3示出了引入装置(10)的喇叭状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缆线引出装置,适于在贯穿墙(50)的孔内使用,该装置包括主体(10),以沿孔中的通道(13)引导缆线(30),该缆线具有最小容许弯曲半径,所述通道由主体限定,并且以弧形从孔内第一点经由孔的孔口延伸到孔外的第二点,其中,所 述第一点设置在孔内位于或接近孔的表面的一位置(100)处,使得沿所述通道引导的缆线按不小于其最小容许弯曲半径的方式呈弧形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凯丽菲利普阿尔佛雷德巴伯
申请(专利权)人: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