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侧停车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65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侧停车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控制终端,沿机器人本体的巡检路线铺设有导轨,所述机器人本体设置在导轨上;所述机器人本体设有电源单元、运动单元、相机单元、车牌识别单元、车位识别单元、网关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相机单元、运动单元和车位识别单元均与网关电连接,所述网关通过无线通信单元与控制终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机器人本体定时对停车位进行巡检,并依次对停车位进行拍照、车牌识别后上传给停车管理云平台,使停车管理管理云平台获得各停车位上停放车辆的信息,实现了对路侧停车位的无人化管理,而且机器人在路芽上移动,不受道路交通状况限制,可靠性好,巡检效率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侧停车轨道式巡检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道路停车收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侧停车轨道式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传统的停车库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停车难成为无法忽视的城市问题,在城市非主干道的道路上设置停车位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解决办法。但由于道路停车其天然的开放性,很难及时掌握车辆的入场时间和离场时间,难以准确计费和收费。传统的收费方法是由人工在道路进行停车记录和收费,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收费人员,人力成本较高;近年来出现了移动视频巡查车用于城市道路停车巡检,该设备一般使用普通小汽车作为载体,在汽车上安装相机拍摄车辆图片,并配合用户手机端自助缴费,以推行无人化停车管理;但巡查车需要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其使用效率受到当前道路交通状况影响,在高峰期由于道路拥堵,巡查车的行驶速度一般较慢,而且还会影响道路上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巡检效率得不到保障,并且车辆需要人工驾驶,还不能达到完全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定时对停车位进行巡查的路侧停车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路侧停车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控制终端,所述机器人本体设置在沿巡检路线铺设的导轨上;所述机器人本体设有电源单元、运动单元、相机单元、车牌识别单元、车位识别单元、网关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车牌识别单元和车位识别单元均与网关电连接,所述网关与无线通信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有电池,用于提供各单元所需的电压;所述运动单元用于使机器人本体沿导轨移动;所述相机单元用于拍摄停车位内车辆的车牌,所述车牌识别单元用于对相机单元拍摄的照片中的车牌进行识别,所述车位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机器人本体所在位置是否为停车位的拍照位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将车牌识别单元识别的信息和车位识别单元识别的信息传输给控制终端。进一步的,所述运动单元包括驱动电路、步进电机、传动系统、至少一个第一导轮和至少一个第二导轮,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步进电机按预定的转动方向和转速转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系统连接,所述传动系统与各第一导轮传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的轮面的两侧均设有轮缘。进一步的,在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用于将输入的市电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输出,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正端电连接有第一金属弹片,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负端电连接有第二金属弹片,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端设有裸露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片与电池的负极电连接,当机器人本体移动至导轨的端头时,所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分别压接在对应位置充电单元的第一金属弹片和第二金属弹片上,使充电单元给电池充电。进一步的,所述车位识别单元包括RFID读取模块,所述RFID读取模块与网关电连接,在机器人本体的巡检路线上,对应每个停车位的拍照位置处分别设有一个RFID无源标签,每个所述RFID无源标签分别存储有对应停车位的编号信息。进一步的,所述车位识别单元包括计数模块和RFID读取模块,所述计数模块与网关电连接,所述计数模块用于对步进电机的输入脉冲进行计数,在控制终端中设置每个停车位的拍照位置对应的计数值;所述RFID读取模块与网关电连接,在机器人本体的巡检路线上,设有至少一个RFID无源标签,且每个所述RFID无源标签的位置均与一个停车位的拍照位置相对应,在RFID无源标签中存储有对应的停车位的编号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本体还设有障碍检测单元,所述障碍检测单元包括两个收发一体的超声波探测器,两个所述超声波探测器的探测方向分别朝向导轨的两端,两个所述超声波探测器均与运动单元电连接,两个所述超声波探测器还与网关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障碍检测单元还包括视频检测系统,所述视频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每个所述摄像头均与网关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为Wifi通信模块。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机器人本体定时对停车位进行巡检,并依次对停车位进行拍照、车牌识别后上传给停车管理云平台,使停车管理管理云平台获得各停车位上停放车辆的信息,实现了对路侧停车位的无人化管理,而且机器人在路芽上移动,不受道路交通状况限制,可靠性好,巡检效率高,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导轨、充电单元和RFID无源标签的分布示意图;图3为导轮和导轨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中:1.机器人本体,2.导轨,3.充电单元,4.控制终端,5.停车管理云平台,6.停车位,11.电源单元,12.电池,13.运动单元,14.相机单元,15.车位识别单元,16.障碍检测单元,17.无线通信单元,18.网关,19.车牌识别单元,131.驱动电路,132.步进电机,133.传动系统,134.第一导轮,135.第二导轮,136.轮缘,151.RFID读取模块,152.RFID无源标签,153.计数模块,161.超声波探测器,162.视频检测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机器人本体1和控制终端4,沿机器人本体1的巡检路线铺设有导轨2,优选为平行铺设两条导轨2;所述机器人本体1设有电源单元11、运动单元13、相机单元14、车牌识别单元19、车位识别单元15、障碍检测单元16、网关18和无线通信单元17,所述网关18与无线通信单元17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17通过无线网络与控制终端4电连接,所述控制终端4通过通信网络与停车管理云平台6电连接,所述电源单元11用于提供运动单元13、相机单元14、车牌识别单元19、车位识别单元15、障碍检测单元16、网关18和无线通信单元17所需的电压,所述电源单元11连接有电池12。所述运动单元13用于使机器人本体1沿导轨2移动;所述运动单元13包括驱动电路131、步进电机132、传动系统133、至少一个第一导轮134和至少一个第二导轮135,优选为包括两个第一导轮134和两个第二导轮135,两个第一导轮134和两个第二导轮135分别对称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的两侧,所述驱动电路131用于驱动步进电机132按预定的转动方向和转速转动,其中,驱动电路131输出方向选择信号给步进电机132的方向选择端,用于选择步进电机132的方向;驱动电路131还输出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侧停车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控制终端,所述机器人本体设置在沿巡检路线铺设的导轨上;所述机器人本体设有电源单元、运动单元、相机单元、车牌识别单元、车位识别单元、网关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车牌识别单元和车位识别单元均与网关电连接,所述网关与无线通信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有电池,用于提供各单元所需的电压;所述运动单元用于使机器人本体沿导轨移动;所述相机单元用于拍摄停车位内车辆的车牌,所述车牌识别单元用于对相机单元拍摄的照片中的车牌进行识别,所述车位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机器人本体所在位置是否为停车位的拍照位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将车牌识别单元识别的信息和车位识别单元识别的信息传输给控制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侧停车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控制终端,所述机器人本体设置在沿巡检路线铺设的导轨上;所述机器人本体设有电源单元、运动单元、相机单元、车牌识别单元、车位识别单元、网关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车牌识别单元和车位识别单元均与网关电连接,所述网关与无线通信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有电池,用于提供各单元所需的电压;所述运动单元用于使机器人本体沿导轨移动;所述相机单元用于拍摄停车位内车辆的车牌,所述车牌识别单元用于对相机单元拍摄的照片中的车牌进行识别,所述车位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机器人本体所在位置是否为停车位的拍照位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将车牌识别单元识别的信息和车位识别单元识别的信息传输给控制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侧停车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单元包括驱动电路、步进电机、传动系统、至少一个第一导轮和至少一个第二导轮,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步进电机按预定的转动方向和转速转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系统连接,所述传动系统与各第一导轮传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的轮面的两侧均设有轮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侧停车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用于将输入的市电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输出,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正端电连接有第一金属弹片,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负端电连接有第二金属弹片,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端设有裸露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片与电池的负极电连接,当机器人本体移动至导轨的端头时,所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露阳隋小磊罗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盘古美天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