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42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矫直机,涉及C型钢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长度方向两侧分别构成钢带的进料侧和出料侧,底座上设有下安装座以及平行间隔设置于下安装座上侧的上安装座,下安装座设有四个呈转动设置的下矫直辊,上安装座设有三个呈转动设置的上矫直辊,各上矫直辊和各下矫直辊均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且呈交替设置,上安装座上侧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三棱架,三棱架顶部中部位置铰接有扇形板,底座上侧竖直固定有固定板,扇形板中部位置与固定板铰接连接,扇形板远离三棱件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扇形板上下转动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操作简单、便捷,根据钢带的不同厚度精准调节上矫直辊与下矫直辊之间距离的一种矫直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矫直机
本技术涉及C型钢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矫直机。
技术介绍
C型钢的生产一般使用钢带加工而成,钢带卷在开卷后需要对钢带进行平整、矫直,得到光滑平整的钢带,从而保证C型钢表面的光洁度。现有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6405179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冷轧钢带圆管进料矫直器,其包括底座、辊轮、定位块、螺钉和通孔;其中两列辊轮通过螺钉平行错位固定于底座上,辊轮外圆周有凹槽;四个定位块通过螺钉固定于底座两端,同一端的两个定位块之间形成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钢首先通过一端定位块之间的通孔,随后通过平行错位排列的两列辊轮之间的凹槽,最后通过另一端定位块之间的通孔。通过辊轮和通孔的矫直,减少圆钢进入轧机钱上下摆动。但是,钢带的规格和厚度多种多样,由于其辊轮之间的间距固定,使得矫直机的使用范围较窄,不适合矫直机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矫直机,通过可上下移动的上矫直辊实现不同厚度的钢带均可以被矫直,使用范围更广泛。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矫直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长度方向两侧分别构成钢带的进料侧和出料侧,所述底座上设有下安装座以及平行间隔设置于下安装座上侧的上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设有四个呈转动设置的下矫直辊,所述上安装座设有三个呈转动设置的上矫直辊,所述各上矫直辊和各下矫直辊均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且呈交替设置,所述上安装座上侧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三棱架,所述三棱架顶部中部位置铰接有扇形板,所述底座上侧竖直固定有固定架,所述扇形板中部位置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扇形板远离三棱件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扇形板上下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扇形板转动带动三棱架的上下运动,三棱架带动上安装座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上矫直辊的上下运动,保证不同厚度的钢带均可以被矫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扇形板背离固定板一侧固定有指针,所述指针外侧套设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固定设置于固定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针随扇形板的转动而同步转动,通过刻度盘可以看到上矫直辊的移动距离,提高矫直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进料侧水平转动架设有传动筒以及设置于传动筒上方的上料筒,所述上料筒上下滑动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上料筒滑移的升降组件;所述底座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筒同轴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传动筒转动,带动钢带的进给。升降组件驱动上料筒的上下运动,保证不同厚度的钢带均可以从上料筒与传动筒之间穿过并稳定进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竖直架设于底座宽度方向两侧的蜗杆,两所述蜗杆的底部分别与上滚筒的两端转动连接且均螺纹穿设底座;所述底座顶部水平转动架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同轴固定有两个呈间隔设置的蜗轮,两所述蜗轮分别与两所述蜗杆相啮合,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同轴固定有转动手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轮驱动转动轴的转动,通过蜗轮的转动带动蜗杆的上下移动,实现上料筒的上下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进料侧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沿底座宽度方向滑动设置于底座上的定板,两所述定板上均转动架设有夹持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板驱动夹持轮的运动,使得两夹持轮分别抵接钢带宽度方向的两侧,限定钢带宽度方向的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水平转动架设有移动丝杆,所述移动丝杆长度方向两侧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移动丝杆沿底座的宽度方向螺纹穿设两定板,所述移动丝杆一端同轴固定有移动手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手轮通过移动丝杆驱动夹持轮的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进料侧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水平转动设置于底座上的下滚筒以及平行间隔设置于下滚筒上侧的上滚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带从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的间隙穿过,从而限定钢带的上下位置,防止钢带发生上下跳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驱动件通过扇形板和三棱架带动上安装座的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各上矫直辊的上下运动,保证不同厚度的钢带均可以被矫直;通过三棱架的三角形结构设置,提高上安装座上下运动的稳定性。(2)转动手轮通过蜗轮带动蜗杆的上下运动,保证上料筒的两端同步运动,提高上料筒运动的稳定性。(3)通过两夹紧轮限定钢带宽度方向的位置,通过上滚筒和下滚筒限定钢带的上下位置,保证钢带可以平稳的进给,提高钢带的矫直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轴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三棱架和指针的轴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升降组件的轴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的轴测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上安装座;3、下安装座;4、下矫直辊;5、上矫直辊;6、三棱架;7、连接杆;8、扇形板;9、固定板;10、气缸;11、指针;12、刻度盘;13、传动筒;14、驱动电机;15、上料筒;16、上料块;17、升降组件;171、蜗杆;172、转动轴;173、蜗轮;174、转动手轮;18、夹持组件;181、定板;182、夹持轮;183、移动组件;1831、移动丝杆;1832、移动手轮;19、限位组件;191、上滚筒;192、下滚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见附图1,一种矫直机,包括底座1,底座1长度方向两侧分别构成钢带的进料侧和出料侧。底座1上上下平行间隔设置有上安装座2和下安装座3;其中,上安装座2通过滑槽上下滑动设置于底座1上,而下安装座3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下安装座3上通过轴承座水平转动架设有四个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呈平行间隔设置的下矫直辊4,上安装座2上通过轴承座水平转动架设有三个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呈平行间隔设置的上矫直辊5,各上矫直辊5和各下矫直辊4均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呈交替设置;实际工作中,各上矫直辊5的上下运动实现不同厚度的钢带均可以被矫直。结合附图2,上安装座2顶部固定设置有三棱架6,三棱架6沿底座1的高度方向贯穿底座1。三棱架6上侧中部位置铰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远离三棱架6一侧铰接有扇形板8。底座1上竖直固定有固定板9,扇形板8中部位置与固定板9转动连接,扇形板8远离连接杆7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扇形板8上下翻转的驱动件。驱动件为气缸10,气缸10竖直铰接设置于底座1上,气缸10活塞杆与扇形板8铰接连接;故气缸10活塞杆运动会带动扇形板8的上下摆动。扇形板8上固定有指针11,固定板9上固定有刻度盘12,刻度盘12设置于指针11背离扇形板8一侧。参见附图1和附图3,下安装座3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筒13,传动筒13通过轴承转动架设于底座1上。底座1上设有驱动电机14,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矫直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长度方向两侧分别构成钢带的进料侧和出料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下安装座(3)以及平行间隔设置于下安装座(3)上侧的上安装座(2),所述下安装座(3)设有四个呈转动设置的下矫直辊(4),所述上安装座(2)设有三个呈转动设置的上矫直辊(5),所述各上矫直辊(5)和各下矫直辊(4)均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且呈交替设置,所述上安装座(2)上侧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三棱架(6),所述三棱架(6)顶部中部位置铰接有扇形板(8),所述底座(1)上侧竖直固定有固定板(9),所述扇形板(8)中部位置与固定板(9)转动连接,所述扇形板(8)远离三棱架(6)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扇形板(8)上下转动的驱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直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长度方向两侧分别构成钢带的进料侧和出料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下安装座(3)以及平行间隔设置于下安装座(3)上侧的上安装座(2),所述下安装座(3)设有四个呈转动设置的下矫直辊(4),所述上安装座(2)设有三个呈转动设置的上矫直辊(5),所述各上矫直辊(5)和各下矫直辊(4)均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且呈交替设置,所述上安装座(2)上侧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三棱架(6),所述三棱架(6)顶部中部位置铰接有扇形板(8),所述底座(1)上侧竖直固定有固定板(9),所述扇形板(8)中部位置与固定板(9)转动连接,所述扇形板(8)远离三棱架(6)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扇形板(8)上下转动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8)背离固定板(9)一侧固定有指针(11),所述指针(11)外侧套设有刻度盘(12),所述刻度盘(12)固定设置于固定板(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进料侧水平转动架设有传动筒(13)以及设置于传动筒(13)上方的上料筒(15),所述上料筒(15)上下滑动设置于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上料筒(15)滑移的升降组件(17);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通过齿轮与传动筒(13)传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东沈洪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兴东方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