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环保用排放设备,包括过滤箱、吸附罐和净化箱;第一输气管连通过滤箱和吸附罐,第二输气管连通吸附罐和净化箱;过滤箱的内部水平设有过滤装置,废气输入管设置在过滤箱上;第一集尘斗设置在过滤箱上;吸附罐内水平设置静电吸附板,底部设有第二集尘斗;活动件活动设置于吸附罐内,活动杆水平设置在活动件上;净化箱内水平设置连接板,滤袋设置在连接板上;排气管设置在净化箱上;分液件水平设置在净化箱内,进液管设置在分液件上;喷淋头设置在分液件上,且喷淋头的喷液方向朝向滤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排放的废气进行过滤、静电吸附和净化操作,处理效果好,使用效果极佳,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环保用排放设备
本技术涉及工业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环保用排放设备。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气中主要含有粉尘颗粒物和一些酸性有害气体,而这些废气大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污染了环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危害;现有工业用排放设备往往结构较为简单,只能对排放的废气进行简单的过滤操作,对工业废气的处理效果不佳,有待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工业环保用排放设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排放的废气进行过滤、静电吸附和净化操作,处理效果好,使用效果极佳,具有实用性。(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工业环保用排放设备,包括过滤箱、吸附罐、净化箱、废气输入管、第一集尘斗、第一排尘管、第一输气管、活动件、活动杆、拉环、第二排尘管、第二输气管、滤袋、分液件、喷淋头、进液管和排气管;吸附罐水平设置在净化箱上,过滤箱竖直设置在吸附罐上;第一输气管连通过滤箱和吸附罐,第二输气管连通吸附罐和净化箱,且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位于吸附罐的两端;过滤箱的内部水平设有过滤装置,废气输入管设置在过滤箱上,且废气输入管与过滤箱的连通处位于过滤装置的下方,第一输气管与过滤箱的连通处位于过滤装置的上方;第一集尘斗设置在过滤箱上,第一排尘管设置在第一集尘斗上,且第一排尘管上设有控制阀;吸附罐内水平设置静电吸附板,底部设有第二集尘斗;第二排尘管竖直设置在第二集尘斗上,且第二排尘管上设有控制阀;活动件活动设置于吸附罐内,活动杆水平设置在活动件上,且活动杆穿过吸附罐与拉环连接;第二集尘斗与第一输气管位于同侧,活动件与第二输气管位于同侧;净化箱内水平设置连接板,滤袋设置在连接板上,且连接板上对应设有透气孔;排气管设置在净化箱上,且排气管与净化箱的连通处位于连接板的上方;分液件水平设置在净化箱内并处于连接板的上方,进液管设置在分液件上,且进液管上设有控制阀;喷淋头设置在分液件上,且喷淋头的喷液方向朝向滤袋。优选的,过滤箱上设有第一密封门,且第一密封门上设有把手。优选的,过滤装置上设有插接件,过滤箱的内部两侧纵向设置插槽,插接件插入插槽中。优选的,净化箱上设有第二密封门,且第二密封门上设有把手。优选的,连接板上设有插接件,净化箱的内部两侧纵向设置插槽,插接件插入插槽中。优选的,净化箱上设有排污管,且排污管上设有控制阀。优选的,滤袋的数目为多组,喷淋头的数目为多组,且喷淋头与滤袋一一对应。优选的,活动件的外周面设有耐磨环,耐磨环压住吸附罐。优选的,滤袋上设置带有外螺纹的连接管,连接板上设有螺纹孔,连接管与连接板螺纹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过滤装置对废气进行初步过滤,过滤出的大颗粒物落入第一集尘斗中并通过第一排尘管排出;经过初步过滤的废气通过第一输气管进入吸附罐内,静电吸附板对废气中的细小粉尘进行吸附,以达到二次除尘的目的;废气处理液经过进液管进入分液件内并通过喷淋头喷向滤袋,使滤袋保持湿润;经过二次除尘的废气通过第二输气管进入净化箱内,滤袋对废气进行过滤和净化,净化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液通过排污管排出,废气处理效果极佳;并且当静电吸附板上粘附着较多粉尘时,对拉环施加拉力以使活动杆向外运动,活动件随之进行运动并将静电吸附板上的粉尘刮下,刮下的粉尘最终落入第二集尘斗中并通过第二排尘管排出,进而保证静电吸附板的吸附效果,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工业环保用排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工业环保用排放设备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工业环保用排放设备中吸附罐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工业环保用排放设备中连接板与滤袋的连接示意图(俯视)。附图标记:1、过滤箱;2、吸附罐;3、净化箱;4、废气输入管;5、过滤装置;6、第一集尘斗;7、第一排尘管;8、第一输气管;9、静电吸附板;10、活动件;11、活动杆;12、拉环;13、第二集尘斗;14、第二排尘管;15、第二输气管;16、连接板;17、滤袋;18、分液件;19、喷淋头;20、进液管;21、排气管;22、排污管;23、第一密封门;24、第二密封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工业环保用排放设备,包括过滤箱1、吸附罐2、净化箱3、废气输入管4、第一集尘斗6、第一排尘管7、第一输气管8、活动件10、活动杆11、拉环12、第二排尘管14、第二输气管15、滤袋17、分液件18、喷淋头19、进液管20和排气管21;吸附罐2水平设置在净化箱3上,过滤箱1竖直设置在吸附罐2上;第一输气管8连通过滤箱1和吸附罐2,第二输气管15连通吸附罐2和净化箱3,且第一输气管8和第二输气管15位于吸附罐2的两端;过滤箱1的内部水平设有过滤装置5,废气输入管4设置在过滤箱1上,且废气输入管4与过滤箱1的连通处位于过滤装置5的下方,第一输气管8与过滤箱1的连通处位于过滤装置5的上方;第一集尘斗6设置在过滤箱1上,第一排尘管7设置在第一集尘斗6上,且第一排尘管7上设有控制阀;吸附罐2内水平设置静电吸附板9,底部设有第二集尘斗13;第二排尘管14竖直设置在第二集尘斗13上,且第二排尘管14上设有控制阀;活动件10活动设置于吸附罐2内,活动杆11水平设置在活动件10上,且活动杆11穿过吸附罐2与拉环12连接;第二集尘斗13与第一输气管8位于同侧,活动件10与第二输气管15位于同侧;净化箱3上设有排污管22,且排污管22上设有控制阀;净化箱3内水平设置连接板16,滤袋17设置在连接板16上,且连接板16上对应设有透气孔;排气管21设置在净化箱3上,且排气管21与净化箱3的连通处位于连接板16的上方;分液件18水平设置在净化箱3内并处于连接板16的上方,进液管20设置在分液件18上,且进液管20上设有控制阀;喷淋头19设置在分液件18上,且喷淋头19的喷液方向朝向滤袋17;滤袋17的数目为多组,喷淋头19的数目为多组,且喷淋头19与滤袋17一一对应。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过滤箱1上设有第一密封门23,且第一密封门23上设有把手;过滤装置5上设有插接件,过滤箱1的内部两侧纵向设置插槽,插接件插入插槽中,方便安装和抽出过滤装置5,有助于对过滤装置5进行清洗和更换,保证了过滤效果。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净化箱3上设有第二密封门24,且第二密封门24上设有把手;连接板16上设有插接件,净化箱3的内部两侧纵向设置插槽,插接件插入插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环保用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1)、吸附罐(2)、净化箱(3)、废气输入管(4)、第一集尘斗(6)、第一排尘管(7)、第一输气管(8)、活动件(10)、活动杆(11)、拉环(12)、第二排尘管(14)、第二输气管(15)、滤袋(17)、分液件(18)、喷淋头(19)、进液管(20)和排气管(21);/n吸附罐(2)水平设置在净化箱(3)上,过滤箱(1)竖直设置在吸附罐(2)上;第一输气管(8)连通过滤箱(1)和吸附罐(2),第二输气管(15)连通吸附罐(2)和净化箱(3),且第一输气管(8)和第二输气管(15)位于吸附罐(2)的两端;过滤箱(1)的内部水平设有过滤装置(5),废气输入管(4)设置在过滤箱(1)上,且废气输入管(4)与过滤箱(1)的连通处位于过滤装置(5)的下方,第一输气管(8)与过滤箱(1)的连通处位于过滤装置(5)的上方;第一集尘斗(6)设置在过滤箱(1)上,第一排尘管(7)设置在第一集尘斗(6)上,且第一排尘管(7)上设有控制阀;/n吸附罐(2)内水平设置静电吸附板(9),底部设有第二集尘斗(13);第二排尘管(14)竖直设置在第二集尘斗(13)上,且第二排尘管(14)上设有控制阀;活动件(10)活动设置于吸附罐(2)内,活动杆(11)水平设置在活动件(10)上,且活动杆(11)穿过吸附罐(2)与拉环(12)连接;第二集尘斗(13)与第一输气管(8)位于同侧,活动件(10)与第二输气管(15)位于同侧;/n净化箱(3)内水平设置连接板(16),滤袋(17)设置在连接板(16)上,且连接板(16)上对应设有透气孔;排气管(21)设置在净化箱(3)上,且排气管(21)与净化箱(3)的连通处位于连接板(16)的上方;分液件(18)水平设置在净化箱(3)内并处于连接板(16)的上方,进液管(20)设置在分液件(18)上,且进液管(20)上设有控制阀;喷淋头(19)设置在分液件(18)上,且喷淋头(19)的喷液方向朝向滤袋(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环保用排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1)、吸附罐(2)、净化箱(3)、废气输入管(4)、第一集尘斗(6)、第一排尘管(7)、第一输气管(8)、活动件(10)、活动杆(11)、拉环(12)、第二排尘管(14)、第二输气管(15)、滤袋(17)、分液件(18)、喷淋头(19)、进液管(20)和排气管(21);
吸附罐(2)水平设置在净化箱(3)上,过滤箱(1)竖直设置在吸附罐(2)上;第一输气管(8)连通过滤箱(1)和吸附罐(2),第二输气管(15)连通吸附罐(2)和净化箱(3),且第一输气管(8)和第二输气管(15)位于吸附罐(2)的两端;过滤箱(1)的内部水平设有过滤装置(5),废气输入管(4)设置在过滤箱(1)上,且废气输入管(4)与过滤箱(1)的连通处位于过滤装置(5)的下方,第一输气管(8)与过滤箱(1)的连通处位于过滤装置(5)的上方;第一集尘斗(6)设置在过滤箱(1)上,第一排尘管(7)设置在第一集尘斗(6)上,且第一排尘管(7)上设有控制阀;
吸附罐(2)内水平设置静电吸附板(9),底部设有第二集尘斗(13);第二排尘管(14)竖直设置在第二集尘斗(13)上,且第二排尘管(14)上设有控制阀;活动件(10)活动设置于吸附罐(2)内,活动杆(11)水平设置在活动件(10)上,且活动杆(11)穿过吸附罐(2)与拉环(12)连接;第二集尘斗(13)与第一输气管(8)位于同侧,活动件(10)与第二输气管(15)位于同侧;
净化箱(3)内水平设置连接板(16),滤袋(17)设置在连接板(16)上,且连接板(16)上对应设有透气孔;排气管(21)设置在净化箱(3)上,且排气管(21)与净化箱(3)的连通处位于连接板(16)的上方;分液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秀琴,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挺创技术经纪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