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连接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147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连接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建筑工程用具的技术领域,包括:中轴、旋紧套筒、外套筒和内套筒。中轴包括:中轴齿轮部和轴部,旋紧套筒套设于中轴齿轮部的外侧,中轴齿轮部的两侧各连接一外套筒,两外套筒对称设置,两内套筒对称设置于中轴齿轮部的两侧,每一内套筒设于一外套筒内,每一内套筒上设有一通孔,通孔与轴部相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两端的钢筋单独进行连接,同时保证了连接的强度,能够适用于不同状态下的钢筋与钢筋连接装置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连接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用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钢筋连接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领域,经常需要把钢筋进行连接,以组成一定的结构。钢筋连接是指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套管灌浆连接和焊接四种,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现场施工中,钢筋上的螺纹多需要临时加工形成,加工较为粗糙,会遇到待连接的两个钢筋都不能转动的情况,而且由于钢筋下料及施工误差,被连接的两根钢筋端部形成间隙,不能收拢在一起。此外,两根待连接的钢筋的轴线通常不在同一直线上,这种情况下使用标准型、正反型、加长丝头型等的直螺纹套筒都无法实现有效连接,即无法保证套筒连接时的有效螺纹长度,或无法实现连接后的两根钢筋的端面能有效的对顶张紧,从而影响接头的连接强度,同时降低了成品合格率。在钢筋笼、钢筋网片整体对接或结构施工中的“后浇带”工况下,钢筋不能有效连接的情况较为普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连接装置及使用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筒机构,所述套筒机构的内表面具备用于连接两个钢筋的端部的内螺纹,其中,所述钢筋的端部的外表面具备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n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可操作地与所述钢筋固定连接;/n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具备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连接;/n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部与所述输入端可转动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钢筋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筒机构,所述套筒机构的内表面具备用于连接两个钢筋的端部的内螺纹,其中,所述钢筋的端部的外表面具备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可操作地与所述钢筋固定连接;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具备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连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部与所述输入端可转动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钢筋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筋支架,所述钢筋支架包括:两相正对地设置的A字架、连接两所述A字架的上端的横梁、与所述横梁可转动地连接的挂钩,其中,所述钢筋可操作地架设于所述挂钩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包括:筒状结构和钩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套设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筒状结构与所述横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钩状结构的上端与所述筒状结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支架,所述驱动支架包括:上面板、下面板以及连接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的立柱,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地设于所述下面板的上表面;
更优选的特征在于,所述下面板的下表面还设有若干万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入机构,所述输入机构用于输入指令;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输入机构信号连接以用于接收所述输入机构的指令,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信号连接以用于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指令;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机构信号连接,用于显示状态,所述状态包括所述输入机构输入的指令名称、所述驱动机构的当前转速、所述驱动机构的旋转圈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机构包括:
中轴,所述中轴具备一中轴齿轮部和两分别设于所述中轴齿轮部两侧的轴部;
旋紧套筒,所述旋紧套筒套设于所述中轴齿轮部的外侧;
外套筒,所述中轴齿轮部的两侧各连接一所述外套筒,两所述外套筒对称设置;
内套筒,所述中轴齿轮部的两侧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义王守强钟铧炜张理程烨沈翔涂军飞陈奕辉王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