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95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底座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底座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壁设置有架体,所述架体上连接有多组搭设件,每组所述搭设件包含有两个搭设件,每组的两个所述搭设件形成工件放置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工件放置位上的工件被取走,PLC控制器对每一边的工件进行计数,当一边数量为0时,就通过电机实现架体旋转90度,则对另一边的工件实现上料过程,进而通过机械臂本体实现自动上料的过程,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向器工件在装配到OP10工位上时上料节拍慢的问题;第一特征槽和第二特征槽的配合保证转向器工件在搭设时的稳定性,且搭设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行业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
技术介绍
转向器壳体是工件的一种,目前转向器工件在上料到OP10工位(小齿轮和齿条装配单元)上进行装配时,存在的缺陷是影响上料节拍,浪费时间,即手动将待加工的转向器工件从物料架上取下在,再放到OP10工位上,且并且一边的料架工件取完后需要将料架手动旋转到另一侧,继续手动取料,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向器工件在装配到OP10工位上时上料节拍慢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底座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底座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壁设置有架体,所述架体上连接有多组搭设件,每组所述搭设件包含有两个搭设件,每组的两个所述搭设件形成工件放置位,每个所述搭设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工件放置位上是否含有工件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和电机,且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机构驱动所述中心轴转动。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行走的行走件;还包括用于夹取转移工件的机械臂本体;所述行走件为锁止万向轮。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竖直插设于所述底座上的T型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所述T型杆滑动的定位口,所述T型杆的竖直端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和T型杆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定位口的内侧壁插设有水平设置的定位杆,所述T型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杆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脚踏块,且所述定位杆的外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脚踏块的外侧壁和底座的外侧壁连接。优选地,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平衡环,且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平衡环的收纳槽。优选地,所述平衡环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环,且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限位环上连接有多根把手螺栓,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把手螺栓对应的预留螺纹槽。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底座内的安装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底座并与安装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通过齿带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架体包括多个等距竖直设置于中心轴外侧的竖直杆,且多个所述竖直杆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呈环形排列,所述竖直杆通过多根支撑杆与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壁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竖直杆之间连接有多根固定杆,且一组对称的两个所述搭设件设置于固定杆的外侧壁上。优选地,所述搭设件包括搭设块,所述搭设块上开设有第一特征槽和第二特征槽,所述第一特征槽和所述第二特征槽连通设置,且第一特征槽的槽口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特征槽的槽口内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申请文件,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工件放置位上的工件被取走,PLC控制器对每一边的工件进行计数,当一边数量为0时,就通过电机实现架体旋转90度,则对另一边的工件实现上料过程,进而通过机械臂本体实现自动上料的过程,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向器工件在装配到OP10工位上时上料节拍慢的问题。2、本申请文件,通过第一特征槽和第二特征槽的配合保证转向器工件在搭设时的稳定性,且搭设简单方便;3、本申请文件,通过平衡环和限位环的设置降低中心轴的重心,从而保证中心轴转动时的稳定性;4、本申请文件,通过定位机构的设置保证底座在转移后的稳定性,避免转向器工件在自动上料过程中底座及其上方的架体出现移动而影响自动上料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中底座与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中搭设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中心轴、3竖直杆、4支撑杆、5固定杆、6搭设件、61搭设块、611第一特征槽、612第二特征槽、7压力传感器、8PLC控制器、9电机、10机械臂本体、11锁止万向轮、12T型杆、13第一弹簧、14定位杆、15定位槽、16脚踏块、17第二弹簧、18平衡环、19收纳槽、20限位环、21安装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行走的行走件,进一步的,行走件为锁止万向轮11,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底座1定位的定位机构;进一步的,定位机构包括竖直插设于底座1上的T型杆12,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T型杆12滑动的定位口,T型杆12的竖直端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13,且第一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的顶部和T型杆12的外侧壁连接;定位口的内侧壁插设有水平设置的定位杆14,T型杆1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杆14对应的定位槽15,定位杆14的另一端连接有脚踏块16,且定位杆14的外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17,且第二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脚踏块16的外侧壁和底座1的外侧壁连接;综上,本装置采用定位机构的设置实现底座1的定位,即避免底座1的随意移动,从而影响之后的自动上料过程,进一步的,按压T型杆12,使得T型杆12向下运动,直至T型杆12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定位杆14插入到定位槽15内,则实现T型杆12的定位,而在底座1的放置处地面上设置有与T型杆12对应的插入孔,即T型杆12竖直端插入到插入孔内,实现底座1的定位;解除定位状态,即使得脚踏块16向后运动使得定位杆14与定位槽15分离,此时拉伸第二弹簧17,而在第一弹簧13的作用下使得T型杆12向上复位。其中,底座1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中心轴2,中心轴2的外侧壁设置有架体,优选的,架体包括多个等距竖直设置于中心轴2外侧的竖直杆3,且多个竖直杆3以中心轴2为中心呈环形排列,竖直杆3通过多根支撑杆4与中心轴2的外侧壁连接,相邻两个竖直杆3之间连接有多根固定杆5,且一组对称的两个搭设件6设置于固定杆5的外侧壁上,架体上连接有多组搭设件6,每组搭设件6包含有两个搭设件6,每组的两个搭设件6形成工件放置位,通过工件放置位实现工件的放置,即工件搭设于两个对称设置的搭设件6上,每个搭设件6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测工件放置位上是否含有工件的压力传感器7,优选的,压力传感器7采用现有技术中的MMA7360LT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中心轴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平衡环18,且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平衡环18的收纳槽19,通过平衡环18的设置保证中心轴2底部的稳定,降低中心轴2的重心,即设置平衡环18保证中心轴2地盘更稳;再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底座(1)定位的定位机构;/n所述底座(1)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中心轴(2),所述中心轴(2)的外侧壁设置有架体,所述架体上连接有多组搭设件(6),每组所述搭设件(6)包含有两个所述搭设件(6),每组的两个所述搭设件(6)形成工件放置位,每个所述搭设件(6)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工件放置位上是否含有工件的压力传感器(7);/n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8)和电机(9),且所述压力传感器(7)与所述PLC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8)与所述电机(9)电连接,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机构驱动所述中心轴(2)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底座(1)定位的定位机构;
所述底座(1)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中心轴(2),所述中心轴(2)的外侧壁设置有架体,所述架体上连接有多组搭设件(6),每组所述搭设件(6)包含有两个所述搭设件(6),每组的两个所述搭设件(6)形成工件放置位,每个所述搭设件(6)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工件放置位上是否含有工件的压力传感器(7);
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8)和电机(9),且所述压力传感器(7)与所述PLC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8)与所述电机(9)电连接,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机构驱动所述中心轴(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行走的行走件;
还包括用于夹取转移工件的机械臂本体(10);
所述行走件为锁止万向轮(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竖直插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T型杆(1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所述T型杆(12)滑动的定位口,所述T型杆(12)的竖直端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13),且所述第一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1)的顶部和T型杆(12)的外侧壁连接;
所述定位口的内侧壁插设有水平设置的定位杆(14),所述T型杆(1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杆(14)对应的定位槽(15),所述定位杆(14)的另一端连接有脚踏块(16),且所述定位杆(14)的外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17),且所述第二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脚踏块(16)的外侧壁和底座(1)的外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亮左钟邹浩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耐世特转向系统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