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70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包括检具外套,所述检具外套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测输入轴安装角度的后盖特征槽,所述检具外套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检测密封圈压入深度的检具芯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输入轴特征棒对输入轴实现识别,则当输入轴特征棒识别输入轴,同时,特征内嵌槽与后盖凸台啮合,且检测特征面与后盖特征周向位置位于同一基准高度时,输入轴角度装配准确,反之,输入轴角度装配不准确;检具芯轴与检具外套的配合实现对密封圈压入深度的检测,即检具外套套设在输入轴的外侧壁上后,检具芯轴一端抵在密封圈上,则检具芯轴另一端端面高于检具外套的端面,则产品合格,反之,密封圈装配不合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
技术介绍
在单小齿轮装配输入轴和密封圈过程中,输入轴的装配角度以及密封圈的压入深度都需要控制在规范内。然而由于制造系统的误差会有极低的不合格件产生,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有两种:1.提高制造系统的精度避免不合格件的产生;2.允许该系统产生不合格件,但是要有可靠且简单的筛选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不合格件的流出。然而要提高系统精度需要投资更高精度的设备,必然会带来大量投资成本,鉴于经济成本对比,方法2会大大降低投入成本,但现有技术中采用方法2的装置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设计和生产成本较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实用的检具来弥补系统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其目的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方法2“允许该系统产生不合格件”的装置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设计和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包括检具外套,所述检具外套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测输入轴安装角度的后盖特征槽,所述检具外套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检测密封圈压入深度的检具芯轴。优选地,所述检具外套包括直筒和尾盖,所述尾盖固定安装于所述直筒尾部,且所述后盖特征槽设于尾盖的端面上。优选地,所述后盖特征槽包括设置于尾盖端面上的特征内嵌槽和检测特征面,所述特征内嵌槽与所述检测特征面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检具外套的直筒上插设有两根输入轴特征棒,且所述输入轴特征棒整体贯穿直筒,所述直筒上开设有用于输入轴特征棒插设的插口。优选地,所述直筒的外侧壁套设有支撑项圈,且所述支撑项圈的内面与输入轴特征棒的端部相抵。优选地,所述直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设置的环形限位槽,且所述支撑项圈位于环形限位槽内。优选地,所述检具芯轴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避让输入轴特征棒的环形避让槽,所述环形避让槽的长度大于输入轴特征棒的直径。优选地,所述检具芯轴的外侧壁与检具外套中直筒的内侧壁接触滑动。优选地,所述尾盖的内径大于检具芯轴的外径,且所述检具芯轴位于直筒内。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装置将检具外套套设在输入轴上,通过输入轴特征棒对输入轴实现识别,则当输入轴特征棒识别输入轴,同时,特征内嵌槽与后盖凸台啮合,且检测特征面与后盖特征周向位置位于同一基准高度时,输入轴角度装配准确,反之,输入轴角度装配不准确;2、通过检具芯轴与检具外套的配合实现对密封圈压入深度的检测,即检具外套套设在输入轴的外侧壁上后,检具芯轴一端抵在密封圈上,则检具芯轴另一端端面高于检具外套的端面,则产品合格,反之,密封圈装配不合格;3、通过同时将用于测输入轴安装角度的后盖特征槽和用于检测密封圈压入深度的检具芯轴集成安装于检具外套上,结构简单、紧凑、实用,设计和生产成本也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中插口位于直筒上的结构图。图中:1检具外套、11直筒、111插口、112环形限位槽、12尾盖、2后盖特征槽、21特征内嵌槽、22检测特征面、3检具芯轴、31环形避让槽、4输入轴特征棒、5支撑项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包括检具外套1,检具外套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测输入轴安装角度的后盖特征槽2,检具外套1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检测密封圈压入深度的检具芯轴3;参照图1-3,检具外套1包括直筒11和尾盖12,尾盖12固定安装于直筒11尾部,且后盖特征槽2设于尾盖12的端面上,检具外套1上的直筒11用于对检具芯轴3的限位,其中尾盖12是用于对后盖限位,其限位方式通过后盖特征槽2,即后盖特征槽2包括设置于尾盖12端面上的特征内嵌槽21和检测特征面22,特征内嵌槽21与所述检测特征面22相连接,其中特征内嵌槽21与后盖凸台特征平面嵌入啮合,通过检测特征面22对后盖特征周向位置进行检测,即检测特征面22检测后盖特征周向的特征面是否位于同一基准高度时;参照图3-4,检具外套1的直筒11上插设有两根输入轴特征棒4,且输入轴特征棒4整体贯穿直筒11,直筒11上开设有用于输入轴特征棒4插设的插口111,通过输入轴特征棒4的设置可实现对输入轴的定位,因为输入轴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定位槽,即输入轴特征棒4穿过插口111插入到输入轴上的定位槽,通过输入轴特征棒4识别输入轴的特征平面,从而再配合后盖特征槽2判断输入轴角度是否准确,即当输入轴特征棒4可识别输入轴侧壁上的特征面,且检测特征面22与后盖特征周向的特征面位于同一基准高度时,输入轴的安装角度符合实际要求,反之,输入轴的安装角度不符合实际要求;进一步的,直筒11的外侧壁套设有支撑项圈5,且支撑项圈5的内面与输入轴特征棒4的端部相抵,通过支撑项圈5实现对输入轴特征棒4的定位,即防止输入轴特征棒4从检具外套1上分离,进而不便于对密封圈压入深度的检测;再进一步的,直筒1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设置的环形限位槽112,且支撑项圈5位于环形限位槽112内,通过环形限位槽112实现对支撑项圈5的定位,防止支撑项圈5从检具外套1上分离。参照图3,检具芯轴3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避让输入轴特征棒4的环形避让槽31,环形避让槽31的长度大于输入轴特征棒4的直径,由于环形避让槽31的设置,当检具芯轴在检具外套1内前后运动不会受到输入轴特征棒4的干扰;再进一步的,检具芯轴3的外侧壁与检具外套1中直筒11的内侧壁接触滑动,如此设置使得检具芯轴3在检具外套1内稳定的前后运动,不会出现运动偏移,当密封圈装配不合格时,检具芯轴3端部碰触密封圈后,其检具芯轴3的另一端就会低于检具外套1的端部,则密封圈装配不合格;反之,检具芯轴3端部碰触密封圈后,检具芯轴3的另一端就会高于检具外套1的端部,则密封圈装配合格。参照图1-3,尾盖12的内径大于检具芯轴3的外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检具外套(1),所述检具外套(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测输入轴安装角度的后盖特征槽(2),所述检具外套(1)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检测密封圈压入深度的检具芯轴(3)。/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714 CN 20202137431261.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检具外套(1),所述检具外套(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测输入轴安装角度的后盖特征槽(2),所述检具外套(1)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检测密封圈压入深度的检具芯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具外套(1)包括直筒(11)和尾盖(12),所述尾盖(12)固定安装于所述直筒(11)尾部,且所述后盖特征槽(2)设于尾盖(12)的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特征槽(2)包括设置于尾盖(12)端面上的特征内嵌槽(21)和检测特征面(22),所述特征内嵌槽(21)与所述检测特征面(2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单小齿轮输入轴安装角度和密封圈压入深度用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具外套(1)的直筒(11)上插设有两根输入轴特征棒(4),且所述输入轴特征棒(4)整体贯穿直筒(11),所述直筒(11)上开设有用于输入轴特征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浩夏龙方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耐世特转向系统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