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91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4
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包括两组分别与转向架连接的牵引杆组件、与车体连接的防倾杆组件,每组牵引杆组件分别与一组防倾杆组件铰接,两组防倾杆组件之间连接转向辅助及连杆过载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倾杆组件包括与牵引连杆组件垂直的防倾杆、固定在防倾杆上的上拐臂、固定在防倾杆上且设置在上拐臂下方的下拐臂和可转动的套装在防倾杆端部且与车体固定的支撑座组件,支撑座组件分别位于上拐臂和下拐臂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对支撑座组件进行维护和更换,上拐臂、下拐臂和防倾杆组装后位置即确定,不受支撑座组件的干涉,上拐臂、下拐臂和防倾杆之间的组合结构更紧凑,牵引连杆机构的结构紧凑性和维护便利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属于轨道车辆用牵引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在轨道车辆中转向架用于支撑车体,并用于整车总装。跨座式独轨单轴转向架还用于支撑车体下面的行走轮和导向轮。独轨单轴转向架受到车体联接方式的限制,因此,其通过的曲线半径受到限制。车辆在转弯时,轨道对转向架的作用力增大,易损坏转向架,且当车辆超载时,还易导致架构产生破坏。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主要用在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的转向架上,安装在轨道车辆车体和转向架之间,具有传递牵引制动力,允许车体和转向架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转动,控制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点头运动,提供转向助力减小轨道对转向架的作用力的作用。例如201610823367.2,一种轨道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及构架防护方法,在抗倾杆组件上设有牵引杆组件、转向助力装置和过载保护装置;牵引杆组件的一端与抗倾杆组件连接,转向助力装置和过载保护装置的两端各与一组抗倾组件连接。在两组抗倾杆组件之间安装的油压弹簧组件中的油压弹簧一直向外提供一个张力,能增加牵引连杆机构的转动力,使得车辆转弯更容易;油压弹簧为弹性部件,能缓冲转弯时轨道对转向架的作用力,从而很好的保护转向架。在两组抗倾杆组件之间安装的横向连杆组件中的横向套管能在车辆载荷过大时自动断裂,从而使构架免遭破坏。牵引连杆机构的抗倾杆组件中支撑座组件与车体连接,其安装位置需要调整,且支撑座组件需进行定时维护,现有技术的牵引连杆机构中支撑座组件位置的调整和拆卸都受到拐臂的干涉,相当不便,牵引连杆机构的结构紧凑性和维护便利性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外置式的支撑座组件便于根据与车体的对接位置调整支撑座组件在防倾杆上的安装位置,也方便对支撑座组件进行维护和更换,同时将上拐臂和下拐臂安装在支撑座组件的内侧,可通过支撑座组件对上拐臂和下拐臂进行限位,上拐臂、下拐臂和防倾杆组装后位置即确定,不受支撑座组件的干涉,上拐臂、下拐臂和防倾杆之间的组合结构更紧凑,牵引连杆机构的结构紧凑性和维护便利性更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包括两组分别与转向架连接的牵引杆组件、与车体连接的防倾杆组件,每组牵引杆组件分别与一组防倾杆组件铰接,两组防倾杆组件之间连接具有转向辅助和过载保护功能的转向辅助及连杆过载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倾杆组件包括与牵引连杆组件垂直的防倾杆、固定在防倾杆上的上拐臂、固定在防倾杆上且设置在上拐臂下方的下拐臂和可转动的套装在防倾杆端部且与车体固定的支撑座组件,支撑座组件分别位于上拐臂和下拐臂的外侧。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座组件包括套装在防倾杆端部且与防倾杆端部形成转动摩擦副的耐磨套、过盈配合套装在耐磨套上的支撑球铰、与支撑球铰外套配合安装且与车体固定的支撑座、防止耐磨套从防倾杆端部脱出的端盖和用于密封支撑球铰外端面的密封盖,端盖固定在防倾杆上且抵在耐磨套的外端面上。优选的,所述的端盖包括与防倾杆端面贴合的端盖板、沿中轴线穿过端盖板且旋入至防倾杆中的端盖螺栓和压在端盖螺栓头部和端盖板之间的蝶形弹簧,端盖板抵在耐磨套外端面上。优选的,所述的上拐臂和下拐臂均与支撑座组件沿轴向隔开,且上拐臂与支撑座之间通过双唇密封圈密封,下拐臂与支撑座之间也通过双唇密封圈密封,双唇密封圈轴向定位配合套在上拐臂和下拐臂上,双唇密封圈的双唇张开分别且卡在支撑座的内端面上。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盖罩住端盖和支撑球铰,密封盖与支撑座的外端面固定,且密封盖与支撑座外端面之间具有密封圈。优选的,牵引杆组件包括两个分别与上拐臂和下拐臂连接的牵引杆,牵引杆端部均连接球铰且一端的球铰与防倾杆组件连接,另一端的球铰与转向架连接,牵引杆的一端端部与球铰为右旋螺纹配合连接,另一端端部与球铰为左旋螺纹配合连接,牵引杆端部与球铰的螺纹连接端通过套装在牵引杆端部的卡套一箍紧定位。优选的,所述的牵引杆端部为空心结构且具有内螺纹,与球铰的螺纹连接端配合,牵引杆端部开有沿轴向设置的条形缺口一,两个条形缺口一将牵引杆的端部分成对称的两半,卡套一为带有螺栓的套箍,旋紧卡套一上的螺栓使卡套一将牵引杆端部的两半收紧,以夹紧球铰的螺纹连接端。优选的,所述的转向辅助及连杆过载保护组件包括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连杆过载保护组件和与连杆过载保护组件平行且具有转向辅助功能的转向辅助组件,连杆过载保护组件和转向辅助组件均连接在两组防倾杆组件的上拐臂之间。优选的,所述的连杆过载保护组件包括连杆和螺纹配合连接在连杆端部的连杆球铰,连杆端部与连杆球铰的螺纹连接端通过套装在连杆端部的卡套二箍紧定位,连杆球铰与上拐臂连接,连杆的中间段具有可进行过载破坏的薄弱部位;连杆端部为空心结构且具有内螺纹,与连杆球铰的螺纹连接端配合,连杆端部开有沿轴向设置的条形缺口二,两个条形缺口二将连杆的端部分成对称的两半,卡套二为带有螺栓的套箍,旋紧卡套二上的螺栓使卡套二将连杆端部的两半收紧,以夹紧连杆球铰的螺纹连接端。优选的,所述的转向辅助组件包括油缸弹簧和连接在油缸弹簧端部的转向辅助球铰,转向辅助球铰与上拐臂连接。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中支撑座组件分别位于上拐臂和下拐臂的外侧,即将支撑座组件改进为外置式结构,外置式的支撑座组件便于根据与车体的对接位置调整支撑座组件在防倾杆上的安装位置,也方便对支撑座组件进行维护和更换,同时将上拐臂和下拐臂安装在支撑座组件的内侧,可通过支撑座组件对上拐臂和下拐臂进行限位,上拐臂、下拐臂和防倾杆组装后位置即确定,不受支撑座组件的干涉,上拐臂、下拐臂和防倾杆之间的组合结构更紧凑,牵引连杆机构的结构紧凑性和维护便利性更高。2.支撑座组件安装在防倾杆的端部,通过端盖固定在防倾杆端部且抵在耐磨套外端面上来防止支撑座组件沿轴向向外脱出,提高结构稳定性,支撑座组件的外端面通过密封盖密封,内端面通过双唇密封圈密封,减小在使用过中环境杂质对支撑球铰的影响,端盖螺栓头部与端盖板之间压有蝶形弹簧,通过蝶形弹簧的弹力进一步压紧端盖板,以提高端盖板对耐磨套的定位可靠性,从而提高支撑座组件的定位可靠性。3.牵引杆端部与球铰为螺纹配合连接且螺旋方向相反,卡套一箍紧牵引杆端部和球铰的螺纹连接端,安装前松开卡套一的箍紧转动牵引杆即可调整牵引杆与球铰的配合长度,方便牵引杆组件与转向架的连接,连杆端部与连杆球铰为螺纹配合连接且螺旋方向相板,卡套二箍紧连杆端部与连杆球铰的螺纹连接端,安装前松开卡套二的箍紧转动连杆即可调整连杆与连杆球铰的配合长度,便于根据上、下拐臂的距离来调整连杆过载保护组件的长度,牵引连杆机构的安装便利性和实用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倾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防倾杆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牵引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连杆过载保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包括两组分别与转向架连接的牵引杆组件(1)、与车体(1)连接的防倾杆组件(2),每组牵引杆组件(1)分别与一组防倾杆组件(2)铰接,两组防倾杆组件(2)之间连接具有转向辅助和过载保护功能的转向辅助及连杆过载保护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倾杆组件(2)包括与牵引连杆组件(1)垂直的防倾杆(21)、固定在防倾杆(21)上的上拐臂(22)、固定在防倾杆(21)上且设置在上拐臂(22)下方的下拐臂(23)和可转动的套装在防倾杆(21)端部且与车体固定的支撑座组件(24),支撑座组件(24)分别位于上拐臂(22)和下拐臂(23)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包括两组分别与转向架连接的牵引杆组件(1)、与车体(1)连接的防倾杆组件(2),每组牵引杆组件(1)分别与一组防倾杆组件(2)铰接,两组防倾杆组件(2)之间连接具有转向辅助和过载保护功能的转向辅助及连杆过载保护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倾杆组件(2)包括与牵引连杆组件(1)垂直的防倾杆(21)、固定在防倾杆(21)上的上拐臂(22)、固定在防倾杆(21)上且设置在上拐臂(22)下方的下拐臂(23)和可转动的套装在防倾杆(21)端部且与车体固定的支撑座组件(24),支撑座组件(24)分别位于上拐臂(22)和下拐臂(2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组件(24)包括套装在防倾杆(21)端部且与防倾杆(21)端部形成转动摩擦副的耐磨套(24.1)、过盈配合套装在耐磨套(24.1)上的支撑球铰(24.2)、与支撑球铰(24.2)外套配合安装且与车体固定的支撑座(24.3)、防止耐磨套(24.1)从防倾杆(21)端部脱出的端盖(24.4)和用于密封支撑球铰(24.2)外端面的密封盖(24.5),端盖(24.4)固定在防倾杆(21)上且抵在耐磨套(24.1)的外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24.4)包括与防倾杆(21)端面贴合的端盖板(24.41)、沿中轴线穿过端盖板(24.41)且旋入至防倾杆(21)中的端盖螺栓(24.42)和压在端盖螺栓(24.42)头部和端盖板(24.41)之间的蝶形弹簧(24.43),端盖板(24.41)抵在耐磨套(24.1)外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拐臂(22)和下拐臂(23)均与支撑座组件(24)沿轴向隔开,且上拐臂(22)与支撑座(24.3)之间通过双唇密封圈(25)密封,下拐臂(23)与支撑座(24.3)之间也通过双唇密封圈(25)密封,双唇密封圈(25)轴向定位配合套在上拐臂(22)和下拐臂(23)上,双唇密封圈(25)的双唇张开分别且卡在支撑座(24.3)的内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单轨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24.5)罩住端盖(24.4)和支撑球铰(24.2),密封盖(24.5)与支撑座(24.3)的外端面固定,且密封盖(24.5)与支撑座(24.3)外端面之间具有密封圈(2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世锋刘文松邓娇聂清明张维亨霍艳霞罗燕邹敏佳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