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526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中央牵引装置领域,提供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包括牵引销座、垂向止挡及牵引拉杆;牵引销座包括车体枕梁连接座;一对横向止挡挡板,相对设于车体枕梁连接座的横向两侧,一个横向止挡挡板的底部形成横向减振器安装座;牵引拉杆安装座,包括沿车体枕梁连接座的纵向一侧间隔设置的一对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一对垂向止挡安装座,形成在每个牵引拉杆安装支座的底部;一对垂向止挡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对垂向止挡安装座上,止挡端均朝向车体枕梁连接座的纵向且朝向相反;一根牵引拉杆连接在一对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与转向架构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单拉杆牵引装置占用空间大而导致在转向架中安装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中央牵引装置
,尤其涉及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应用于轨道车辆转向架的中央牵引装置有多种,一般分为Z字型双拉杆牵引装置、单拉杆牵引装置。Z字型双拉杆牵引装置中包含牵引销座和牵引梁,双牵引拉杆一端连接在牵引梁上,另一端连接在构架上,此种牵引装置结构相对复杂,所需空间较大。单拉杆牵引装置中一般是取消牵引梁,牵引拉杆一端直接与牵引销座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构架上。目前的单拉杆牵引装置一般是低位式拉杆安装方式,安装空间也相对较大,无法适应底部限界紧张、轴距较小的转向架结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解决了现有单拉杆牵引装置占用空间大而导致其在转向架中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转向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轨道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包括牵引销座、一对垂向止挡以及一根牵引拉杆;所述牵引销座包括:车体枕梁连接座;一对横向止挡挡板,相对设于所述车体枕梁连接座的横向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横向止挡挡板的底部形成有横向减振器安装座;牵引拉杆安装座,包括沿所述车体枕梁连接座的纵向一侧向下延伸且并排间隔设置的一对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一对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位于一对所述横向止挡挡板之间;一对垂向止挡安装座,形成在每个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的底部;一对所述垂向止挡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对所述垂向止挡安装座上,一对所述垂向止挡的止挡端均朝向所述车体枕梁连接座的纵向且朝向相反;所述牵引拉杆的一端连接在一对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上,另一端用于连接在转向架构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为竖直筋板,所述垂向止挡安装座包括连接板和垂向止挡板,所述连接板竖直连接在所述竖直筋板的底部,所述垂向止挡板垂直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对所述垂向止挡板均由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朝向所述连接板的同一侧水平弯折成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竖直筋板的厚度,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垂向止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竖直筋板的相应侧过渡连接,所述连接板背向所述垂向止挡板的一侧连接在所述竖直筋板的底面且与所述竖直筋板的相应侧形成阶梯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竖直筋板、连接板以及所述垂向止挡板一体成型;每个所述垂向止挡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垂直所述垂向止挡板的板面设置,一对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上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垂直所述竖直筋板的板面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对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与相邻的所述横向止挡挡板之间连接有加强筋,通过所述加强筋将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与所述横向止挡挡板连接为一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体枕梁连接座包括水平延伸的水平座板,所述水平座板的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中心销轴,所述水平座板的板面位于所述车体枕梁连接座的纵向两侧分别设有一排连接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平座板位于所述中心销轴的相对两侧设有减重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体枕梁连接座、所述横向止挡挡板、所述横向减振器安装座、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以及所述垂向止挡安装座一体铸造成型为一体式牵引销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转向架,包括构架,所述构架包括沿横向间隔设置的一对横梁以及沿纵向间隔设置的一对与所述横梁连接的侧梁;还包括一对横向止挡和上述所述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所述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安装在一对所述横梁之间,一对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靠近其中一根所述横梁设置,另一根所述横梁的相应位置设有牵引拉杆座,所述牵引拉杆的一端穿过一对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之间并通过第一转动销轴安装在一对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上,所述牵引拉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销轴与所述牵引拉杆座连接,所述牵引拉杆安装后位于一对所述横梁的上方;一对所述横向止挡安装在一对所述横梁之间,一对所述横向止挡挡板位于一对所述横向止挡之间,每个所述横向止挡朝向相应侧的所述横向止挡挡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对所述垂向止挡的朝向相反并分别朝向相邻侧的所述横梁,每个所述横梁的相应位置分别设有垂向止挡凸台,所述垂向止挡与所述垂向止挡凸台相匹配,且所述垂向止挡与所述垂向止挡凸台在垂向留有间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横向减振器,所述横向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横向减振器安装座连接,所述横向减振器的另一端连接至相邻侧的所述侧梁的内侧,所述横向减振器安装后位于所述横梁的下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轨道车辆,安装有如上所述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或转向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及转向架,相对传统中央牵引装置,本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功能齐全,通过采用此种结构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降低了转向架重量,工艺组装等手段易于实现,可有效解决转向架底部限界紧张、轴距较小等原因引起的牵引销座安装空间紧张、安装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轨道车辆,由于安装有如上所述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或转向架,具有上述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或转向架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未安装牵引拉杆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未安装牵引拉杆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未安装牵引拉杆的再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安装在构架上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安装在构架上的仰视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安装在构架上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中心销轴,2-牵引拉杆安装座,21-牵引拉杆安装支座,22-通孔,3-垂向止挡安装座,31-连接板,32-垂向止挡板,33-安装孔,4-横向减振器安装座,5-横向止挡挡板,6-车体枕梁连接座,7-加强筋,8-减重孔,9-牵引拉杆,91-第一转动销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销座、一对垂向止挡以及一根牵引拉杆;所述牵引销座包括:/n车体枕梁连接座;/n一对横向止挡挡板,相对设于所述车体枕梁连接座的横向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横向止挡挡板的底部形成有横向减振器安装座;/n牵引拉杆安装座,包括沿所述车体枕梁连接座的纵向一侧向下延伸且并排间隔设置的一对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一对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位于一对所述横向止挡挡板之间;/n一对垂向止挡安装座,形成在每个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的底部;/n一对所述垂向止挡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对所述垂向止挡安装座上,一对所述垂向止挡的止挡端均朝向所述车体枕梁连接座的纵向且朝向相反;/n所述牵引拉杆的一端连接在一对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上,另一端用于连接在转向架构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销座、一对垂向止挡以及一根牵引拉杆;所述牵引销座包括:
车体枕梁连接座;
一对横向止挡挡板,相对设于所述车体枕梁连接座的横向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横向止挡挡板的底部形成有横向减振器安装座;
牵引拉杆安装座,包括沿所述车体枕梁连接座的纵向一侧向下延伸且并排间隔设置的一对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一对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位于一对所述横向止挡挡板之间;
一对垂向止挡安装座,形成在每个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的底部;
一对所述垂向止挡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对所述垂向止挡安装座上,一对所述垂向止挡的止挡端均朝向所述车体枕梁连接座的纵向且朝向相反;
所述牵引拉杆的一端连接在一对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上,另一端用于连接在转向架构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为竖直筋板,所述垂向止挡安装座包括连接板和垂向止挡板,所述连接板竖直连接在所述竖直筋板的底部,所述垂向止挡板垂直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垂向止挡板均由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朝向所述连接板的同一侧水平弯折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竖直筋板的厚度,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垂向止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竖直筋板的相应侧过渡连接,所述连接板背向所述垂向止挡板的一侧连接在所述竖直筋板的底面且与所述竖直筋板的相应侧形成阶梯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筋板、连接板以及所述垂向止挡板一体成型;每个所述垂向止挡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垂直所述垂向止挡板的板面设置,一对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上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垂直所述竖直筋板的板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用单拉杆中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与相邻的所述横向止挡挡板之间连接有加强筋,通过所述加强筋将所述牵引拉杆安装支座与所述横向止挡挡板连接为一体。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平张会杰张月军张雄飞李天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