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动的指示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36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动的指示牌,包括指示座、安装座、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以及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在指示座上,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连接,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第三转动杆的一端连接,第三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一转动杆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可沿水平方向转动,第二转动杆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可沿竖直方向转动;通过以上结构能够让指示牌具有大角度的转动,以调节指示的方向,适应更多的安装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动的指示牌
本技术涉及指示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转动的指示牌。
技术介绍
指示牌是绘制有指示信息的工具,通常安装在墙面或者街道上,在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但现有的指示牌都是直接安装在墙面或者挂设在墙面,不具备角度可调的功能,对于环境发生改变或者需要变更指示方向时,需要整体拆除,然后重新安装;又或者在需要安装指示牌的地方不具备安装条件时,特别是转角处,存在指示牌指示不到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转动的指示牌,能够调节指示的方向,适应更多的安装环境。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转动的指示牌,包括指示座、安装座、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以及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在指示座上,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连接,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第三转动杆的一端连接,第三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一转动杆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可沿水平方向转动,第二转动杆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可沿竖直方向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槽、第一转动块以及设置在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上的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转动槽和第一转动块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壁上,第一转动槽和第一转动块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上,第一转动块插设在所述第一转动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槽或第一转动块的外圈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部,第一转动块或第一转动槽的外圈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第一凸部插设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槽、第二转动块以及设置在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上的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转动槽和第二转动块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壁上,第二转动槽和第二转动块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上,第二转动块插设在所述第二转动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槽或第二转动块的外圈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部,第二转动块或第二转动槽的外圈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第二凸部插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指示座背向安装座的一面上设置有指示信息。作为优选,所述指示座内设置有光源组件,所述指示信息由透光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可转动的指示牌,包括指示座、安装座、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以及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在指示座上,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连接,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第三转动杆的一端连接,第三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一转动杆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可沿水平方向转动,第二转动杆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可沿竖直方向转动;通过以上结构能够让指示牌具有大角度的转动,以调节指示的方向,适应更多的安装环境。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一种可转动的指示牌的分解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第一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3,一种可转动的指示牌,包括指示座10、安装座20、第一转动杆31、第二转动杆32以及第三转动杆33,所述第一转动杆31的一端设置在指示座10上,第一转动杆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第二转动杆32的一端连接,第二转动杆3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第三转动杆33的一端连接,第三转动杆33的另一端设置在安装座20上,第一转动杆31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可沿水平方向转动,第二转动杆32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可沿竖直方向转动。在本技术中,通过能让第一转动杆31通过第一转动机构绕着第二转动杆32沿水平方向转动,而第二转动杆32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绕着第三转动杆33沿水平方向转动,进而能够让指示牌具有大角度的转动,以调节指示的方向,适应更多的安装环境。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槽41、第一转动块42以及设置在第一转动杆31的另一端上的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容置槽43,所述第一转动槽41和第一转动块42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43内壁上,第一转动槽41和第一转动块42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第二转动杆32的一端上,第一转动块42插设在所述第一转动槽41内。所述第一转动槽41或第一转动块42的外圈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部51,第一转动块42或第一转动槽41的外圈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52,第一凸部51插设在所述第一凹槽52内。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槽61、第二转动块62以及设置在第二转动杆32的另一端上的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二容置槽63,所述第二转动槽61和第二转动块62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槽63内壁上,第二转动槽61和第二转动块62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第二转动杆32的一端上,第二转动块62插设在所述第二转动槽61内。所述第二转动槽61或第二转动块62的外圈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部71,第二转动块62或第二转动槽61的外圈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72,第二凸部71插设在所述第二凹槽72内。其中,第一凸部51与第一凹槽52之间的配合以及第二凸部71与第二凹槽72之间的配合能够对第一转动杆31与第二转动杆32之间、第二转动杆32与第三转动杆33的转动起到定位和增大摩擦的作用,避免彼此之间因为重力的原因发生转动,更进一步的,可增设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当转动到位时,将限位块拨动至限位槽内,起到限位作用。所述指示座10背向安装座20的一面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转动的指示牌,其特征在于:包括指示座(10)、安装座(20)、第一转动杆(31)、第二转动杆(32)以及第三转动杆(33),所述第一转动杆(31)的一端设置在指示座(10)上,第一转动杆(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第二转动杆(32)的一端连接,第二转动杆(3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第三转动杆(33)的一端连接,第三转动杆(33)的另一端设置在安装座(20)上,第一转动杆(31)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可沿水平方向转动,第二转动杆(32)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可沿竖直方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动的指示牌,其特征在于:包括指示座(10)、安装座(20)、第一转动杆(31)、第二转动杆(32)以及第三转动杆(33),所述第一转动杆(31)的一端设置在指示座(10)上,第一转动杆(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第二转动杆(32)的一端连接,第二转动杆(3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可转动地与第三转动杆(33)的一端连接,第三转动杆(33)的另一端设置在安装座(20)上,第一转动杆(31)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可沿水平方向转动,第二转动杆(32)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可沿竖直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动的指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槽(41)、第一转动块(42)以及设置在第一转动杆(31)的另一端上的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容置槽(43),所述第一转动槽(41)和第一转动块(42)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43)内壁上,第一转动槽(41)和第一转动块(42)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第二转动杆(32)的一端上,第一转动块(42)插设在所述第一转动槽(4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转动的指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槽(41)或第一转动块(42)的外圈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部(51),第一转动块(42)或第一转动槽(41)的外圈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凯雷德一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