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峰专利>正文

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15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包括隧道窑体、在窑体内运送矿料的链排和焙烧矿料的焙烧装置,窑体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备料池、预烧区、焙烧区和冷却区,备料池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烘干料仓,烘干料仓和备料池间设有下料口,冷却区后方设有出料口,链排将矿料依次从备料池、预烧区、焙烧区、冷却区输送至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链排式传动系统代替轨道窑车完成隧道窑内矿料的输送,无需调度窑内窑车的位置,可以循环往复的对矿料进行不间断输送,大幅提高输送效率和生产效率,节省隧道窑的建设投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隧道窑各工作区配置合理,可以协调烘烧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余热,提高焙烧效果,简化生产工序,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
本技术涉及矿物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
技术介绍
钒矿的生产主要包括湿法生产和火法生产。湿法生产钒矿投资大、物耗大、成本高、三废排放大、对环境污染严重,不适宜现代化的环保生产要求。因此选用火法对钒矿进行焙烧生产成为了钒矿生产的首选。火法生产钒矿多采用隧道窑的方式进行生产,但是现有技术采用隧道窑生产钒矿时,需要将矿石破磨、制砖、码砖,然后通过窑车进入隧道窑烘干后经焙烧、二次破磨和浸出后才可以生产出钒,生产的成本高、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机械和载具,同时为了能使运输矿料的载具通过,隧道窑内需要建设出较大的空间。因此,现有技术火法生产钒矿的建设成本较大,前期投资较多,运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通过在隧道窑体内装配一套可以循环往复的链排实现隧道窑内的矿料运输,节省隧道窑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包括隧道窑体、在窑体内运送矿料的链排和焙烧矿料的焙烧装置,所述窑体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备料池、预烧区、焙烧区和冷却区,所述备料池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烘干料仓,所述烘干料仓和备料池间设有下料口,所述冷却区后方设有出料口,所述链排将矿料依次从备料池、预烧区、焙烧区、冷却区输送至出料口。作为改进,所述链排靠近备料池和出料口位置设有动力装置,所述链排上设有支撑链排的负荷滚筒,所述滚筒下方设有支撑滚筒的支架。作为改进,所述动力装置为电动机和与电动机配套的减速机。作为改进,所述焙烧区采用煤气焙烧和原料自燃加热。作为改进,所述焙烧区侧部下方位置设有通风口,焙烧区内壁设有测温点,所述焙烧区顶部设有抽热气管,所述窑体顶部设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将热气从抽热气管中抽出,并输送至烘干料仓内。作为改进,所述窑体内顶部设有余热利用管,所述余热利用管内装有水,利用焙烧区内的余热加热并经冷却区和出料口输送至窑体外部。作为改进,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挡料板。作为改进,所述烘干料仓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烘干料仓顶部设有烟尘处理装置。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采用链排式传动系统代替轨道窑车完成隧道窑内矿料的输送,无需调度窑内窑车的位置,可以循环往复的对矿料进行不间断循环输送,大幅提高输送效率和生产效率。取消窑车后,可以缩小隧道窑内的断面大小或添加入其他焙烧设备,可以大幅节省隧道窑的建设投资。本技术的隧道窑各工作区配置合理,可以协调烘烧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余热,提高焙烧效果,简化生产工序,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的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2中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的结构图;图3为实施例2中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焙烧区的截面图。图中标示说明:1-窑体,11-备料池,12-预烧区,13-焙烧区,131-通风口,132-测温点,133-抽热气管,134-余热利用管,14-冷却区,15-烘干料仓,151-进料口,16-下料口,17-出料口,171-挡料板,2-链排,21-动力装置,22-滚筒,23-支架,3-抽风机,4-烟尘处理装置,5-加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包括隧道窑体1、在窑体1内运送矿料的链排2和焙烧矿料的焙烧装置,窑体1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备料池11、预烧区12、焙烧区13和冷却区14,备料池11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烘干料仓15,烘干料仓15和备料池11间设有下料口16,冷却区14后方设有出料口17,链排2将矿料依次从备料池11经预烧区12、焙烧区13、冷却区14输送至出料口17。链排2靠近备料池11和出料口17位置设有动力装置21,链排2上设有支撑链排2的负荷滚筒22,滚筒22下方设有支撑滚筒22的支架23。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21为电动机和与电动机配套的减速机。焙烧装置选用天然气焙烧装置,并设于焙烧区13内。本实施例中,链排2下侧的高度为700mm,预烧区12长12000mm,焙烧区13长60000mm,冷却区长12000mm。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预先将钒矿压制成矿料小球,然后放入烘干料仓15内,矿料小球经下料口16进入备料池11内的链排2上。如图1所示,动力装置21带动链排2顺时针转动,链排2上侧部分装载矿料小球依次经过预烧区12、焙烧区13、冷却区14后经出料口17送出。在焙烧过程中,通过调节动力装置21的开闭和转速协调矿料小球在预烧区12、焙烧区13和冷却区14内的时间,并通过供风、供煤气的大小调节窑内温度。本技术可以大幅降低隧道窑的投资、协调烘烧个环节、充分利用余热,提高焙烧效果,简化生产工序。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焙烧区13侧部下方位置设有通风口131,焙烧区13内壁上设有测温点132,顶部设有抽热气管133和余热利用管134。窑体1顶部设有抽风机3,抽风机3将热气从抽热气管133内抽出并输送至烘干料仓15内。余热利用管134向出料口17方向延伸,并经过冷却区14和出料口17将焙烧区13内的余热转化为管内水的热能输送至窑体1外。本实施例中,烘干料仓15顶部设有烟尘处理装置4,侧部设有进料口151。出料口17外侧设有挡料板171。烟尘处理装置4为喷淋塔,吸收的酸或盐,重新作为生产原料使用。焙烧装置选用煤气焙烧装置,设于焙烧区13内的部分为向焙烧区13内加入煤气的加气口5,焙烧区13采用煤气焙烧和原料自燃方式加热。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可以充分利用焙烧区13产生的热量,将焙烧区13处的余热用于烘干矿料或转化成热水。本实施例可以大幅提高焙烧区13处的热利用效率,同时烘干料仓15顶部设有烟尘处理装置4,具有节能和环保的作用。本实施例,可以外接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气、天然气为焙烧区13提供燃料,也可对煤矸石类钒矿,采用自燃式焙烧,辅之以其它能源,从而减少生产中专门脱炭的环节,降耗增效。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等同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做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窑体、在窑体内运送矿料的链排和焙烧矿料的焙烧装置,所述窑体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备料池、预烧区、焙烧区和冷却区,所述备料池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烘干料仓,所述烘干料仓和备料池间设有下料口,所述冷却区后方设有出料口,所述链排将矿料依次从备料池、预烧区、焙烧区、冷却区输送至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窑体、在窑体内运送矿料的链排和焙烧矿料的焙烧装置,所述窑体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备料池、预烧区、焙烧区和冷却区,所述备料池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烘干料仓,所述烘干料仓和备料池间设有下料口,所述冷却区后方设有出料口,所述链排将矿料依次从备料池、预烧区、焙烧区、冷却区输送至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排靠近备料池和出料口位置设有动力装置,所述链排上设有支撑链排的负荷滚筒,所述滚筒下方设有支撑滚筒的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电动机和与电动机配套的减速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排式钒矿焙烧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
申请(专利权)人:陈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