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型高效透水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75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型高效透水模块,包括承重主体,所述承重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排水通道,且承重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四周的位置开设有沉降凹槽,所述排水通道的内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进水格栅,所述承重主体的横截面积呈方形、圆形、菱形结构,所述沉降凹槽的内表面的棱角处均呈弧形结构,所述沉降凹槽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沉降凹槽均以排水通道的中心为中心呈环形封闭状态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格栅与管道排水复合式设计,大大提高排水速率,通过凹槽式设计,阻止路面灰尘随地表径流或风力进入排水孔道,延缓透水模块的堵塞和透水速率衰减状况,同时结构简单、外形多样、可单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型高效透水模块
本技术涉及透水路面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堵型高效透水模块装置。
技术介绍
透水铺装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国内外透水铺装结构主要由透水面层、透水基层、透水垫层组成,自上而下形成雨水下渗或收集。其中,透水面层主要采用透水混凝土或透水砖两种透水制品。面层透水方式主要分为自透水和结构透水两种:自透水式透水制品通过采用骨料间断级配,在制品结构中形成贯通的孔隙结构实现雨水下渗(类似沙琪玛);结构透水主要通过增大透水砖之间的缝隙,或在制品中预制独立的孔道(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皆可)实现透水,该方案提高了透水铺装结构在承载力方面的耐久性,但由于该结构大大降低了透水孔道,导致透水性能降低,且并无防止灰尘堵塞等应对措施,其透水性能的保障甚至不及全断面型透水铺装。为此,提出一种防堵型高效透水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型高效透水模块,采用格栅与管道排水复合式设计,大大提高排水速率,通过凹槽式设计,阻止路面灰尘随地表径流或风力进入排水孔道,延缓透水模块的堵塞和透水速率衰减状况,同时结构简单、外形多样、可单独使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堵型高效透水模块,包括承重主体,所述承重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排水通道,且承重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四周的位置开设有沉降凹槽,所述排水通道的内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进水格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格栅与管道排水复合式设计,大大提高排水速率,通过凹槽式设计,阻止路面灰尘随地表径流或风力进入排水孔道,延缓透水模块的堵塞和透水速率衰减状况,同时结构简单、外形多样、可单独使用。优选的,所述承重主体的横截面积呈方形、圆形、菱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装置的多样性,以便适用于不同状况下的安装。优选的,所述沉降凹槽的内表面的棱角处均呈弧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沉降凹槽有效隔离、分离迳流中的灰尘污染物。优选的,所述沉降凹槽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沉降凹槽均以排水通道的中心为中心呈环形封闭状态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具体状况不同调整沉降凹槽的分布密度,以便适用于不同地区各种降雨强度的排水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承重主体、排水通道、沉降凹槽、进水格栅等一系列结构部件,该装置在使用时,进水格栅可通过螺丝或者粘结等方式与承重主体固定连接,同时承重主体的材料可根据铺装结构的承重要求,采用不同等级的天然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干硬性混凝土、半干硬性混凝土通过挤压、震动成型,也可以采用HDPE、PVC、ABS塑料或者再生塑料挤塑成型,有利于使用期满后材料的回收、处理于再利用,降低综合造价,同时,排水通道底部的粘结找平层、砂滤层须拆除,换填粗骨料,该装置,采用格栅与管道排水复合式设计,大大提高排水速率,通过凹槽式设计,阻止路面灰尘随地表径流或风力进入排水孔道,延缓透水模块的堵塞和透水速率衰减状况,同时结构简单、外形多样、可单独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圆柱形结构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承重主体;2、排水通道;3、沉降凹槽;4、进水格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型高效透水模块,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承重主体1,所述承重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排水通道2,且承重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四周的位置开设有沉降凹槽3,所述排水通道2的内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进水格栅4,所述承重主体1的横截面积呈方形、圆形、菱形结构,所述沉降凹槽3的内表面的棱角处均呈弧形结构,所述沉降凹槽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沉降凹槽3均以排水通道2的中心为中心呈环形封闭状态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格栅与管道排水复合式设计,大大提高排水速率,通过凹槽式设计,阻止路面灰尘随地表径流或风力进入排水孔道,延缓透水模块的堵塞和透水速率衰减状况,同时结构简单、外形多样、可单独使用。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承重主体1的横截面积呈方形、圆形、菱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装置的多样性,以便适用于不同状况下的安装。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沉降凹槽3的内表面的棱角处均呈弧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沉降凹槽3有效隔离、分离迳流中的灰尘污染物。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沉降凹槽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沉降凹槽3均以排水通道2的中心为中心呈环形封闭状态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具体状况不同调整沉降凹槽3的分布密度,以便适用于不同地区各种降雨强度的排水要求。工作原理: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承重主体1、排水通道2、沉降凹槽3、进水格栅4等一系列结构部件,该装置在使用时,进水格栅4可通过螺丝或者粘结等方式与承重主体1固定连接,同时承重主体1的材料可根据铺装结构的承重要求,采用不同等级的天然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型高效透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主体(1),所述承重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排水通道(2),且承重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四周的位置开设有沉降凹槽(3),所述排水通道(2)的内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进水格栅(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型高效透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主体(1),所述承重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排水通道(2),且承重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四周的位置开设有沉降凹槽(3),所述排水通道(2)的内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进水格栅(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型高效透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主体(1)的横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磊饶杰郭春辉傅晓日邓徐王宗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