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道路出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75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道路出入口,包括地上道路、地下道路、出入口、斜坡,还包括供车辆行驶或出入地下道路的升降匝道;斜坡上设有与升降匝道相配合的凹槽;升降匝道的一端铰接于地上道路靠近斜坡的一端,升降匝道的底部设有用于使其升降的升降装置,升降匝道降落后升降匝道的顶部与斜坡坡面相配合,所述升降匝道升起后升降匝道的顶部与地上道路路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占用地面资源、能缓解交通拥堵、地下道路出入可控、节省人工、安全性高、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自动控制地下道路出入口开闭、缓解地上地下交通压力时使用,适用作地下道路出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道路出入口
本技术属于城市道路交通
,涉及一种匝道,特别是一种地下道路出入口。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爆炸式增长,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大中城市都出现了“早晚高峰”,“早高峰”时大量的车流由生活区涌向工作区,“晚高峰”时人流车流由工作区涌向生活区,造成了道路的一个通行方向拥堵而相反方向畅通的不对称拥堵。许多城市为了解决交通堵塞,通常会通过建设高架桥去缓解,但是由于近年来城市土地资源严重短缺,而高架桥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于是,许多城市开始建设地下道路。由于地下道路的出入口匝道一般设在城市交通较为繁忙的集散点中心,“早晚高峰”道路拥堵时在地下道路出入口处容易出现“排长队”的现象,不仅会影响地上道路的通行,还会造成地下道路的拥堵,不易实现地下道路出入可控。由于现有的出入口主要是开放式出入口,这种出入口的设置会占据地面资源,降低地上道路的通行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地下道路出入口,以达到能缓解交通拥堵、地下道路出入可控、不占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道路出入口,包括地上道路、地下道路、出入口、用于连接地上道路与地下道路的斜坡,所述出入口设于地上道路上且贯穿地上道路,所述斜坡沿道路行驶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车辆行驶或出入地下道路的升降匝道;/n所述斜坡上设有与升降匝道相配合的凹槽;/n所述升降匝道的一端铰接于地上道路靠近斜坡的一端,所述升降匝道的底部设有用于使其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匝道降落后升降匝道的顶部与斜坡坡面相配合,所述升降匝道升起后升降匝道的顶部与地上道路路面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道路出入口,包括地上道路、地下道路、出入口、用于连接地上道路与地下道路的斜坡,所述出入口设于地上道路上且贯穿地上道路,所述斜坡沿道路行驶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车辆行驶或出入地下道路的升降匝道;
所述斜坡上设有与升降匝道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升降匝道的一端铰接于地上道路靠近斜坡的一端,所述升降匝道的底部设有用于使其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匝道降落后升降匝道的顶部与斜坡坡面相配合,所述升降匝道升起后升降匝道的顶部与地上道路路面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道路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上设有用于拦截雨水的雨水拦截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道路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拦截槽上设有格栅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道路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的四周设有用于阻挡车辆、与升降匝道升降时配合使用的升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苏培循肖丽杨红运孙鑫阳李佳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