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变焦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71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学技术领域,涉及光学变焦距系统对变焦距空心主体轴的改进。解决已有技术变焦距空心主体轴内开导轨槽带来的导轨槽直线性差、扭曲变形大、导向精度低和象点漂移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变焦距凸轮、变焦距空心主体轴、变倍和补偿镜架、光学系统组成,在变焦距空心主体轴外圆制备导轨槽。选择精度高的加工手段,从而提高了际轨槽的精度。导轨槽的直线性为0.003~0.005mm,导轨槽的扭曲变形在0.005mm以内,导向精度在20″-40″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调整方便简单,使变焦距装置变倍精度提高3-6倍。(*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
,涉及光学变焦距系统对变焦距主体轴的改进。在工程应用中,光机结构对变焦距装置的测量精度起关键作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已有技术由变焦距凸轮1、变焦距空心主体轴2、变倍和补偿镜架3、光学系统4组成,其特点是;在空心主体轴2其内圆壁上制成导轨槽5,在变倍和补偿镜架3本体上制备有三个支承导向爪6和轴承支承孔7,由于其在一体上不易加工,则不能保证轴承支承孔7的轴线与镜架3的轴线相互垂直,导轨槽加工时,只能用拉床拉刀制成,且受拉床精度和加工过程中工件变形的影响,使导轨槽的精度低,导轨槽的直线性只能做到0.02mm左右,扭曲变形在0.03mm左右,导向精度为1’~2’。这样给变焦距的装调带来不利的影响,不易使导向精度达到最佳,造成变焦距在变焦过程因导轨槽的影响而产生象点漂移,影响测量精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解决变焦距空心主体轴、变倍和补偿架带来加工制作难、导轨槽线性差、扭曲变形大、导向精度低和象点漂移等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它包括变焦距凸轮1、变焦距空心主体轴2、变倍和补偿镜架3、光学系统4,其特点是在变焦距空心主体轴2本体的外圆壁的轴向方向制备导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精度变焦距装置,它包括:变焦距凸轮1、光学系统4,其特征在于:在变焦距空心主体轴2本体外圆壁的轴向方向制备导轨槽5,位于变焦距空心主体轴2的内圆安置变倍和补偿镜架3,位于变焦距空心主体轴2的外圆安置支承爪6,支承爪6上凸台穿过通槽9与变倍和补偿镜架3固定联接,在变焦距空心主体轴2的径向方向制备通槽9,通槽9的长度小于导轨槽5的长度,通槽9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导轨槽5的宽度,支承爪6本体上的支承孔7的轴线与基面8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彦峰唐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