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涵道悬臂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62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涵道悬臂起重机,包括:车体、电涵道风扇、电动绞盘以及悬臂梁;其中,所述车体上设置立柱,所述悬臂梁呈悬臂式状态与所述立柱铰接连接,悬臂梁一端用于悬挂货物,另一端通过拉绳连接所述电动绞盘,所述电动绞盘固定安装于所述车体上,所述电涵道风扇安装于所述车体上远离悬臂梁用于悬挂货物的一端,电涵道风扇用于在起重时产生向下的推进力。本起重机具有结构简单、作业稳定和搬运精准的特点,能够满足民航仓储物流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涵道悬臂起重机
本技术主要涉及起重机相关
,具体是一种电涵道悬臂起重机。
技术介绍
现代民航仓储物流中,需要使用到运输工具进行货物的运输。传统方式中的运输工具一般包括运输车、起重机等,通过起重机吊起待装的货物至运输车,通过运输车进行运输。传统方式的运输工具笨重、难以满足精准化、灵活稳定的作业需求。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能够进行精准搬运的轻质小型起重机以为民航机场机械和民航物流机械提供一种应用方案和技术储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目前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结合现有技术,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一种电涵道悬臂起重机,其具有结构简单、作业稳定和搬运精准的特点,能够满足民航仓储物流的多样化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涵道悬臂起重机,包括:车体、电涵道风扇、电动绞盘以及悬臂梁;其中,所述车体上设置立柱,所述悬臂梁呈悬臂式状态与所述立柱铰接连接,悬臂梁一端用于悬挂货物,另一端通过拉绳连接所述电动绞盘,所述电动绞盘固定安装于所述车体上,所述电涵道风扇安装于所述车体上远离悬臂梁用于悬挂货物的一端,电涵道风扇用于在起重时产生向下的推进力。进一步,所述悬臂梁为平行四边形悬臂结构。进一步,所述电动绞盘为具有自锁功能的蜗轮蜗杆式电动绞盘,所述蜗轮蜗杆式电动绞盘设置在电涵道风扇以及立柱之间。进一步,所述的拉绳为凯夫拉线。进一步,所述悬臂梁上设有用于测量悬臂梁姿态的姿态传感器。进一步,所述的电涵道风扇为无刷电机涵道风扇。进一步,所述车体包括底盘以及设置于所述底盘下方的四个麦克纳姆轮,通过所述麦克纳姆轮能够实现所述车体的前后移动以及转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设计的起重机,能够实现货物的吊装以及运输,通过将航空动力技术与起重机进行结合,使电涵道风扇进行配重,通过电动绞盘配合悬臂梁进行货物的吊装,通过车体实现货物的运输,其整体结构设计简单紧凑,是一种具有作业稳定和能够实现精准搬运的轻质小型起重机,能够为民航机场机械和民航物流机械提供一种多样化的应用方案和技术储备,满足民航仓储物流的多样化需求。2、本技术的悬臂梁采用平行四边形结构,使用时稳定性强,通过姿态传感器进行悬臂梁姿态的检测以便使电涵道风扇提供合适的配重力度,其整体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且适用于大部分轻质货物的吊装和运输。3、本技术的电涵道风扇采用无刷电机涵道风扇,通过向空气借力,在不增加额外质量下减小倾覆力矩,相比螺旋桨等方式,涵道推力矢量能够更好保持,动力集中,能够提供可变的配重。4、本技术的车体通过麦克纳姆轮进行运输,控制简单,技术成熟,能够实现移动和转向的运输需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中总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涵道悬臂起重机总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电涵道悬臂起重机属于轻质小型起重机,该起重机融合了航空动力与起重机技术,是一种利用电涵道风扇进行配重以实现民航仓储物流多样化需求的新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起重机结构如下:包括车体、电涵道风扇3、电动绞盘4以及悬臂梁7;其中,所述车体上设置立柱6,所述悬臂梁7呈悬臂式状态与所述立柱6铰接连接,悬臂梁7一端用于悬挂货物9,另一端通过拉绳5连接所述电动绞盘4,所述电动绞盘4固定安装于所述车体上,所述电涵道风扇3安装于所述车体上远离悬臂梁7用于悬挂货物9的一端,电涵道风扇3用于在起重时产生向下的推进力。本技术的上述结构中,车体其具体的包括底盘1,底盘1使用有麦克纳姆轮2。麦克纳姆轮2由轮毂和围绕轮毂的辊子组成,麦克纳姆轮2辊子轴线和轮毂轴线夹角成45°。通过连接在每个麦克纳姆轮2内侧的直流有刷电机进行车体的前进、横移、自旋等移动。悬臂梁7如图所示,采用平行四边形悬臂式结构,保证货物在搬运过程中姿态稳定。立柱6底部固定在底盘1上,立柱上部与悬臂梁7构成铰接连接的结构,从而使悬臂梁7形成一个杠杆,悬臂梁7外端设置挂钩8用于吊起货物9。呈杠杆结构的悬臂梁7在电动绞盘4的拉绳5拉动下,能够进行摆动吊起货物9或放下货物9。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在立柱6与底盘1之间还设置有固定绳10,用于保持结构的稳定性。作为优选,固定绳10以及拉绳5均采用凯夫拉线。电动绞盘4采用具有自锁功能的蜗轮蜗杆式电动绞盘,其设置在电涵道风扇3以及立柱6之间,其能够提起要求重量的货物并锁定位置。电涵道风扇3作为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其位于车体的尾部。尾部的电涵道风扇3在起重时产生向下的推进力,起到防止车身倾覆的配重作用。具体的,在悬臂梁7上设有用于测量悬臂梁7姿态的姿态传感器11,姿态传感器用于采集悬臂梁7的状态,从而确定货物9的提升高度,随着货物9提升高度的改变,使电涵道风扇3的推进力智能改变,从而使起重机整体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保证货物起重及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起重机结构及原理,本技术提供有如下实施例。实施例:本实施例属于模型结构,主要用于说明本起重机的可行性实施。本实施例中,电涵道悬臂起重机车体超过80%部分由碳纤维材料构成,整车重量约2.7kg,最大移动速度为1.5m/s,能在行走中以0.8米的最大起重半径动态吊运超过自重的货物。底盘1采用固定悬挂和麦克纳姆轮2,能够保证起重机同时前进、横移、自旋等移动。起重悬臂梁7采用平行四边形的结构,保证货物在搬运过程中的姿态稳定。起升机构与底盘1之间通过拉紧的凯夫拉线保持结构稳定。车身尾部的电涵道风扇3在起重时产生向下的推进力,起到防止车身倾覆的配重作用。安装在悬臂梁7上的姿态传感器11型号为MPU6050,初始化I2C协议和MPU6050后,MPU6050读取悬臂的角度以及角加速度并输出信号,因为MPU6050获得的信号由于起重机本身振动产生误差,随后将输出信号通过卡尔曼滤波通过公式计算出最终角度与角加速度。在控制方面,通过电调驱动无刷电涵道,电涵道的转速由改变电涵道功率,即改变电压实现,通过力学分析与实际测试,计算出电涵道风速与悬臂位置的最佳关系式,将MPU6050读取的角度与叫加速的信息与风速结合,拟合出符合起重机实际要求的曲线及多项式。如此,即可根据重物重量以及悬臂梁7的姿态控制电涵道风扇的转速,使其提供适应的推力以进行平衡配重。该起重机利用电涵道风扇成功地向空气“借力”,将航空动力技术与起重机充分结合,在保证作业效果的同时省去配重,全动底盘提高了起重机的机动性能。大量碳纤维复合材料和凯夫拉稳定绳索的使用,在保证起重机结构强度的同时,大幅降低整车重量。实践证明,本技术的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涵道悬臂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电涵道风扇、电动绞盘以及悬臂梁;/n其中,所述车体上设置立柱,所述悬臂梁呈悬臂式状态与所述立柱铰接连接,悬臂梁一端用于悬挂货物,另一端通过拉绳连接所述电动绞盘,所述电动绞盘固定安装于所述车体上,所述电涵道风扇安装于所述车体上远离悬臂梁用于悬挂货物的一端,电涵道风扇用于在起重时产生向下的推进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涵道悬臂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电涵道风扇、电动绞盘以及悬臂梁;
其中,所述车体上设置立柱,所述悬臂梁呈悬臂式状态与所述立柱铰接连接,悬臂梁一端用于悬挂货物,另一端通过拉绳连接所述电动绞盘,所述电动绞盘固定安装于所述车体上,所述电涵道风扇安装于所述车体上远离悬臂梁用于悬挂货物的一端,电涵道风扇用于在起重时产生向下的推进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涵道悬臂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为平行四边形悬臂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涵道悬臂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绞盘为具有自锁功能的蜗轮蜗杆式电动绞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超李梦程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