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启动装置与联板压块一体化新型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46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启动装置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启动装置与联板压块一体化新型结构,包括压板和联板,压块内部开设第一安装孔,启动装置安插在第一安装孔中并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联板的一侧板面上间隔布置凸块,已经装有启动装置的压块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凸块上,本申请将启动装置安插在压块的第一安装孔中进行定位,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将启动装置和压块固定在一起,然后再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将压块和联板上的凸块固定在一起,凸块的外端面距离联板的板面一定高度,这样可以为启动装置的安装预留出空间,以避免联板的板面对启动装置的安装产生干涉。本申请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安装,使得启动装置的固定更为牢靠且方便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启动装置与联板压块一体化新型结构
本技术涉及启动装置固定
,尤其是一种启动装置与联板压块一体化新型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动车、摩托车等机动车领域,通常使用指纹锁或一键启动等启动装置来控制整车的启动或者关闭。现有技术中,启动装置的固定通常采用胶封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镶嵌固定,采用上述方式固定存在以下弊端,其中,采用胶封的方式固定时,机动车在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之后,胶的粘性会减弱,造成粘连失效,启动装置容易产生松动;当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镶嵌固定时,不容易拆卸,无法满足启动装置的拆卸、检修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启动装置与联板压块一体化新型结构,使得启动装置的固定更为牢靠且方便拆卸。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启动装置与联板压块一体化新型结构,包括压板和联板,压块内部开设第一安装孔,启动装置安插在第一安装孔中并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联板的一侧板面上间隔布置凸块,已经装有启动装置的压块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凸块上。优选的,所述启动装置通过若干第一螺钉固定在压块上,凸块的外端面上开设若干螺纹孔,压块上开设若干沉头孔,沉头孔和螺纹孔相对并通过第二螺钉实现压块和联板的连接。优选的,所述凸块为两个,两个凸块的外端面上分别开设半圆形的第一凹槽,压块的其中一侧面的两端分别向外凸出形成两个凸部,两个凸部的外端面上分别开设半圆形的第二凹槽,凸部的外端面和凸块的外端面贴靠,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形成供方向把穿过的圆管状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启动装置布置在两个凸部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压块的其中一侧面边缘向外悬伸挡板,挡板的悬伸方向朝向联板的板面,两个凸块布置在挡板的同一侧。更进一步的,所述联板的两端分别开设用来安装前叉的第二安装孔,联板的中部设置用来固定仪表的第一支架和用来固定前大灯罩的第二支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将启动装置安插在压块的第一安装孔中进行定位,启动装置本身带有安装用通孔,在通孔处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将启动装置和压块固定在一起,然后再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将压块和联板上的凸块固定在一起,凸块的外端面距离联板的板面一定高度,这样可以为启动装置的安装预留出空间,以避免联板的板面对启动装置的安装产生干涉。本申请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安装,使得启动装置的固定更为牢靠且方便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中压块的结构图。其中:10、压板;11、凸部;12、第二凹槽;13、挡板;14、第一安装孔;15、沉头孔;20、联板;21、第二安装孔;22、第一支架;23、第二支架;30、凸块;31、螺纹孔;32、第一凹槽;40、启动装置;41、通孔;50、第一螺钉;60、第二螺钉;70、圆管状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启动装置与联板压块一体化新型结构,包括压板10和联板20,压块10内部开设第一安装孔14,启动装置40安插在第一安装孔14中并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联板20的一侧板面上间隔布置凸块30,已经装有启动装置40的压块10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凸块30上。本申请将启动装置40安插在压块10的第一安装孔14中进行定位,启动装置40本身带有安装用通孔41,在通孔41处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将启动装置40和压块10固定在一起,然后再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将压块10和联板20上的凸块30固定在一起,凸块30的外端面距离联板20的板面一定高度,这样可以为启动装置40的安装预留出空间,以避免联板20的板面对启动装置40的安装产生干涉。本申请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安装,使得启动装置40的固定更为牢靠且方便拆卸。优选的,启动装置40通过若干第一螺钉50固定在压块10上,凸块30的外端面上开设若干螺纹孔31,压块10上开设若干沉头孔15,沉头孔15和螺纹孔31相对并通过第二螺钉60实现压块10和联板20的连接。启动装置40和压块10之间、压块10和联板20上的凸块30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的可拆卸方式进行固定,较为方便,且连接较为紧固。优选的,凸块30为两个,两个凸块30的外端面上分别开设半圆形的第一凹槽32,压块10的其中一侧面的两端分别向外凸出形成两个凸部11,两个凸部11的外端面上分别开设半圆形的第二凹槽12,凸部11的外端面和凸块30的外端面贴靠,第一凹槽32和第二凹槽12相对形成供方向把穿过的圆管状通道70。安装时,将车体的方向把安插到圆管状通道70中进行固定,使得安装较为紧凑,节省空间。进一步的,启动装置40布置在两个凸部11之间。进一步的,压块10的其中一侧面边缘向外悬伸挡板13,挡板13的悬伸方向朝向联板20的板面,两个凸块30布置在挡板13的同一侧。挡板13起到外饰面、美观的效果。更进一步的,联板20的两端分别开设用来安装前叉的第二安装孔21,联板20的中部设置用来固定仪表的第一支架22和用来固定前大灯罩的第二支架23。联板20将车体中的前叉、前大灯罩集中安装在一起,较为方便。本申请在安装时,先通过第一螺钉50将启动装置40固定在压块10上,再通过第二螺钉60将带有启动装置40的压块10安装在联板20上。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启动装置与联板压块一体化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块(10)和联板(20),压块(10)内部开设第一安装孔(14),启动装置(40)安插在第一安装孔(14)中并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联板(20)的一侧板面上间隔布置凸块(30),已经装有启动装置(40)的压块(10)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凸块(3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启动装置与联板压块一体化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块(10)和联板(20),压块(10)内部开设第一安装孔(14),启动装置(40)安插在第一安装孔(14)中并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联板(20)的一侧板面上间隔布置凸块(30),已经装有启动装置(40)的压块(10)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凸块(30)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装置与联板压块一体化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40)通过若干第一螺钉(50)固定在压块(10)上,凸块(30)的外端面上开设若干螺纹孔(31),压块(10)上开设若干沉头孔(15),沉头孔(15)和螺纹孔(31)相对并通过第二螺钉(60)实现压块(10)和联板(20)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启动装置与联板压块一体化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30)为两个,两个凸块(30)的外端面上分别开设半圆形的第一凹槽(32),压块(10)的其中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法超王君义马驰岳洪涛赵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