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味子酒中42种有效成分的UPC2-PDA-Q-Tof/MS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920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味子酒中42种有效成分的UPC2‑PDA‑Q‑Tof/MS检测方法,首先将五味子酒待测酒样经冷冻干燥成固体,以甲酸‑水‑甲醇混合溶液溶解后过0.22μm滤膜,经UPC2 BEH柱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同时采集UPC2‑PDA模式及MS模式数据,ESI正负离子模式分别下监测,将获得的待测样品谱图与标准谱图对比,保留时间相同的即为对应物质,通过MS模式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对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前处理简单,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回收率85%‑1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以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味子酒中42种有效成分的UPC2-PDA-Q-Tof/MS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味子酒中42种有效成分的UPC2-PDA-Q-Tof/MS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以白酒、果酒和米酒居多,但是这类酒一般度数偏高,过量饮用会对身体产生危害。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各种低度数的药酒应运而生,五味子酒就是其中之一。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植物分为五味子属(Schisandra)和南五味子属(Kadsura)两个属。五味子科植物在全世界约50种,主产于亚洲东南部和美国北部,我国两属均产,约29种,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药用植物类群之一。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而将近1/2是分布在四川和云南两个省。五味子科植物大部分种在我国均做药用,该科植物主要含木脂素、三萜和挥发油。然而,在目前五味子酒的制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工艺,有直接浸泡的,有煮酒的,有粉碎浸泡的,有高度、低度浸泡的的,有减压萃取的,还有加菌发酵的,但是各种提取方式对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差异很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味子酒中42种有效成分的UPC2-PDA-Q-Tof/MS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n首先将五味子酒待测酒样经冷冻干燥成固体,以甲酸-水-甲醇混合溶液溶解后过0.22μm滤膜,经UPC2 BEH柱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同时采集UPC2-PDA模式及MS模式数据,ESI正负离子模式分别下监测,将获得的待测样品谱图与标准谱图对比,保留时间相同的即为对应物质,通过MS模式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对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味子酒中42种有效成分的UPC2-PDA-Q-Tof/MS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将五味子酒待测酒样经冷冻干燥成固体,以甲酸-水-甲醇混合溶液溶解后过0.22μm滤膜,经UPC2BEH柱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同时采集UPC2-PDA模式及MS模式数据,ESI正负离子模式分别下监测,将获得的待测样品谱图与标准谱图对比,保留时间相同的即为对应物质,通过MS模式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对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
将五味子酒待测酒样冷冻干燥成固体,以甲酸-水-甲醇混合溶液溶解后过0.22μm滤膜;
步骤2:标准品的配制
分别配制1g/L的南五味子酸、棕榈酸、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戊、脱氧五味子素、当归酰基戈米辛H、五味子酯D、五味子酯C、南五味子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酚、五味子酯乙、白菖烯、橙花叔醇、五味子甲素、α-蒎烯、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酚B、戈米辛J、五味子酮、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甲、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月桂烯、萜品油烯、d-柠檬烯、γ-松油烯、水芹烯、β-蒎烯、莰烯、芳樟醇、6-甲基-5-庚烯-2-酮、脱落酸、正己醛、5-甲基呋喃醛、香草酸、原儿茶酸、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奎尼酸的标准溶液,溶剂为甲酸-水-甲醇溶液,将42种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标准溶液混合并逐级稀释,获得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品溶液;
步骤3:标准谱图与标准曲线的绘制
将步骤2配制的混合标准品溶液进行色谱洗脱分离,利用PDA和MS模式进行采集,获得42种五味子有效成分标准品的标准谱图,以每种有效成分的峰面积为纵坐标,该标准品的浓度为横坐标,获得相应的标准曲线以及线性回归方程;
步骤4:待测样品的检测
将经步骤1前处理后的待测酒样首先进行色谱洗脱分离,然后利用PDA和MS模式进行数据采集,将获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同李安军何宏魁刘国英曹润洁汤有宏丁峰王录沈小梅孟涛杜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