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合牵引球墨铸铁管承插式防滑脱安装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77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8
本申请涉及一种滑轮组合牵引球墨铸铁管承插式防滑脱安装施工方法,涉及管道安装方法的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挖设沟槽;S2:管道吊装入槽;S3:承接管道承口处理:S31:承接管道承口清理;S32:承接管道承口胶圈安装;S33:涂抹润滑油;S4:管道预安装:将待装管道的管口预放入承接管道承口处;S5:管道安装:管道安装过程采用滑轮组进行安装,滑轮组包括第一吊带、动滑轮、第二吊带、定滑轮、导向滑轮合牵引绳,第一吊带、动滑轮与待装管道连接,第二吊带、定滑轮与承接管道连接,牵引绳一端与定滑轮固接自由端绕过动滑轮和导向滑轮后向上设置;使用时,将牵引绳向上拉动。本申请具有可省力的对相邻两个管道进行承插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轮组合牵引球墨铸铁管承插式防滑脱安装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管道安装方法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滑轮组合牵引球墨铸铁管承插式防滑脱安装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的给水工程以及燃气输送工程中,需要进行管道铺设,以对水、燃气等进行输送,铺设管道时,通常采用T型球墨铸铁管进行铺设,T型球墨铸铁管采用滑入性柔性接口,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性好等特点。相关技术中,参照图1,T型球墨铸铁管(管道1)沿轴线方向的截面呈T型,管道1一端开设有承口11,管道1另一端为管口12;拼接时,将一个管道1的管口12插入另一管道1的承口11内,便可将相邻两个管道1拼接;连接T型球墨铸铁管通常采用“倒链法”进行安装,即在接口处安装钩头、钢绳、倒链(或电动葫芦)后,由人工牵引将管道1拉入承口11,从而对相邻两个管道1进行承插作业。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安装过程费力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省力的对相邻两个球墨铸铁管进行承插作业,本申请提供一种滑轮组合牵引球墨铸铁管承插式防滑脱安装施工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滑轮组合牵引球墨铸铁管承插式防滑脱安装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滑轮组合牵引球墨铸铁管承插式防滑脱安装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挖设沟槽;S2:管道吊装入槽;S3:承接管道承口处理,包括以下步骤:S31:承接管道承口清理;S32:承接管道承口胶圈安装;S33:涂抹润滑油;S4:管道预安装:将待装管道的管口预放入承接管道承口处;S5:管道安装:采用滑轮组将待装管道的管口插入承接管道承口内;滑轮组包括第一吊带、动滑轮、第二吊带、定滑轮、导向滑轮以及牵引绳,第一吊带与待装管道连接,动滑轮与第一吊带连接,第二吊带与承接管道连接,定滑轮和导向滑轮与第二吊带连接,所述动滑轮、定滑轮以及导向滑轮均设于管道的轴线正上方处,动滑轮和定滑轮平行于管道的轴线方向设置,导向滑轮设于定滑轮上方,牵引绳一端与定滑轮固接,牵引绳的自由端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导向滑轮后向上设置;使用时,将牵引绳向上拉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首先在需要铺设管道的位置挖设沟槽,将沟槽挖好之后,将承接管道和待装管道均用吊车吊装至沟槽内;将管道放置就位后,对承接管道的承口内壁进行清理,需要清理承接管道承口内壁的油污、飞刺、铸砂及凹凸不平的铸瘤,确保工作面修整光滑,不得有缺陷、裂纹;将承接管道承口清理完成后,将胶圈折弯成心形或花形后置于承接管道承口处就位,再用手将胶圈按压,直至胶圈与承接管道承口内壁接触,并确保各个部位不翘不扭,与承接管道承口内壁紧密贴合;胶圈就位后,在胶圈的内圈工作面涂抹润滑油,在待装管道的管口内壁涂抹润滑油,以便于后续将待装管道的管口插入承接管道的承口内;润滑油涂抹结束后,将待装管道的管口放置于承接管道的承口处进行对准,之后便可将待装管道插入承接管道内。插入承接管道时,向上拉动牵引绳的自由端,此处由于动滑轮与待装管道连接,因此在拉动牵引绳自由端的过程中,由于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了滑轮组,从而便可较为省力的拉动牵引绳,达到了省力的效果;另外,由于导向滑轮导向牵引绳向上,从而改变了对牵引绳的牵引方向,可便于作业人员自身对牵引绳施力或者借助吊车等对牵引绳进行施力。可选的,所述胶圈包括第一圈层、第二圈层以及多个加强块,所述第二圈层固接于所述第一圈层内圈,所述第一圈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圈层的硬度,所述加强块嵌设于所述第一圈层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胶圈后,第二圈层与待装管道的管口外壁接触,从而第二圈层被压缩,具有密封性能;第一圈层的硬度大于第二圈层的硬度,因此第一圈层结合加强块可起到固定作用,从而可将待装管道和承接管道连接的更加牢固,以防止管道滑脱。可选的,所述S5采用辅助装置进行安装,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连接座、转动轴、第一电机、转动环、多个楔形块以及多个顶升杆,所述连接座可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环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转动轴同轴,所述楔形块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楔形块上设有一楔面,所述楔面沿所述转动轴的转动方向朝向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顶升杆沿所述转动轴的径向与所述转动环滑动连接,所述顶升杆一端与所述楔面滑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转动环并延伸至所述转动环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滑轮组拉动待装管道时,首先将限位组件与待装管道远离承接管道的一端连接,连接时,将转动轴同轴置于待装管道的承口端,再由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时带动多个楔形块同步转动,此处由于转动环对顶升杆有导向作用,因此楔形块在转动的过程中楔面可推动顶升杆朝向远离转动轴的一侧运动,当每一顶升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与待装管道内壁接触时,第一电机停止转动,再将连接座与支撑架固定,最后再将支撑架与抵接固定,便可由多个顶升杆对待装管道起限位作用,可减少待装管道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可便于作业人员准确省力的将待装管道与承接管道插接。可选的,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辅助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底板、顶板以及多个弹性件,所述底板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顶板设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弹性件一端和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和所述顶板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限位组件时,可将连接座放置于顶板上,便可由顶板对连接座起到支撑作用,由于顶板与底板弹性连接,因此顶升杆运动的过程中顶板可对连接座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连接座又不会受到顶板的牵引,可便于驱动顶升杆与待装管道的内壁接触。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顶板的紧固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升杆与管道内壁接触后,用紧固件将顶板与支撑架固定,便可由支撑架和顶板对连接座起到支撑作用。可选的,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驱动缸以及压板,所述驱动缸和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杆和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设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座固定时,驱动缸驱动压板朝向顶板一侧运动,从而便可将连接座夹紧;通过设置压紧组件,可防止拉动待装管道的过程中限位组件发生偏移。可选的,所述连接座侧壁固定连接有球体,所述球体可放置于所述顶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连接座时,将球体压紧,通过设置球体可在管道的轴线与顶板、压板不平行时,依旧可通过压紧球体而将连接座压紧,其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多个导向杆,一个所述导向杆对应和一个所述顶升杆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设于所述顶升杆远离所述楔面的一端,所述导向杆沿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升杆运动时,当顶升杆滑动至导向杆与待装管道内壁接触时,顶升杆停止运动,此时导向杆可对待装管道起到导向作用,通过设置导向杆可增大与待装管道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可提高对待装管道的导向效果。可选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轮组合牵引球墨铸铁管承插式防滑脱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挖设沟槽;/nS2:管道(1)吊装入槽;/nS3:承接管道(13)承口(11)处理,包括以下步骤:/nS31:承接管道(13)承口(11)清理;/nS32:承接管道(13)承口(11)胶圈(2)安装;/nS33:涂抹润滑油;/nS4:管道(1)预安装:将待装管道(14)的管口(12)预放入承接管道(13)承口(11)处;/nS5:管道(1)安装:采用滑轮组(3)将待装管道(14)的管口(12)插入承接管道(13)承口(11)内;滑轮组(3)包括第一吊带(31)、动滑轮(32)、第二吊带(33)、定滑轮(34)、导向滑轮(35)以及牵引绳(36),第一吊带(31)与待装管道(14)连接,动滑轮(32)与第一吊带(31)连接,第二吊带(33)与承接管道(13)连接,定滑轮(34)和导向滑轮(35)与第二吊带(33)连接,所述动滑轮(32)、定滑轮(34)以及导向滑轮(35)均设于管道(1)的轴线正上方处,动滑轮(32)和定滑轮(34)平行于管道(1)的轴线方向设置,导向滑轮(35)设于定滑轮(34)上方,牵引绳(36)一端与定滑轮(34)固接,牵引绳(36)的自由端依次绕过动滑轮(32)和导向滑轮(35)后向上设置;使用时,将牵引绳(36)向上拉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轮组合牵引球墨铸铁管承插式防滑脱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挖设沟槽;
S2:管道(1)吊装入槽;
S3:承接管道(13)承口(11)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31:承接管道(13)承口(11)清理;
S32:承接管道(13)承口(11)胶圈(2)安装;
S33:涂抹润滑油;
S4:管道(1)预安装:将待装管道(14)的管口(12)预放入承接管道(13)承口(11)处;
S5:管道(1)安装:采用滑轮组(3)将待装管道(14)的管口(12)插入承接管道(13)承口(11)内;滑轮组(3)包括第一吊带(31)、动滑轮(32)、第二吊带(33)、定滑轮(34)、导向滑轮(35)以及牵引绳(36),第一吊带(31)与待装管道(14)连接,动滑轮(32)与第一吊带(31)连接,第二吊带(33)与承接管道(13)连接,定滑轮(34)和导向滑轮(35)与第二吊带(33)连接,所述动滑轮(32)、定滑轮(34)以及导向滑轮(35)均设于管道(1)的轴线正上方处,动滑轮(32)和定滑轮(34)平行于管道(1)的轴线方向设置,导向滑轮(35)设于定滑轮(34)上方,牵引绳(36)一端与定滑轮(34)固接,牵引绳(36)的自由端依次绕过动滑轮(32)和导向滑轮(35)后向上设置;使用时,将牵引绳(36)向上拉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轮组合牵引球墨铸铁管承插式防滑脱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2)包括第一圈层(21)、第二圈层(22)以及多个加强块(23),所述第二圈层(22)固接于所述第一圈层(21)内圈,所述第一圈层(21)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圈层(22)的硬度,所述加强块(23)嵌设于所述第一圈层(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轮组合牵引球墨铸铁管承插式防滑脱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采用辅助装置进行安装,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架(4)以及限位组件(7),所述限位组件(7)包括连接座(71)、转动轴(72)、第一电机(73)、转动环(74)、多个楔形块(75)以及多个顶升杆(76),所述连接座(71)可与所述支撑架(4)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轴(72)与所述连接座(7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3)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72)转动,所述转动环(74)与所述连接座(71)固定连接且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逸春唐金龙陈立
申请(专利权)人:鸿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