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及运用于该方法的顶管机
本申请涉及非开挖管道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及运用于该方法的顶管机。
技术介绍
目前,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常见有挤土开挖顶管和顶管机开挖顶管。顶管机开挖顶管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为减小顶管时的管子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会在管子和土体之间注入泥浆。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顶管机从始发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顶管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泥浆减小顶管机和管子侧壁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每次顶管结束顶进新的管子时均需要重新安装水管以及连接电线,以确保顶管机及其配套设施的使用。泥浆拌制通常在地面进行,拌制完成后再由压降泵泵送至顶管机位置,进行注浆。注浆顺序为:地面拌浆→启动压浆泵→总管阀门打开→管节阀门打开→送浆(顶进开始)→管节阀门关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吊装管子(4),令管子(4)与顶管机同轴;/n步骤二,顶推管子(4),顶管机同步掘进,掘进时顶管机内拌制泥浆并且向顶管机与土体之间注浆;/n步骤三,主顶油缸缩回,将被顶管机掘出的多余的渣土运出,吊装后续管子(4)开始顶进;/n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顶管机到达接收井(2)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吊装管子(4),令管子(4)与顶管机同轴;
步骤二,顶推管子(4),顶管机同步掘进,掘进时顶管机内拌制泥浆并且向顶管机与土体之间注浆;
步骤三,主顶油缸缩回,将被顶管机掘出的多余的渣土运出,吊装后续管子(4)开始顶进;
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顶管机到达接收井(2)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包括膨润土、水、纯碱、羧甲基纤维素以及原状细粒土,搅拌20min后进行注浆。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的用于上述顶管施工方法的顶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管子(4)上的机体(3),机体(3)上均开设有贯通至机体(3)外的注浆孔(14);所述机体(3)远离管子(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破碎土体形成渣土的搅土机构,机体(3)内设置有用于分离出原状细粒土的分离箱(10),机体(3)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土块运输至分离箱(10)内的运输机构,所述分离箱(10)靠近管子(4)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向渣土车下料的下料管(15);所述分离箱(10)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制备泥浆的搅拌箱(11),所述搅拌箱(11)连接有注浆管(42),所述注浆管(42)远离搅拌箱(11)的一端与注浆孔(14)连接,所述注浆管(42)上还设有提供动力的注浆泵(43),所述分离箱(10)与搅拌箱(11)之间设置有用于输送原状细粒土的输送管(3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10)靠近搅拌箱(11)的一侧还设置有竖向的分隔板(29),所述分隔板(29)将分离箱(10)的内部分隔成存储空间(30)和转换空间(31),所述分隔板(29)上沿分隔板(29)厚度方向还开设有若干贯通的筛孔(33);所述输送管(39)一端与转换空间(3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顶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运输管(16)、第二运输管(17)以及第三运输管(18),所述第一运输管(16)上同轴设置有第一绞龙(20),第一运输管(16)一端位于机体(3)远离管子(4)的一端,第一运输管(16)相对的另一端侧面与第二运输管(17)相连,第二运输管(17)倾斜设置,第二运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光,连珺,宋雪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地下管道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