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注浆减阻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66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距离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注浆减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挖顶进坑和接收坑,提供若干个第一顶管及若干个第二顶管,第一顶管具有注浆孔;将泥水平衡顶管机从顶进坑沿顶管施工位置向接收坑的方向顶进;在第一顶管的注浆孔位置处安装注浆管,将第一顶管从顶进坑顶进顶管施工位置,并在第一顶管进入地层预设位置时向注浆孔注入泥浆,以进行减阻;随着泥水平衡顶管机的掘进,将第二顶管从顶进坑顶进顶管施工位置,并使第二顶管与第一顶管拼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又可有效增长一次顶进顶管距离,并节省造价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距离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注浆减阻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长距离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注浆减阻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的一次可顶进长度较短。由于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的直径较小,当前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注浆减阻的实现,主要是在第一或第二节顶管设置注浆孔,或者在顶管机后设置含注浆孔的注浆尾套,其在顶进前安装好注浆管,随着顶管机的掘进注浆减阻,从而实现减少顶管侧壁摩阻力,增加可顶进长度,但其由于注浆孔可布置位置的单一,其注浆减阻的范围只在顶管机后有限空间,不能形成整个顶管系统的减阻,导致顶进的长度有限。而一旦进行长距离顶管施工就必须增加中继间,操作麻烦,且工程成本必然加大。,此种情况下,缺少一种可实现长距离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注浆减阻且经济节约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安全的长距离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注浆减阻施工方法,其既操作简单,又可有效增长一次顶进顶管距离,并节省造价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距离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注浆减阻施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距离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注浆减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开挖顶进坑和接收坑,在所述顶进坑与所述接收坑之间确定顶管施工位置,并提供若干个第一顶管及若干个第二顶管,所述第一顶管具有注浆孔;/n(2)将一牵引绳与泥水平衡顶管机连接,将所述泥水平衡顶管机从所述顶进坑沿所述顶管施工位置向所述接收坑的方向顶进;/n(3)在所述第一顶管的注浆孔位置处安装注浆管,将所述第一顶管从所述顶进坑顶进所述顶管施工位置,并在所述第一顶管进入地层预设位置时向所述注浆孔注入泥浆,以进行减阻;/n(4)随着所述泥水平衡顶管机的掘进,将所述第二顶管从所述顶进坑顶进所述顶管施工位置,并使所述第二顶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注浆减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开挖顶进坑和接收坑,在所述顶进坑与所述接收坑之间确定顶管施工位置,并提供若干个第一顶管及若干个第二顶管,所述第一顶管具有注浆孔;
(2)将一牵引绳与泥水平衡顶管机连接,将所述泥水平衡顶管机从所述顶进坑沿所述顶管施工位置向所述接收坑的方向顶进;
(3)在所述第一顶管的注浆孔位置处安装注浆管,将所述第一顶管从所述顶进坑顶进所述顶管施工位置,并在所述第一顶管进入地层预设位置时向所述注浆孔注入泥浆,以进行减阻;
(4)随着所述泥水平衡顶管机的掘进,将所述第二顶管从所述顶进坑顶进所述顶管施工位置,并使所述第二顶管与所述第一顶管拼接在一起;
(5)重复所述步骤(3)和所述步骤(4),直至所述泥水平衡顶管机掘进至所述接收坑,停止顶进,已顶进的所述第一顶管和所述第二顶管拼接形成一顶管通道,将所述牵引绳从所述泥水平衡顶管机上拆卸下来,拆除所述泥水平衡顶管机上的进泥管和出泥管,吊出所述泥水平衡顶管机的机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小口径泥水平衡顶管注浆减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6)在所述顶进坑的内壁上安装第一滑轮组件,在所述接收坑的内壁上安装第二滑轮组件,在所述顶进坑和所述接收坑之间的地面上安装两台卷扬机,将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经所述第一滑轮组件连接于其中一台卷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杰张益张彤炜田锦虎刘正刚韩笑许永峰杨秀坤周书东赵永涛谭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