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能材料密封轴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761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能材料密封轴套装置,设置密封轴套组件,所述密封轴套组件包括传动轴、轴套、密封轴承、分离结构,所述分离结构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内部,位于含能材料入料口一端,所述分离结构用于防止含能材料进入所述密封轴承。本方案中,可有效解决含能材料容腔密封困难、传动系统维护不便、生产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实现了含能材料与转动系统的分离,从本质上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相比于传统的密封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含能材料安全密封轴套装置不仅消除了生产的安全隐患,而且轴套密封装置维护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能材料密封轴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能材料生产传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能材料密封轴套装置。
技术介绍
密封轴套装置是一种设备的传动机构。传统设备上的传动机构主要采用轴承完成传动轴的旋转,利用O型密封圈的密封方式完成传动机构的密封,O型密封圈在长期生产中会逐渐磨损,导致密封失效,对于含能材料的混合、胶化、塑化等工艺生产时,未能及时更换O型密封圈可能导致含能材料进入转动机构,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对含能材料密封轴套结构作进一步探索和优化,以使得其在服务含能材料生产传动设备领域时具有更好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中,含能材料领域都存在密封寿命短、生产安全性无法保证、转动机构日常维护不便的问题,长期生产导致密封机构磨损,含能材料存在进入转动机构的安全隐患,一旦含能材料进入转动机构,日常维护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含能材料的发展进度。此外,由于含能材料的特殊性,传统设备上的传动机构寿命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并不适用含能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针对上述提到的对含能材料密封轴套结构作进一步探索和优化,以使得其在服务含能材料生产传动设备领域时具有更好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能材料密封轴套装置,解决了含能材料设备维护不便、生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了生产的本质安全性。本方案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含能材料密封轴套装置,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密封轴套组件,所述密封轴套组件包括:传动轴、轴套、密封轴承、分离结构;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轴套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基座的两壁,所述密封轴承设置在轴套内套设在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所述分离结构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内部,位于含能材料入料口一端,所述分离结构用于防止含能材料进入所述密封轴承。本方案中,将所述密封轴套组件设置有传动轴、轴套、密封轴承、分离结构,所述密封轴承用于对所述传动轴的两端进行密封,防止含能材料进入所述传动轴中,在含能材料进入的一端设置有分离结构,当含能材料进入到基座之中时通过所述分离结构将含能材料直接分离出密封轴套组件,防止含能材料穿过密封轴承进入传动轴的传动区引发安全事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将所述轴套内的部分依次划分密封区、过渡区、转动区,密封区设置唇形密封圈,过渡区设置卸料口和轴套防尘环,转动区设置密封轴承、轴承衬垫、转动轴。唇形密封圈被破坏后,含能材料进入轴套过渡区,大部分物料将由轴套卸料口落入废料收集盒,极少含能材料将由轴套过渡区的轴套防尘环将物料清扫至废料收集盒,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含能材料进入转动区,保证生产的安全性。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方案可有效解决含能材料容腔密封困难、传动系统维护不便、生产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实现了含能材料与转动系统的分离,从本质上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相比于传统的密封传动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含能材料安全密封轴套装置消除了生产的安全隐患、轴套密封装置维护便利。作为所述的一种含能材料密封轴套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作为密封轴套组件的具体方案,设置为:所述密封轴套组件还包括:轴承衬垫、轴套法兰盖,所述轴承衬垫设置在轴套内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轴承衬垫两个端面分别与设置在轴套内前后两端的密封轴承接触;轴套法兰盖设置在所述轴套上,其端面与设置在远离所述分离结构一侧的密封轴承的外圈接触,用于限制轴套内密封轴承的轴向串动;作为分离结构的具体方案,设置为,所述分离结构还包括:唇形密封圈、密封法兰盖、轴套防尘环、轴套卸料口,所述唇形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密封法兰盖设置在轴套上并与唇形密封圈的骨架接触,用于限制唇形密封圈的轴向位移;所述轴套防尘环设置在轴套内,用于防止含能材料进入密封轴承,所述轴套卸料口位于所述轴套防尘环与所述唇形密封圈之间;还包括废料收集结构,所述废料收集结构包括:废料收集盒、废料排泄口;所述废料收集盒设置在基座的内壁,位于所述轴套卸料口的下方,所述废料排泄口用于将废料收集盒中的含能材料排出基座。具体的,唇形密封圈能实现含能材料与传动系统的柔性密封,当唇形密封圈超过使用期限后,含能材料穿过唇形密封圈,会在轴套防尘环的作用下,将废料,也就是含能材料由轴套卸料口排入到设置在其下方的废料收集盒中,收集后的废料经过废料排泄口排出基座外,防止含能材料进入密封轴承引起安全事故。优选的,所述唇形密封圈与轴套为过盈配合;所述密封轴套组件有多组,每组有两个密封轴套组件,同组中的两个密封轴套组件在竖直方向上间隔排布,每组密封轴套组件在水平方向上间隔排布,同组的两个密封轴套组件可实现定比传动,不同组间的传动比可不同;所述轴套上设置密封沟槽,用于基座和密封轴套组件之间的密封;所述基座的顶部上还设置有防尘板。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采用过盈配合的安装方式,使唇形密封圈的维修更加便捷;将所述密封轴套组件分为多组,每组有不同的传动比,密封轴套组件的模块化可以实现多组定比传动;在所述基座与密封轴套组件之间加入密封沟槽,进一步保证了含能材料容腔与传动结构之间的密封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设置密封轴套组件,所述密封轴套组件包括传动轴、轴套、密封轴承、分离结构,所述分离结构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内部,位于含能材料入料口一端,所述分离结构用于防止含能材料进入所述密封轴承;可有效解决含能材料容腔密封困难、传动系统维护不便、生产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实现了含能材料与转动系统的分离,从本质上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相比于传统的密封传动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含能材料安全密封轴套装置消除了生产的安全隐患、轴套密封装置维护便利。2.所述唇形密封圈与轴套采用过盈配合的安装方式,使唇形密封圈维护便捷。3.基座上设置多组轴套组件,轴套组件的模块化可实现多组定比转动,轴套组件中的轴套上设置密封沟槽,实现基座和轴套组件的密封,从保证含能材料容腔与传动机构的密封性。4.将所述轴套内的部分依次划分密封区、过渡区、转动区,密封区设置唇形密封圈,过渡区设置卸料口和轴套防尘环,转动区设置密封轴承、轴承衬垫、转动轴。唇形密封圈被破坏后,含能材料进入轴套过渡区,大部分物料将由轴套卸料口落入废料收集盒,极少含能材料将由轴套过渡区的轴套防尘环将物料清扫至废料收集盒,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含能材料进入转动区,保证生产的安全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以下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含能材料密封轴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以下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含能材料密封轴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右侧剖视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防尘板,2、基座,3、轴套,4、唇形密封圈,5、转动轴,6、密封法兰盖,7、轴套卸料口,8、轴套防尘环,9、废料收集盒,10、轴承衬垫,11、密封轴承,12、轴套法兰,13、废料排泄口,01、密封区,02、过渡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能材料密封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设置在基座(2)上的密封轴套组件,所述密封轴套组件包括:传动轴(5)、轴套(3)、密封轴承(11)、分离结构;/n所述轴套(3)套设在所述传动轴(5)上,所述轴套(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基座(2)的两壁,所述密封轴承(11)设置在轴套(3)内套设在所述传动轴(5)的两端;/n所述分离结构安装在所述基座(2)的内部,位于含能材料入料的一端,所述分离结构用于防止含能材料进入所述密封轴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能材料密封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设置在基座(2)上的密封轴套组件,所述密封轴套组件包括:传动轴(5)、轴套(3)、密封轴承(11)、分离结构;
所述轴套(3)套设在所述传动轴(5)上,所述轴套(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基座(2)的两壁,所述密封轴承(11)设置在轴套(3)内套设在所述传动轴(5)的两端;
所述分离结构安装在所述基座(2)的内部,位于含能材料入料的一端,所述分离结构用于防止含能材料进入所述密封轴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能材料密封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轴套组件还包括:轴承衬垫(10)、轴套法兰盖(12),所述轴承衬垫(10)设置在轴套(3)内套设在所述传动轴(5)上,轴承衬垫(10)两个端面分别与设置在轴套(3)内前后两端的密封轴承(11)接触;
轴套法兰盖(12)设置在所述轴套(3)上,其端面与设置在远离所述分离结构一侧的密封轴承(11)的外圈接触,用于限制轴套(3)内密封轴承(11)的轴向串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能材料密封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结构还包括:唇形密封圈(4)、密封法兰盖(6)、轴套防尘环(8)、轴套卸料口(7),所述唇形密封圈(4)套设在所述转动轴(5)上,所述密封法兰盖(6)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强高丰史慧芳胥健李瑶瑶李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