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结构及车辆的后束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751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滑动轴承结构及车辆的后束控制装置,即使径向的偏载荷作用于滑动轴承结构,也能够抑制衬套的偏磨损。滑动轴承结构具备:圆筒状的衬套保持器,其固定在第二部件的轴部的外周面上;以及圆筒状的衬套,其被衬套保持器支承为能够沿周向移动并且能够以规定的行程沿轴线方向移动,衬套与第一部件的轴线方向孔的内周面滑动接触,衬套保持器包括在轴端部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保持器侧突起部,衬套包括在与保持器侧突起部对应的轴端上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衬套侧突起部,为了将衬套保持器与衬套之间的相对的轴线方向上的移位转换为衬套的旋转移位,衬套侧突起部和保持器侧突起部中的一个为非对称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动轴承结构及车辆的后束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动轴承结构及车辆的后束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汽车等车辆的后束控制装置,已知有如下装置:具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截面为圆形的轴线方向孔,所述第二部件包括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地容纳在所述轴线方向孔内的轴部,第一部件借助于橡胶衬套与车体的构成部件连结,第二部件借助于橡胶衬套与后轮连结(例如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后束控制装置中,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互的滑动部配置有金属制或塑料制的滑动衬套。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318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后束控制装置中,在基于后束控制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相对的轴线方向的移位时或悬挂冲程时,橡胶衬套扭转,其反作用力被输入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由于该作用,偏载荷作用于滑动衬套,滑动衬套局部地产生磨损即产生偏磨损。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基于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进给丝杠而在轴线方向上相对地移位的情况下,滑动衬套的偏磨损成为破坏进给丝杠的相对对准的原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轴承结构,其设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截面为圆形的轴线方向孔,所述第二部件包括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地容纳在所述轴线方向孔内的轴部,/n所述滑动轴承结构具备:/n圆筒形状的衬套保持器,其固定于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和所述轴线方向孔的内周面中的一方;以及/n圆筒形状的衬套,其被所述衬套保持器支承为能够在周向上移位并且能够以规定的行程在轴线方向上移位,所述衬套与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和所述轴线方向孔的内周面中的另一方滑动接触,/n所述衬套保持器包括在至少一个轴端部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保持器侧突起部,/n所述衬套包括在与所述保持器侧突起部对应的轴端部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6 JP 2019-1188501.一种滑动轴承结构,其设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截面为圆形的轴线方向孔,所述第二部件包括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地容纳在所述轴线方向孔内的轴部,
所述滑动轴承结构具备:
圆筒形状的衬套保持器,其固定于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和所述轴线方向孔的内周面中的一方;以及
圆筒形状的衬套,其被所述衬套保持器支承为能够在周向上移位并且能够以规定的行程在轴线方向上移位,所述衬套与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和所述轴线方向孔的内周面中的另一方滑动接触,
所述衬套保持器包括在至少一个轴端部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保持器侧突起部,
所述衬套包括在与所述保持器侧突起部对应的轴端部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衬套侧突起部,
所述衬套侧突起部和所述保持器侧突起部中的至少一方为非对称的形状,以将所述衬套保持器和所述衬套之间的相对的轴线方向上的移位转换为所述衬套的旋转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结构,其中,
所述衬套侧突起部和所述保持器侧突起部中的至少一方为直角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结构,其中,
所述衬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亮辅河内亮杠顺司佐藤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