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73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泵体结构包括:曲轴;低压缸和高压缸,曲轴穿设在低压缸和高压缸上,低压缸位于高压缸的靠近压缩机的电机的一侧;中间腔,中间腔位于高压缸靠近电机的一侧,以使由低压缸流出的冷媒经过中间腔后流入高压缸内;第一法兰和第一隔板,第一法兰和第一隔板用于围成中间腔的至少部分,第一法兰位于低压缸远离高压缸的一侧,且第一隔板位于第一法兰和低压缸之间;其中,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形成中间腔的第一凹腔部和与第一凹腔部相连通的第一开口部,第一开口部朝向第一法兰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泵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级压缩机的泵体结构中因曲轴跨距较大而使得曲轴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体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体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技术介绍
双级增焓变频压缩机由于其在低温工况仍能保持高效的特性,在空调、热泵热水器以及冷冻冷藏等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现有技术的低压缸单排气(即低压缸具有单个排气缓冲腔或中间腔)的泵体结构中,泵体结构的上法兰与壳体之间焊接连接,低温低压冷媒经过分液器进入低压缸进行一级压缩,完成一级压缩后的一级排气进入由下法兰与法兰盖板构成的中间腔,与系统补气混合得到中压冷媒,再由高压缸吸入,完成二级压缩。在现有技术的低压缸双排气(即低压缸具有两个排气缓冲腔/中间腔)的泵体结构中,泵体结构的第一法兰与壳体之间焊接连接,低压缸完成一级压缩后会向中间腔排气,中间腔由位于气缸上、下两侧的两部分组成。现有技术中的双级增焓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可概括为:高压级气缸吸入中压冷媒完成二级压缩后,得到的高压冷媒通过第一法兰上的排气口进入壳体内,高压级排气与壳体连通,壳体为高背压;高压缸位于低压缸靠近电机的一侧,增焓部件与泵体结构的中间腔连通。通常来说,双级增焓压缩机中低压缸的质量大于高压缸的质量,隔板密封距离会减小;为了达到较高的能效,中间腔的容积会尽量做大,对应的需要较大尺寸的镂空式法兰或隔板,这会导致焊点下方重量较大,模态共振频率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有人提出了一种将双级增焓压缩机中的低压缸设置在高压缸靠近电机的一侧的方案:位于压缩机上方的低压缸压缩排出的中压冷媒通过第一腔体部和第二腔体部进入位于压缩机下方的高压缸中,并由高压缸压缩后经流通通道排出至壳体内。然而,在上述方案中,上隔板的增加会导致曲轴跨距的增加,使曲轴更容易变形,从而降低曲轴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级压缩机的泵体结构中因曲轴跨距较大而使得曲轴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泵体结构,包括:曲轴;低压缸和高压缸,曲轴穿设在低压缸和高压缸上,低压缸位于高压缸的靠近压缩机的电机的一侧;中间腔,中间腔位于高压缸靠近电机的一侧,以使由低压缸流出的冷媒经过中间腔后流入高压缸内;第一法兰和第一隔板,第一法兰和第一隔板用于围成中间腔的至少部分,第一法兰位于低压缸远离高压缸的一侧,且第一隔板位于第一法兰和低压缸之间;其中,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形成中间腔的第一凹腔部和与第一凹腔部相连通的第一开口部,第一开口部朝向第一法兰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法兰沿曲轴的轴线方向的高度为h1,第一隔板沿曲轴的轴线方向的高度为h2,其中,0.5≤h2/h1≤1。进一步地,第一法兰上设置有用于供曲轴穿过的第一穿设孔,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用于供曲轴穿过的第二穿设孔,第一凹腔部环绕第二穿设孔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法兰具有第一柱状体和与第一柱状体连接的盖板部,盖板部盖设在第一开口部,第一柱状体上设置有用于供曲轴穿过的第一穿设孔。进一步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二柱状体,第二柱状体上设置有用于供曲轴穿过的第二穿设孔;第一凹腔部环绕第二柱状体设置。进一步地,第二柱状体的外表面为圆柱面,第一凹腔部包括朝向远离第二柱状体的方向凹陷的多个凹陷部,多个凹陷部沿第一隔板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用于连通低压缸的腔体和第一凹腔部,第一连通孔处设置有排气阀座,用于安装排气阀,以通过排气阀将低压缸的腔体内的冷媒排出至中间腔内。进一步地,中间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部和第二腔体部,第一腔体部由第一法兰和第一隔板围成,第二腔体部位于低压缸和高压缸之间;或者中间腔设置在低压缸靠近电机的一侧,中间腔由第一法兰和第一隔板围成。进一步地,中间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部和第二腔体部,第一腔体部由第一法兰和第一隔板围成,压缩机包括:第二隔板,第二隔板设置在低压缸和高压缸之间,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凹腔部和与第二凹腔部连通的第二开口部;第三隔板,第三隔板设置在低压缸和高压缸之间,第三隔板位于第二隔板远离低压缸的一侧,第三隔板与第二开口部相对设置,以使第二凹腔部的内壁与第三隔板之间围成第二腔体部;其中,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二凹腔部和低压缸的腔体的第二连通孔,第三隔板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二开口部和高压缸的腔体的第三连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泵体结构,泵体结构为上述的泵体结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泵体结构适用于双级增焓压缩机,在本专利技术的泵体结构中,高压缸位于压缩机的电机的下方,低压缸位于高压缸和电机之间,中间腔的至少部分位于低压缸的上方,中间腔由第一法兰和第一隔板组成,第一隔板为镂空式结构,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凹腔部,以用于形成中间腔的至少部分。这样,泵体结构的曲轴跨距会减小,曲轴会更不易变形,第一法兰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也会降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级压缩机的泵体结构中因曲轴跨距较大而使得曲轴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体结构的第一个实施例在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泵体结构的第一个实施例在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泵体结构的爆炸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体结构的第二个实施例在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泵体结构的爆炸图;图6示出了图1至图5所示的泵体结构中的第一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1至图5所示的泵体结构中的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第一隔板的剖视图;图9示出了图7和图8中的第一法兰和第一隔板在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9所示的第一法兰和第一隔板在组合后的剖视图;以及图1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的能效比与曲轴的承载能力随第一隔板和第一法兰沿曲轴轴向方向的长度的比值h1/h2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曲轴;2、低压缸;201、第一滚子;3、高压缸;301、第二滚子;4、中间腔;401、第一腔体部;402、第二腔体部;5、第一法兰;500、第一柱状体;501、第一穿设孔;6、第一隔板;600、第二柱状体;601、第一凹腔部;6010、凹陷部;602、第一连通孔;603、第二穿设孔;7、第二隔板;701、第二凹腔部;702、第二连通孔;8、第三隔板;801、第三连通孔;9、第二法兰;901、第四连通孔;10、消音器;1001、消音腔;11、排气流通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结构,包括:曲轴1;低压缸2和高压缸3,曲轴1穿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曲轴(1);/n低压缸(2)和高压缸(3),所述曲轴(1)穿设在所述低压缸(2)和所述高压缸(3)上,所述低压缸(2)位于所述高压缸(3)的靠近压缩机的电机的一侧;/n中间腔(4),所述中间腔(4)位于所述高压缸(3)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以使由所述低压缸(2)流出的冷媒经过所述中间腔(4)后流入所述高压缸(3)内;/n第一法兰(5)和第一隔板(6),所述第一法兰(5)和所述第一隔板(6)用于围成所述中间腔(4)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法兰(5)位于低压缸(2)远离所述高压缸(3)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隔板(6)位于所述第一法兰(5)和所述低压缸(2)之间;/n其中,所述第一隔板(6)上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中间腔(4)的第一凹腔部(601)和与所述第一凹腔部(601)相连通的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朝向所述第一法兰(5)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曲轴(1);
低压缸(2)和高压缸(3),所述曲轴(1)穿设在所述低压缸(2)和所述高压缸(3)上,所述低压缸(2)位于所述高压缸(3)的靠近压缩机的电机的一侧;
中间腔(4),所述中间腔(4)位于所述高压缸(3)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以使由所述低压缸(2)流出的冷媒经过所述中间腔(4)后流入所述高压缸(3)内;
第一法兰(5)和第一隔板(6),所述第一法兰(5)和所述第一隔板(6)用于围成所述中间腔(4)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法兰(5)位于低压缸(2)远离所述高压缸(3)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隔板(6)位于所述第一法兰(5)和所述低压缸(2)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隔板(6)上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中间腔(4)的第一凹腔部(601)和与所述第一凹腔部(601)相连通的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朝向所述第一法兰(5)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5)沿所述曲轴(1)的轴线方向的高度为h1,所述第一隔板(6)沿所述曲轴(1)的轴线方向的高度为h2,其中,0.5≤h2/h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5)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曲轴(1)穿过的第一穿设孔(501),所述第一隔板(6)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曲轴(1)穿过的第二穿设孔(603),所述第一凹腔部(601)环绕所述第二穿设孔(603)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5)具有第一柱状体(500)和与所述第一柱状体(500)连接的盖板部,所述盖板部盖设在所述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柱状体(500)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曲轴(1)穿过的第一穿设孔(5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6)上设置有第二柱状体(600),所述第二柱状体(600)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曲轴(1)穿过的第二穿设孔(603);所述第一凹腔部(601)环绕所述第二柱状体(600)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状体(600)的外表面为圆柱面,所述第一凹腔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文胡艳军阙沛祯董辉向柳黄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