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压缩机壳体的连接结构及电动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908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压缩机壳体的连接结构及电动压缩机。一种电动压缩机壳体的连接结构,应用于电动压缩机上,电动压缩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壳体、中间体和后盖,中间体与电机壳体和后盖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中间体抵接,另一端与电机壳体或后盖抵接,且第一连接件的材质为导电材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压缩机壳体的连接结构使电机壳体和后盖与中间体之间通过具有导电性能的第一连接件抵接,将电动压缩机处于悬空状态的中间体与相邻的电机壳体和后盖之间的电阻值控制在10毫欧以下,满足了电动压缩机等电位的要求,降低了电动压缩机触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压缩机壳体的连接结构及电动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压缩机壳体的连接结构及电动压缩机。
技术介绍
电动压缩机总成包括压缩机机械部分和驱动控制器部分,压缩机机械部分是涡旋式压缩机,而驱动控制器是与车辆主电源连接,控制直流电源与电动压缩机之间能量传输与转换的装置。通常所使用的车用电动压缩机的外壳由多个壳体组成。为防止电动压缩机泄漏,多个壳体之间均采用密封垫进行密封,而壳体之间采用螺钉进行连接。为了防止触电,电动压缩机的各壳体之间要求等电位,等电位即等电势。在一个带电线路中如果选定两个测试点,测得它们之间没有电压即没有电势差,则认定这两个测试点是等电势的,它们之间也是没有阻值的。根据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电动压缩机壳体之间电阻值要求小于10毫欧,此状态下的电动压缩机壳体之间可以说是符合等电位要求的,使电动压缩机触电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满足车辆安全要求。尽管电动压缩机壳体之间通过螺钉的连接起到了导通的作用,使得壳体之间的电阻较低,减少了电势差。但实际上,采用的长贯穿螺钉将多个壳体连接时,处于中间部位的壳体处于悬空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压缩机壳体的连接结构,应用于电动压缩机上,所述电动压缩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壳体(1)、中间体(5)和后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5)与所述电机壳体(1)和所述后盖(6)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与所述中间体(5)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壳体(1)或所述后盖(6)抵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材质为导电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压缩机壳体的连接结构,应用于电动压缩机上,所述电动压缩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壳体(1)、中间体(5)和后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5)与所述电机壳体(1)和所述后盖(6)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与所述中间体(5)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壳体(1)或所述后盖(6)抵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材质为导电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壳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5)与所述电机壳体(1)和所述后盖(6)之间均设有密封件(3),所述电机壳体(1)和所述后盖(6)与相对应的所述密封件(3)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置于所述电机壳体(1)或所述后盖(6)的连接孔内,另一端穿设所述密封件(3)的连接孔与所述中间体(5)的表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壳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端面为平面,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另一端设有圆锥角(21),所述圆锥角(21)与所述中间体(5)的表面抵接,且使所述中间体(5)的表面产生压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壳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两端均设有圆锥角(21),其中一个所述圆锥角(21)与所述电机壳体(1)或所述后盖(6)抵接,另一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灵顾文徐强沈佳欢陈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