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603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包括铜盐、柠檬酸、氯化钾、结合力促进剂、柔韧剂、光亮剂和pH稳定剂。所述结合力促进剂由酪蛋白酸钠和羟乙基纤维素按质量比8‑12:2‑4组成。所述柔韧剂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制成:聚丙烯酸钠2‑3份,海藻酸钠1‑3份,聚氧化乙烯5‑7份,聚丙烯酰胺10‑15份,聚维酮K90 3‑5份,甘油0.2‑0.6份,水72‑80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电镀后的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优异,且所得镀层的韧性佳,满足太阳能电池对镀层的高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表面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储量的有限性和它们的污染性,各国专家更看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人们重新把人类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太阳能上,它是迄今为止人类认识的最洁净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涉及未来发展最有保障的可开发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人类对常规能源的依赖最终将向太阳能为主体的太阳能转移。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相对于其它能源而言,减少了很多造成能量流失的中间环节,所以对于整个地球能源系统而言,它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太阳能利用方法,其利用率最高。同时,太阳能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为零排放,对环境无污染,是现代低碳社会最具代表性的能源。目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电极以银为主,如果可以使用电导率与银相当,但价格低廉的铜代替银作为太阳能电池电极的主要传导层,将大幅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丝网印刷由于其设备简单、工艺成熟,成为目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主流的电极制备技术。然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包括铜盐、柠檬酸、氯化钾、结合力促进剂、柔韧剂、光亮剂和pH稳定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包括铜盐、柠檬酸、氯化钾、结合力促进剂、柔韧剂、光亮剂和pH稳定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的含量为15~20g/L,所述柠檬酸的含量为72~80g/L,所述氯化钾的含量为24~28g/L,所述结合力促进剂的含量为4~8g/L,所述柔韧剂的含量为1~3g/L,所述光亮剂的含量为2~5g/L,所述pH稳定剂的含量为10~13g/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的含量为16g/L,所述柠檬酸的含量为75g/L,所述氯化钾的含量为26g/L,所述结合力促进剂的含量为7g/L,所述柔韧剂的含量为2g/L,所述光亮剂的含量为3g/L,所述pH稳定剂的含量为11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为氯化铜、硫酸铜或柠檬酸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力促进剂由酪蛋白酸钠和羟乙基纤维素按质量比8-12:2-4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无氰镀铜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力促进剂由酪蛋白酸钠和羟乙基纤维素按质量比10:3组成。


7.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斌詹益腾邓正平陈维速谢飞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