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电镀球体添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50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电镀球体添加装置,包括存料箱、出料箱和把手;存料箱的顶面为镂空顶面,镂空顶面设置有进料口;出料箱与存料箱前后连通,出料箱的前部设置有方形出料面,方形出料面上设置有椭圆形出料口,出料箱设置有倾斜底面,倾斜底面朝椭圆形出料口的方向向上倾斜;把手包括前把手和后把手,前把手设置有第一抓握部,前把手设置在镂空顶面的前端,且第一抓握部的两端分别与存料箱的左右两侧相对;后把手设置有第二抓握部,后把手设置在镂空顶面的尾端,且第二抓握部的两端分别与存料箱的前后两侧相对。该手持式电镀铜球添加装置操作便利,能够避免铜球掉缸,更好地控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电镀球体添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镀
,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电镀球体添加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路板行业的电镀铜锡线,一般铜球的补加方式手动补加方式或者自动补加方式。对于自动补加方式,若按照一条电镀拉设置12个铜缸,每个铜缸设4条铜球阳极挂篮,则完全自动补加方式需要增加十多万甚至几十万成本,这令很多电路板经营者望而却步,行业实用率非常低。因此,更多的企业会选择手动补加铜球的方式,即手动直接搬运铜球上线补加。现有漏斗形的手持式添加装置,使用这种添加装置容易导致铜球添加过多,当钛篮袋装满铜球后,操作者无法及时卡住铜球,导致铜球容易掉到缸内。另外,也有并列式定位添加方法,这种方法操作者移动不方便,且铜球添加满后底部无法及时卡住,铜球会继续流出产生掉缸风险,目前行业也几乎很少使用。也就是说,现有的手动补加铜球的方式普遍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添加装置设置不合理,铜球太重,操作者补加时操作不便;二是补加铜球时,铜球容易发生掉缸现象,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电镀球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电镀球体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料箱、出料箱和把手;所述存料箱的顶面为镂空顶面,所述镂空顶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出料箱与所述存料箱前后连通,所述出料箱的前部设置有方形出料面,所述方形出料面上设置有椭圆形出料口,所述出料箱设置有倾斜底面,所述倾斜底面朝所述椭圆形出料口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把手包括前把手和后把手,所述前把手设置有第一抓握部,所述前把手设置在所述镂空顶面的前端,且所述第一抓握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存料箱的左右两侧相对;所述后把手设置有第二抓握部,所述后把手设置在所述镂空顶面的尾端,且所述第二抓握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存料箱的前后两侧相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电镀球体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料箱、出料箱和把手;所述存料箱的顶面为镂空顶面,所述镂空顶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出料箱与所述存料箱前后连通,所述出料箱的前部设置有方形出料面,所述方形出料面上设置有椭圆形出料口,所述出料箱设置有倾斜底面,所述倾斜底面朝所述椭圆形出料口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把手包括前把手和后把手,所述前把手设置有第一抓握部,所述前把手设置在所述镂空顶面的前端,且所述第一抓握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存料箱的左右两侧相对;所述后把手设置有第二抓握部,所述后把手设置在所述镂空顶面的尾端,且所述第二抓握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存料箱的前后两侧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镀球体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箱包括第一钢条骨架,以及包设在所述第一钢条骨架外的第一铁皮封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电镀球体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箱为长方体存料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镀球体添加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鲜盛鸣曾演军刘亮军郑国全陈衍科刘芷余田东肖可人陈忠刘秀芳曾建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