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舱狭小空间设备布置与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设备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舱狭小空间设备布置与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商用船舶为了航运的经济性,在相同载重吨的船舶设计上,尽量压缩机舱空间,从而做大货舱空间,而机舱的泵和油水分离器布置在两层机舱平台的中间小平台,此处小平台高度有限,无法直接将设备吊装定位,存在一定的安装难度,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狭小空间的设备布置与安装方法,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有效利用机舱层高的同时,减少设备占用的有效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面积利用率高、便于操作的设备布置与安装方法。该方法具有有效面积利用率高、操作便捷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机舱狭小空间设备装运系统,包括设置在两层机舱平台中间的小平台、临时平台、转动机构、自制小车、导轨、升降机构和定位框,所述临时平台与小平台铰接,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临时平台的底部,所述自制小车设置在临时平台上,所述自制小车的底部设有若干车轮,所述自制小车的顶部还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舱狭小空间设备装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两层机舱平台中间的小平台(1)、临时平台(2)、转动机构、自制小车(3)、导轨(4)、升降机构和定位框(5),所述临时平台(2)与小平台(1)铰接,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临时平台(2)的底部,所述自制小车(3)设置在临时平台(2)上,所述自制小车(3)的底部设有若干车轮,所述自制小车(3)的顶部还设有拉手,所述定位框(5)固定在小平台(1)的上方,所述导轨(4)横向设置在自制小车(3)与定位框(5)之间,所述小平台(1)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导轨(4)设置在第一开口的上方,所述导轨(4)与第一开口相匹配,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舱狭小空间设备装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两层机舱平台中间的小平台(1)、临时平台(2)、转动机构、自制小车(3)、导轨(4)、升降机构和定位框(5),所述临时平台(2)与小平台(1)铰接,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临时平台(2)的底部,所述自制小车(3)设置在临时平台(2)上,所述自制小车(3)的底部设有若干车轮,所述自制小车(3)的顶部还设有拉手,所述定位框(5)固定在小平台(1)的上方,所述导轨(4)横向设置在自制小车(3)与定位框(5)之间,所述小平台(1)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导轨(4)设置在第一开口的上方,所述导轨(4)与第一开口相匹配,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开口内,所述升降机构与导轨(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舱狭小空间设备布置与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的两侧还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设有若干滚珠(6),所述条形槽的竖向截面为弧形,所述条形槽的弧形截面的弧度大于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舱狭小空间设备装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气泵(7)、第一气缸(8)、第一活塞杆(9)和滑块(10),所述第一气泵(7)设置在临时平台(2)内,所述第一气缸(8)与临时平台(2)铰接,所述第一气泵(7)与第一气缸(8)连通,所述第一活塞杆(9)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气缸(8)内,所述第一活塞杆(9)的另一端与滑块(10)铰接,所述小平台(1)的靠近临时平台(2)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块(10)设置在第一滑槽内,所述滑块(10)与第一滑槽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舱狭小空间设备装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气泵(11)和若干升降部件,所述第二气泵(11)设置在第三开口内,所述升降部件均匀分布在第二气泵(11)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舱狭小空间设备装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包括第二气缸(12)和第二活塞杆(13),所述第二气缸(12)设置在第三开口内,所述第二气缸(12)与第二气泵(11)连通,所述第二活塞杆(13)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活塞杆(13)的底端设置在第二气缸(12)内,所述第二活塞杆(13)的顶端与导轨(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舱狭小空间设备装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14)、转动轴(15)、螺杆(16)、螺母(17)、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鞠银平,方鹏,徐梁,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