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电动车辆、驱动控制方法和驱动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装置、电动车辆、驱动控制方法和驱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车辆上配置有与前轮传动组件连接的前驱动电机和与后轮传动组件连接的后驱动电机。相关技术中,在车辆的需求扭矩较小时,通过所述前驱动电机和所述后驱动电机中的任意一个对车辆进行驱动,但是另一驱动电机始终与车轮传动组件接耦,从而对车轮的滚动产生拖滞,使电动车辆的阻力较大,增加了电动车辆的能耗。例如:单独通过后驱动电机对后轮进行驱动的过程中,前驱动电机始终与前轮传动组件接耦,从而阻碍前轮的滚动,对车辆的行驶造成阻力。由此可知,相关技术中的电动车辆存在由于前驱动电机对前轮产生拖滞而导致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装置、电动车辆、驱动控制方法和驱动控制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动车辆存在的能耗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应用于电动车辆,所述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装置,应用于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n动力电池;/n与所述动力电池电连接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扭矩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电动车辆的第一车轮传动连接;/n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动车辆的第二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扭矩输出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装置,应用于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动力电池;
与所述动力电池电连接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扭矩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电动车辆的第一车轮传动连接;
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动车辆的第二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扭矩输出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为启发一体式电机;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发动机;
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以在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第二电机发电的过程中,向所述动力电池和所述第一电机中的至少一项提供电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离合器的第二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
6.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车轮与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车轮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
7.一种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动车辆的需求扭矩和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SOC;
根据所述需求扭矩和所述SOC,控制第一离合器分离第二电机和所述电动车辆的第二车轮,或者,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车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需求扭矩和所述SOC,控制第一离合器分离第二电机和所述电动车辆的第二车轮,或者,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车轮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SOC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量,或者,所述需求扭矩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扭矩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离合器分离第二电机和所述电动车辆的第二车轮;
在所述SOC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且所述需求扭矩大于所述预设扭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车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SOC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或者,所述需求扭矩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扭矩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离合器分离第二电机和所述电动车辆的第二车轮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SOC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量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且所述需求扭矩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扭矩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离合器分离第二电机和所述电动车辆的第二车轮,并控制第二离合器连接第二电机和发动机,以使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第二电机发电;
在所述SOC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分离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车轮,并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发动机,以使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第二电机发电;
在所述SOC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且所述需求扭矩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扭矩的情况下,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辉,孙绍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