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动力系、变速器以及包括动力系和/或变速器的车辆和设备
本公开涉及动力系、动力系中使用的变速器,以及包括动力系和/或变速器的车辆。
技术介绍
诸如汽车、货车或卡车之类的车辆通常由发动机驱动。电动车辆使用电机来代替内燃机或者除了内燃机之外还使用电机来驱动车辆。电机通常可以用作电动机和发电机。电动车辆可以提供优于传统车辆、即仅采用内燃机的车辆的优点,例如关于废气的排放和驱动机构的多功能性。电机通常包括机器轴,该机器轴包括在转子中。转子被电气地驱动以相对于该电机的定子旋转,以向该机器轴提供特定的扭矩和/或角速度。变速器可用于接合电机轴并将该电机轴的扭矩和/或角速度传递到输出轴,该输出轴例如包括或接合车轮轴承轴,该车轮轴承轴连接到车辆的一个或多个车轮。该电机和变速器可以是集成的动力系的部件,例如电机块,以便于在车辆中安装。术语“动力系”通常可以指产生输送以推进车辆的动力的成组的部件(电机、变速器、驱动轴、差速器)。为了增加驱动控制,可以期望为车辆的不同车轮提供单独的电机。单独的电机通常配备有相应的变速器。使用多个电机和变速器的 ...
【技术保护点】
1.动力系(K),用于驱动车辆(C),所述动力系(K)包括/n-第一动力系模块(Y),所述第一动力系模块包括/no第一旋转机器(M),所述第一旋转机器包括第一机器轴(S1),所述第一机器轴布置成由所述第一旋转机器(M)旋转地驱动,用于围绕第一旋转轴线(A3)对所述机器轴(S1)提供扭矩;/no·第一变速器(T),所述第一变速器包括第一扭矩传递元件(G1、G2、G3、G4),所述第一扭矩传递元件布置成将所述第一机器轴(S1)的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S2),其中,所述第一输出轴(S2)的输出方向与第二输出轴(S2’)的输出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扭矩传递元件(G1、G2、G3、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08 BE BE2016/54281.动力系(K),用于驱动车辆(C),所述动力系(K)包括
-第一动力系模块(Y),所述第一动力系模块包括
o第一旋转机器(M),所述第一旋转机器包括第一机器轴(S1),所述第一机器轴布置成由所述第一旋转机器(M)旋转地驱动,用于围绕第一旋转轴线(A3)对所述机器轴(S1)提供扭矩;
o·第一变速器(T),所述第一变速器包括第一扭矩传递元件(G1、G2、G3、G4),所述第一扭矩传递元件布置成将所述第一机器轴(S1)的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S2),其中,所述第一输出轴(S2)的输出方向与第二输出轴(S2’)的输出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扭矩传递元件(G1、G2、G3、G4)容纳在第一变速器外壳(Z)中;
-第二动力系模块(Y’),所述第二动力系模块包括
o·第二旋转机器(M’),所述第二旋转机器包括第二机器轴(S1’),所述第二机器轴布置成由所述第二旋转机器(M’)旋转地驱动,以用于围绕第二旋转轴线(A3’)对所述机器轴(S1’)提供扭矩;
o·第二变速器(T’),所述第二变速器包括第二扭矩传递元件(G1’、G2’、G3’、G4’),所述第二扭矩传递元件布置成将所述第二机器轴(S1’)的扭矩传递到所述第二输出轴(S2’),其中,所述第一输出轴(S2)的输出方向与所述第二输出轴(S2’)的输出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二扭矩传递元件(G1’、G2’、G3’、G4’)容纳在第二变速器外壳(Z’)中;
·其中,所述第一动力系统模块(Y)和第二动力系统模块(Y’)的各自的所述第一输出轴(S2)和所述第二输出轴(S2’)布置在第一输出轴线(A2)和第二输出轴线(A2’)上,以引导所述第一输出轴(S2)和所述第二输出轴(S2’)朝向车轮轴线(A1、A1’)用以驱动所述车辆(C)的一对相对的车轮(W1b、Wrb;Wlf、Wrf);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机器(M)布置在所述第二旋转机器(M’)的前面;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线(A3)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A3’)彼此平行并且相对于彼此偏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K),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械(M)沿所述旋转轴线(A3)方向的轴向位置与所述第二旋转机器(M’)的轴向位置至少部分地重叠,用以减小沿所述旋转轴线(A3、A3’)方向测量的所述动力系的总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系(K),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线(A2)和所述第二输出轴线(A2’)彼此重合,使得所述第一输出轴(S2)和所述第二输出轴(S2’)彼此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K),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线(A2)和所述第二输出轴线(A2’)彼此平行并且相对于彼此偏置,使得所述第一输出轴(S2)和所述第二输出轴(S2’)相对于彼此偏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K),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S2)和所述第二输出轴(S2’)包括用于朝向所述车轮轴线(A1、A1’)的方向的等速接头,以允许悬架移动和车辆转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K),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器(T)和所述第二变速器(T’)的变速器(T、T’)包括用于接合相应的所述第一机器轴(S1)或所述第二机器轴(S1’)的输入侧(TA、TA’)和用于接合相应的所述第一输出轴(S2)或所述第二输出轴(S2’)的相对的输出侧(TB、T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系(K),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T、T’)分别在其所述输入侧(TA、TA’)处支承所述第一旋转机器(M)和所述第二旋转机器(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K),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T、T’)包括第三配合结构(N3、N3’),所述第三配合结构布置成用于接纳和/或接合所述旋转机器(M、M’)的第四配合结构(N4、N4'),以用于承载所述旋转机器(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系(K),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结构(N3、N3’)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外壳(Z、Z’)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K),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器外壳(Z)与所述第二变速器外壳(Z’)能互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K),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器(T)与所述第二变速器(T’)能互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K),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A·J·德巴尔,S·E·费德,R·G·B·格洛曼,
申请(专利权)人:邦奇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比利时;B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