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辅助杂交粳稻授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7864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辅助杂交粳稻授粉的方法,属于农业水稻种子生产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杂交粳稻的父本与所述杂交粳稻的母本的种植行比为1:(5~8),所述机械赶粉的速度为20~30公里/小时。该机械辅助杂交粳稻授粉的方法,杂交粳稻的父本与母本的种植行比为1:(5~8),配合机械赶粉的速度为20~30公里/小时,这使得杂交粳稻的有效穗数较传统条件下种植行比1:3的有效穗数提高了1.1倍以上,且结实率达到50%以上,产量提高了1.7倍以上,赶粉的效率提高了8~12倍。

A mechanical assisted pollination method for Japonica Hybrid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辅助杂交粳稻授粉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水稻种子生产领域,涉及机械辅助杂交粳稻授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杂交粳稻是近期内最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跨越式发展、对粮食总产贡献率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将是粮食增产新的增长点。制约杂交粳稻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杂交制种结实率较低、有效穗不足以及产量不高。相对杂交籼稻,杂交粳稻制种父本的花粉量较小,同时,传统农业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制种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机械辅助杂交粳稻授粉的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方法,可以较好的提高制种产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辅助杂交粳稻授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杂交粳稻的父本与所述杂交粳稻的母本的种植行比为1:(5~8),所述机械赶粉的速度为20~30公里/小时。具体地,所述种植行比为1:(5~8)。具体地,所述机械赶粉速度为22~28公里/小时。具体地,所述机械赶粉速度为25~27公里/小时。具体地,所述机械为拖拉机。进一步地,所述机械赶粉的方法包括:将一根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台所述拖拉机上,使所述绳子与所述父本接触,当所述拖拉机拉动所述绳子时,所述父本的花粉被所述绳子弹出。具体地,所述杂交粳稻的父本为恢复系粳稻。具体地,所述杂交粳稻的母本为不育系粳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机械辅助杂交粳稻授粉的方法,杂交粳稻的父本与母本的种植行比为1:(5~8),配合机械赶粉的速度为20~30公里/小时,这使得杂交粳稻的有效穗数较传统条件下种植行比2:6的有效穗数提高了1.1倍以上,且结实率达到50%以上,产量提高了1.7倍以上,赶粉的效率提高了8~12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对比例杂交粳稻制种的传统人工赶粉方式,速度为5公里/小时左右,花粉弹起距离较短,可覆盖母本厢4行(机插秧母本行距25厘米),但为保证母本有效穗,一般设置父本和母本的种植行比为1:3,通常父本种植两行,母本种植6行,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表1传统赶粉条件下制不同种植行比的结实率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杂交粳稻为申优26(申优26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并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具体申请号为沪审稻2017001),其父本为申恢26申请了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号:20162324.3),母本为申9A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CNA20110864.8),申优26、申恢26和申9A均可以通过签订引种协议从育种单位获得材料。机械赶粉的速度为20公里/小时,杂交粳稻的父本与杂交粳稻的母本的种植行比为1:(5~8),在实现时,机械可以为拖拉机,将一根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台拖拉机上,使绳子与和父本接触,当拖拉机拉动绳子时,父本的花粉被绳子弹出,弹出的花粉授到母本上,具体制种产量如表2所示。表2不同种植行比的制种产量由表2可知,与对比例及种植行比1:(3~4.5)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种植行比1:(5~8)均具有较高的结实率和产量,且在1:5的种植行比时,其制种产量最高,达到215.7/(kg·亩)。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杂交粳稻为申优26(申优26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并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具体申请号为沪审稻2017001),其父本为申恢26申请了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号:20162324.3),母本为申9A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CNA20110864.8)。杂交粳稻的父本与杂交粳稻的母本的种植行比为1:(5~8),机械赶粉的速度为20~30公里/小时,在实现时,机械可以为拖拉机,将一根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台拖拉机上,使绳子与父本接触,当拖拉机拉动绳子时,父本的花粉被绳子弹出,弹出的花粉授到母本上,具体制种产量如表3所示。表3不同机械赶粉速度的制种产量由表3可知,随着拖拉机赶粉速度的提升,结实率随之升高,赶粉速度在20~30公里/小时条件下,其结实率差异不显著,且结实率明显高于赶粉速度在15公里/小时以及对比例。若赶粉速度高于30公里/小时植株会受到明显伤害,造成产量损失。当杂交粳稻的父本与母本的种植行比为1:(5~8),机械赶粉的速度为20~30公里/小时时,父本和母本的行距通常为25厘米,父本的花粉弹起距离超过4米,可完全覆盖母本厢,结实率最高可达到60.3%;远远高于传统赶粉条件下2:6行比的母本结实率30.1%,实际制种产量最高可达到215.7kg/亩,而传统赶粉产量仅为124.3kg/亩。同时,机械赶粉速度较人工赶粉速度高4倍以上,标准化田宽35米,两台拖拉机之间距离设置2~3倍标准化田宽,即两台拖拉机之间距离可为70或105米,传统赶粉宽度为35米,拖拉机赶粉效率较传统人工赶粉的效率大幅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辅助杂交粳稻授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所述杂交粳稻的父本与所述杂交粳稻的母本的种植行比为1:(5~8),所述机械赶粉的速度为20~30公里/小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辅助杂交粳稻授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杂交粳稻的父本与所述杂交粳稻的母本的种植行比为1:(5~8),所述机械赶粉的速度为20~30公里/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行比为1:(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赶粉速度为22~28公里/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赶粉速度为25~27公里/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黎明隋国民邓华凤程灿东丽华泽田周继华陈涛储黄伟孙滨冀占东刘士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