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张紧轮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96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张紧轮支架,包括张紧轮支架和自动张紧轮,所述自动张紧轮包括张紧器、张紧轮面板和皮带轮,所述张紧轮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张紧器连接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的一侧设有刻度盘,所述张紧轮面板上设有与所述刻度盘相适应的检验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皮带张紧轮支架,属于发动机组件装配技术领域,通过对张紧轮支架的简单优化实现对自动张紧轮工况的监控,使用户能不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就能轻松掌握皮带轮系工况,对皮带的寿命及更换周期有直观的了解,不仅能有效避免皮带因疲劳拉长导致的车辆运行途中的趴窝故障,也不会出现正常皮带被提前更换的问题,既能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又能减少汽车趴窝故障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张紧轮支架
本技术涉及内燃机附件装配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皮带张紧轮支架。
技术介绍
皮带轮系是发动机必不可少的重要系统之一,通常通过皮带轮系来驱动电机、空调机、风扇、水泵等附件,除了上述附件,皮带轮系还包括皮带、惰轮、自动张紧轮及皮带张紧轮支架。在发动机工作时,通过张紧轮的张紧使皮带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确保轮系中的各附件正常工作。皮带属于橡胶制品,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如果皮带出现疲劳、拉长超过张紧轮的张紧极限,轻则皮带打滑,重则出现皮带断,车辆直接趴窝,如果在行驶途中出现将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发动机皮带是否需要更改通常只能由专业的检测设备来检测,要用专用的皮带张力检测仪器来判定皮带张力是否合适,普通用户自行检查车况时,通常只能通过手压皮带来感受皮带张力,这种方式不准确,容易误判,要么造成皮带未到寿命提前更换的浪费,要么需要更换而未及时更换导致使用过程出现皮带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某些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判断皮带张力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的皮带张紧轮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皮带张紧轮支架,包括张紧轮支架和自动张紧轮,所述自动张紧轮包括张紧器、张紧轮面板和皮带轮,所述张紧轮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张紧器连接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的一侧设有刻度盘,所述张紧轮面板上设有与所述刻度盘相适应的检验孔。进一步的,所述张紧轮支架的底部设有惰轮安装凸台,所述定位凸台设于所述张紧轮支架的顶部,所述刻度盘设于所述定位凸台的下方。更进一步的,所述刻度盘为扇形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张紧轮支架上位于所述刻度盘与所述惰轮安装凸台之间设有挖空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挖空结构为棱形槽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挖空结构的侧边上设有四个分别与所述定位凸台及惰轮安装凸台的两侧连接的加强筋,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加强筋相交处设有连接端子。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皮带张紧轮支架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皮带张紧轮支架的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判断皮带张力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可以解决用户无法准确检测皮带张力导致无法对皮带疲劳寿命进行准确判断的问题;2)本技术的皮带张紧轮支架,通过对张紧轮支架的简单优化实现对自动张紧轮工况的监控,使用户能不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就能轻松掌握皮带轮系工况,对皮带的寿命及更换周期有直观的了解,不仅能有效避免皮带因疲劳拉长导致的车辆运行途中的趴窝故障,也不会出现正常皮带被提前更换的问题,既能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又能减少汽车趴窝故障的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皮带张紧轮支架的结构装配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皮带张紧轮支架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中自动张紧轮的初始工作位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自动张紧轮的名义工作位置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自动张紧轮的极限工作位置的示意图。图中:1、张紧轮支架;2、自动张紧轮;21、张紧器;22、张紧轮面板;23、皮带轮;3、定位凸台;4、连接端子;5、刻度盘;6、检验孔;7、惰轮安装凸台;8、挖空结构;9、加强筋;10、惰轮;11、齿轮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是这样的:参照图1-5所示,一种皮带张紧轮支架,包括安装在发动机的齿轮室11上的张紧轮支架1和自动张紧轮2,自动张紧轮2包括张紧器21、张紧轮面板22和皮带轮23,张紧轮支架1上设有与张紧器21连接的定位凸台3,定位凸台3的一侧设有刻度盘5,刻度盘5与定位凸台3一体成型设置,制造简单,张紧轮面板22上设有与刻度盘5相适应的检验孔6,检验孔6呈方形。本皮带张紧轮支架中,皮带在张紧轮21的弹簧弹力作用下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从而保证发动机的各附件正常工作;通常自动张紧轮2有其固有的工作转角,即图5所示的极限工作位置,超出该角度范围自动张紧轮2将失去自动张紧功能,无法对皮带进行有效张紧,其上附件工作就会出现异常,轻则皮带打滑,重则直接导致皮带跑偏脱落等故障,因此车辆运行一段时间后,必须对皮带张力进行检查,而皮带张力必须要专用的检测仪器,一般用户不具备检查判断的能力。通过检验孔6观察自动张紧轮2上的皮带轮23偏离刻度盘5中心线的角度可以测算出皮带轮23上的皮带的张力,如果观察到刻度盘5的极限刻度已经完全进入检验孔6对应的位置,证明皮带的张力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要更换皮带;使使用用户都能直观的判断出皮带是否到了更换期限,能有效避免车辆使用中出现皮带因超出使用寿命导致的安全事故。解决了普通用户无法判断皮带是否需要更换的问题,通过对张紧轮支架1进行简单的优化,零件成本基本没有增加,而大大提高了车辆的使用安全性和故障维修保养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张紧轮支架1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惰轮10的惰轮安装凸台7,定位凸台3设于张紧轮支架1的顶部,刻度盘5设于定位凸台3的下方。刻度盘5为扇形结构。本皮带张紧轮支架中,在张紧轮支架1上的张紧器21安装面上,增加了扇形结构的刻度盘5,该刻度盘5正好处于张紧器21工作位置的正下方。如图2所示,该刻度盘5的扇形区域被分为3部分,分别对应自动张紧轮2的三个状态:初始位置、名义工作位置和极限工作位置,并且将三个区域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初始位置区域为张紧轮支架本体原色,名义工作区域为绿色,极限工作区域为红色。通过自动张紧轮2的张紧轮面板22中间方形的检验孔6可以随时观察张紧轮所处的位置,可以直接判断自动张紧轮1是否即将进入极限工作位置即张紧轮支架1的红色刻线区域,以便提醒用户更换皮带,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在本实施例中,张紧轮支架1上位于刻度盘5与惰轮安装凸台7之间设有挖空结构8。挖空结构8为棱形槽结构,棱形槽结构的各个边可以与张紧轮支架1的各个边相适应。挖空结构8可以让位齿轮室11上的结构,同时可以减少应力集中,结构不易变形,提高张紧轮支架1的结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挖空结构8的侧边上设有四个分别与定位凸台3及惰轮安装凸台7的两侧连接的加强筋9,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加强筋9相交处设有连接端子4。加强筋9设置在棱形槽结构的边缘,可以提高张紧轮支架1的强度;连接端子4设置在两个加强筋9相交处,使紧轮支架1的结构更加紧凑,保证结构强度及稳定性的同时,占用空间小。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带张紧轮支架,包括张紧轮支架(1)和自动张紧轮(2),所述自动张紧轮(2)包括张紧器(21)、张紧轮面板(22)和皮带轮(23),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支架(1)上设有与所述张紧器(21)连接的定位凸台(3),所述定位凸台(3)的一侧设有刻度盘(5),所述张紧轮面板(22)上设有与所述刻度盘(5)相适应的检验孔(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张紧轮支架,包括张紧轮支架(1)和自动张紧轮(2),所述自动张紧轮(2)包括张紧器(21)、张紧轮面板(22)和皮带轮(23),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支架(1)上设有与所述张紧器(21)连接的定位凸台(3),所述定位凸台(3)的一侧设有刻度盘(5),所述张紧轮面板(22)上设有与所述刻度盘(5)相适应的检验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张紧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支架(1)的底部设有惰轮安装凸台(7),所述定位凸台(3)设于所述张紧轮支架(1)的顶部,所述刻度盘(5)设于所述定位凸台(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森付赞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