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管式接入馈线综合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61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心管式接入馈线综合光缆,包括缆芯及外护层,在外护层或缆芯内设置信号导线,使其兼有宽带接入及电信号传输功能,不必另设信号导线就能满足用户监测的需要,敷设时布线施工方便,减少施工成本。(*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光缆,尤其是兼有光纤的宽带接入及电信号传输功能的综合光缆。
技术介绍
现有接入宽带网用光缆的结构一般为层绞式或中心束管式。层绞式光缆外径较大,重量重,施工不便,中心束管式光缆不能满足用户信号监测功能的需要,如果另设信号导线,会给布线施工带来麻烦,也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层绞式或中心束管式光缆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光缆,能将光纤的宽带接入及电信号传输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中心管式接入馈线综合光缆。本技术提供的中心管式接入馈线综合光缆包括缆芯(9)及外护层(8),缆芯(9)由光纤带(4)及其套管(2)和套管(2)外依次包覆的阻水带(3)、铠装层(1)组成,外护层(8)内设置信号导线(6)。本技术提供的中心管式接入馈线综合光缆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缆芯(9)及外护层(8),缆芯(9)由光纤带(4)及其套管(2)和套管(2)外依次包覆的阻水带(3)、铠装层(1)组成,缆芯(9)内的光纤带套管(2)与阻水带(3)之间设置信号导线(6)。为了提高本技术的抗拉强度,可以在外护层(8)内设置加强件(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外护层(8)或缆芯(9)内设置了信号导线(6),本技术兼有宽带接入及电信号传输功能,不必另设信号导线就能满足用户信号监测的需要,敷设时布线施工方便,减少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图2是本技术两种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图1所示本技术的信号导线(6)设置在外护层(8)内,图2所示本技术的信号导线(6)设置在缆芯(9)内。在图1、图2,1.铠装层,2.光纤带套管,3.阻水带,4.光纤带,5.信号导线套管,6.信号导线,7.加强件,8.外护层,9.缆芯。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方案缆芯(9)外设包有套管(5)的信号导线(6)和加强件(7),并以聚乙烯或低烟阻燃材料制成外护层(8)包覆信号导线(6)和加强件(7)。第二种实施方案在光纤带套管(2)外设包有套管(5)的信号导线(6),再包覆阻水带(3)及铠装层(1),然后在铠装层外设加强件(7),并以聚乙烯或低烟阻燃材料制成外护层(8)包覆加强件(7)。权利要求1.一种中心管式接入馈线综合光缆,包括缆芯及外护层,缆芯由光纤带及其套管和套管外依次包覆的阻水带、铠装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外护层内设置信号导线。2.一种中心管式接入馈线综合光缆,包括缆芯及外护层,缆芯由光纤带及其套管和套管外依次包覆的阻水带、铠装层组成,其特征在于缆芯内的光纤带套管与阻水带之间设置信号导线。专利摘要一种中心管式接入馈线综合光缆,包括缆芯及外护层,在外护层或缆芯内设置信号导线,使其兼有宽带接入及电信号传输功能,不必另设信号导线就能满足用户监测的需要,敷设时布线施工方便,减少施工成本。文档编号G02B6/44GK2677955SQ200420005169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3日专利技术者吴重阳, 张腊生, 周春东, 谭会良, 曹志刚 申请人: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心管式接入馈线综合光缆,包括缆芯及外护层,缆芯由光纤带及其套管和套管外依次包覆的阻水带、铠装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外护层内设置信号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重阳张腊生周春东谭会良曹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