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紧实的钢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10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紧实的钢丝结构,通过设置钢丝结构层、防护结构层、聚氨酯涂料层、丙烯酸涂料层、碳化硅涂料层、氰凝涂料层、氟龙涂料层、荧光层和反光纹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钢丝不具有耐腐蚀功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普通钢层、第一合金钢层和第二合金钢层,这样设置大大提高钢丝表面的结构强度,有效节省生产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使钢丝具有优良的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荧光层的设置,能够起到警示效果,同时反光纹的设置,起到互补的警示效果,便于迅速找到该钢丝,方便日常生活和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紧实的钢丝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丝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紧实的钢丝结构。
技术介绍
钢丝是一种强度高、弹性好、自重轻及挠性好的重要构件,被广泛应用于机械、造船、采矿、冶金以及林业等多种行业。钢丝在物料搬运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目前,钢丝被广泛使用在大型空间结构建设工程中,因此对钢丝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对钢丝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在市场上我们所见到一般的钢丝,其结构存在不足,没有警示作用,对于生产非常的不便,尤其是光线暗淡的情况下,有待改进!同时现有的钢丝存在着表面硬度低,容易磨损和被腐蚀,使用寿命短,制作工艺复杂,生产制造精度低,浪费大量的钢铁材料,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紧实的钢丝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实的钢丝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紧实的钢丝结构,包括钢丝本体,所述钢丝本体包括钢丝结构层和防护结构层,所述防护结构层涂抹于钢丝结构层的表面,所述钢丝结构层包括普通钢层、第一合金钢层和第二合金钢层,所述第二合金钢层的外侧包绕有第二编织加强层,所述第二合金钢层包括若干个第二合金钢,若干个所述第二合金钢包绕在第一编织加强层外侧,若干个所述第二合金钢之间间隙内为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一编织加强层包绕在第一合金钢层外侧,所述第一合金钢层包括若干个第一合金钢,若干个所述第一合金钢包绕在普通钢层外侧,若干个所述第一合金钢之间间隙内为第一填充层,所述防护结构层包括聚氨酯涂料层、丙烯酸涂料层、碳化硅涂料层、氰凝涂料层、氟龙涂料层、荧光层和反光纹。优选的,所述荧光层的厚度在0.3mm,在荧光层上形成螺旋设置的反光纹,所述反光纹的宽度在0.3mm。优选的,所述荧光层位于聚氨酯涂料层的表面,所述聚氨酯涂料层的厚度为0.4mm。优选的,所述聚氨酯涂料层13位于丙烯酸涂料层14的表面,所述丙烯酸涂料层的厚度为0.5mm。优选的,所述丙烯酸涂料层位于碳化硅涂料层的表面。优选的,所述碳化硅涂料层位于氰凝涂料层的表面。优选的,所述氰凝涂料层位于氟龙涂料层的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结构紧实的钢丝结构,通过设置钢丝结构层、防护结构层、聚氨酯涂料层、丙烯酸涂料层、碳化硅涂料层、氰凝涂料层、氟龙涂料层、荧光层和反光纹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钢丝不具有耐腐蚀功能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聚氨酯涂料层的设置,可对钢丝本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钢丝本体与碱性物质接触出现损坏的状况,延长了钢丝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丙烯酸涂料层的设置,可对钢丝本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钢丝本体与盐性物质接触出现损坏的状况,延长了钢丝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碳化硅涂料层的设置,可对钢丝本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钢丝本体与酸性物质接触出现损坏的状况,延长了钢丝本体的使用寿命,此时已达到该钢丝本体具备耐腐蚀的功能;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普通钢层、第一合金钢层和第二合金钢层,这样设置大大提高钢丝表面的结构强度,有效节省生产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使钢丝具有优良的强度;本技术通过荧光层的设置,能够起到警示效果,同时反光纹的设置,起到互补的警示效果,便于迅速找到该钢丝,方便日常生活和生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结构紧实的钢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折叠式支撑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钢丝本体;11、钢丝结构层;111、普通钢层;112、第一合金钢层;113、第二合金钢层;114、第一编织加强层;115、第一填充层;116、第二编织加强层;117、第二填充层;12、防护结构层;121、聚氨酯涂料层;122、丙烯酸涂料层;123、碳化硅涂料层;124、氰凝涂料层;125、氟龙涂料层;2、可折叠式支撑架;21、第一摆动杆;22、第二摆动杆;23、支撑杆;24、弯折部;25、第一连接部;26、第二连接部;27、第一连接块;28、第二连接块;29、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结构紧实的钢丝结构,包括钢丝本体1,所述钢丝本体1包括钢丝结构层11和防护结构层12,所述防护结构层12涂抹于钢丝结构层11的表面,所述钢丝结构层11包括普通钢层111、第一合金钢层112和第二合金钢层113,所述第二合金钢层113的外侧包绕有第二编织加强层116,所述第二合金钢层113包括若干个第二合金钢,若干个所述第二合金钢包绕在第一编织加强层114外侧,若干个所述第二合金钢之间间隙内为第二填充层117,所述第一编织加强层114包绕在第一合金钢层112外侧,所述第一合金钢层112包括若干个第一合金钢,若干个所述第一合金钢包绕在普通钢层111外侧,若干个所述第一合金钢之间间隙内为第一填充层115,所述防护结构层12包括聚氨酯涂料层121、丙烯酸涂料层122、碳化硅涂料层123、氰凝涂料层124、氟龙涂料层125、荧光层和反光纹,所述荧光层的厚度在0.3mm,在荧光层上形成螺旋设置的反光纹,所述反光纹的宽度在0.3mm,通过荧光层的设置,能够起到警示效果,同时反光纹的设置,起到互补的警示效果,便于迅速找到该钢丝,方便日常生活和生产,所述荧光层位于聚氨酯涂料层121的表面,所述聚氨酯涂料层121的厚度为0.4mm,通过聚氨酯涂料层121的设置,可对钢丝本体1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钢丝本体1与碱性物质接触出现损坏的状况,延长了钢丝本体1的使用寿命,所述聚氨酯涂料层121位于丙烯酸涂料层122的表面,所述丙烯酸涂料层122的厚度为0.5mm,通过丙烯酸涂料层122的设置,可对钢丝本体1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钢丝本体1与盐性物质接触出现损坏的状况,延长了钢丝本体1的使用寿命,所述丙烯酸涂料层122位于碳化硅涂料层123的表面,所述碳化硅涂料层123位于氰凝涂料层124的表面,通过碳化硅涂料层123的设置,可对钢丝本体1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钢丝本体1与酸性物质接触出现损坏的状况,延长了钢丝本体1的使用寿命,所述氰凝涂料层124位于氟龙涂料层125的表面,通过氰凝涂料层124的设置,可对钢丝本体1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钢丝本体1与水接触出现氧化导致钢丝本体1损坏的状况,延长了钢丝本体1的使用寿命,通过氟龙涂料层125的设置,可对钢丝本体1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钢丝本体1与硬物接触时出现磨损导致钢丝本体1出现损坏的状况,延长了钢丝本体1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钢丝结构层11、防护结构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紧实的钢丝结构,包括钢丝本体(1),所述钢丝本体(1)包括钢丝结构层(11)和防护结构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层(12)涂抹于钢丝结构层(11)的表面,所述钢丝结构层(11)包括普通钢层(111)、第一合金钢层(112)和第二合金钢层(113),所述第二合金钢层(113)的外侧包绕有第二编织加强层(116),所述第二合金钢层(113)包括若干个第二合金钢,若干个所述第二合金钢包绕在第一编织加强层(114)外侧,若干个所述第二合金钢之间间隙内为第二填充层(117),所述第一编织加强层(114)包绕在第一合金钢层(112)外侧,所述第一合金钢层(112)包括若干个第一合金钢,若干个所述第一合金钢包绕在普通钢层(111)外侧,若干个所述第一合金钢之间间隙内为第一填充层(115),所述防护结构层(12)包括聚氨酯涂料层(121)、丙烯酸涂料层(122)、碳化硅涂料层(123)、氰凝涂料层(124)、氟龙涂料层(125)、荧光层和反光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紧实的钢丝结构,包括钢丝本体(1),所述钢丝本体(1)包括钢丝结构层(11)和防护结构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层(12)涂抹于钢丝结构层(11)的表面,所述钢丝结构层(11)包括普通钢层(111)、第一合金钢层(112)和第二合金钢层(113),所述第二合金钢层(113)的外侧包绕有第二编织加强层(116),所述第二合金钢层(113)包括若干个第二合金钢,若干个所述第二合金钢包绕在第一编织加强层(114)外侧,若干个所述第二合金钢之间间隙内为第二填充层(117),所述第一编织加强层(114)包绕在第一合金钢层(112)外侧,所述第一合金钢层(112)包括若干个第一合金钢,若干个所述第一合金钢包绕在普通钢层(111)外侧,若干个所述第一合金钢之间间隙内为第一填充层(115),所述防护结构层(12)包括聚氨酯涂料层(121)、丙烯酸涂料层(122)、碳化硅涂料层(123)、氰凝涂料层(124)、氟龙涂料层(125)、荧光层和反光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合利达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