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53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转子,壳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进液管,转子包括环形填料部和转轴,环形填料部外周与进气口连通,环形填料部一端与转轴封闭连接,环形填料部另外一端与转轴连接并通过出气口与外界连通,转轴其中一端中空并与进液管连通,转轴上设有与进液管连通的布液管,布液管位于环形填料部和转轴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增加转子的转速,以及转子的直径和轴长,极大地提高了废气的处理量,同时提高了转子运行的平稳性,工业废气经过逆流反应、离心搅拌、切流反应,处理效率得到提高,并且处理结果得到优化,经过本装置处理的废气不含液体,后续无需除液设备,相较于传统技术,大大简化了整机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超重力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重力条件下多相流体系的独特流动行为,强化相与相之间的相对速度和相互接触,从而实现高效的传质传热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获取超重力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转动设备整体或部件形成离心力场,涉及的多相流体系主要包括气-固体系和气-液体系。气相经气体进口管由切向引入转子外腔,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由转子外缘处进入填料。液体由液体进口管引入转子内腔,经喷头喷淋在转子内缘上。进入转子的液体受到转子内填料的作用,周向速度增加,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其推向转子外缘。在此过程中,液体被填料分散、破碎形成极大的、不断更新的表面积,曲折的流道加剧了液体表面的更新。这样,在转子内部形成了极好的传质与反应条件。液体被转子抛到外壳汇集后经液体出口管离开超重机。气体自转子中心离开转子,由气体出口管引出,完成传质与反应过程。超重力旋转床具有传质效率高、反应时间短设备体积小等的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在精馏、提纯、催化等领域,超重力技术用于工业废气处理,处理效果也十分显著,工业废气的排气量一般在10000m³/h~60000m³/h,也有10万m³/h以上的情况,现有的超重力技术气体处理量不超过5000m³/h,处理量小,限制了该技术在大气量工业废气处理行业的应用,如中国专利CN1059105A,CN104368301B,CN105642062A,CN1428189A公开的超重力装置,由于转子采用悬臂结构,转子稳定性差,无法处理大气量的气体。CN102188947A公开的超重力装置,悬臂结构的转子增加了支撑机构,提高了转子的稳定性,由于轴承线速度的限制,大直径转子无法高速旋转。CN1611293A公开的超重力装置,转子采用两端支撑结构,转子稳定性较好,提高了气体处理量,但是,转子在局部上仍然是悬臂结构,转子的长度受到限制,限制了气体处理量,同时该装置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高气体处理量的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转子,壳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进液管,转子包括环形填料部和转轴,环形填料部外周与进气口连通,环形填料部一端与转轴封闭连接,环形填料部另外一端与转轴连接并通过出气口与外界连通,转轴其中一端中空并与进液管连通,转轴上设有与进液管连通的布液管,布液管位于环形填料部和转轴之间。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转轴一端与壳体转动连接,转轴另外一端与壳体转动连接。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转轴沿周向均布有多组布液管,每组布液管的数量为一个时布液管位于转轴中部或者每组布液管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布液管沿转轴轴向均布。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转子的直径为0.3-2米和/或转子的轴长为0.1-2米。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还包括侧边填料,侧边填料位于环形填料部和转轴之间,侧边填料靠近出气口设置,侧边填料与环形填料部可拆卸固定连接。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还包括挡液环,挡液环与转子固定连接,挡液环靠近出气口外周设置。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转子还包括挡板和第二法兰,环形填料部包括环形填料支架和环形填料,环形填料与环形填料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或接触连接,挡板内周与转轴固定连接,挡板外周与环形填料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法兰内周与转轴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法兰外周与环形填料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法兰上设有与出气口连通的第二透气孔;壳体还包括本体和第一法兰,第一法兰内周与转轴通过轴承连接,第一法兰外周与本体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一法兰上设有与出气口连通的第一透气孔;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连通。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转子上出气的端面与壳体密封连接。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转轴与壳体密封连接,转轴与进液管旋转密封或机械密封。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还包括供水装置、风机和动力装置,供水装置包括水泵、储水箱、进水管和排水管,进水管与储水箱上部连通,排水管与供水箱底部连通,水泵进水端与储水箱底部连通,水泵出水端与进液管连通,壳体还包括出液管,出液管与储水箱连通,风机与进气口连通,动力装置与转轴其中一端传动连接并为其提供动力。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转轴内部进液并布液,实现了环形填料部和转轴采用两个以上支撑点以及将转轴与壳体通过两个以上的支撑点,可增加转子的转速,以及转子的直径和轴长,极大地提高了废气的处理量,同时提高了转子运行的平稳性,工业废气经过逆流反应、离心搅拌、切流反应,处理效率得到提高,并且处理结果得到优化,经过本装置处理的废气不含液体,后续无需除液设备,相较于传统技术,大大简化了整机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转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第二法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第一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转子;3-布液管;4-侧边填料;5-挡液环;6-供水装置;7-动力装置;8-风机;11-进气口;12-出气口;13-进液管;14-出液管;15-第一外环;16-第一内环;17-第一连接筋;18-第一透气孔;21-转轴;22-环形填料支架;23-环形填料;24-挡板;25-第二外环;26-第二内环;27-第二连接筋;28-第二透气孔;61-水泵;62-储水箱;63-进水管;64-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附图1-5所示,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转子2、布液管29、侧边填料4、挡液环5、供水装置6、动力装置7和风机8。壳体1包括进气口11、出气口12、进液管13、出液管14和第一法兰,第一法兰包括第一外环15、第一内环16、第一连接筋17和第一透气孔18。转子2包括转轴21、环形填料部、挡板24和第二法兰,环形填料部包括环形填料支架22和环形填料23,第二法兰包括第二外环25、第二内环26、第二连接筋27和第二透气孔28。供水装置6包括水泵61、储水箱62、进水管63和排水管64。环形填料部外周与进气口11连通,环形填料部一端与转轴21封闭连接,环形填料部另外一端与转轴21连接并通过出气口12与外界连通,转轴21其中一端中空并与进液管13连通,转轴21上设有与进液管13连通的布液管29,布液管29位于环形填料部和转轴21之间。通过转轴21中部进液,实现了环形填料部与转轴21的两端支撑,能够使得转子2转动时更稳定,更便于提高转子2转速,以及转子2直径和轴长,从而增大废气的处理量。实际应用是,还可以在该方案的基础上在环形填料部与转轴21之间沿轴向再增加多个支撑点,从而提升效果。转轴21一端与壳体1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转子,壳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进液管,转子包括环形填料部和转轴,环形填料部外周与进气口连通,环形填料部一端与转轴封闭连接,环形填料部另外一端与转轴连接并通过出气口与外界连通,转轴其中一端中空并与进液管连通,转轴上设有与进液管连通的布液管,布液管位于环形填料部和转轴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转子,壳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进液管,转子包括环形填料部和转轴,环形填料部外周与进气口连通,环形填料部一端与转轴封闭连接,环形填料部另外一端与转轴连接并通过出气口与外界连通,转轴其中一端中空并与进液管连通,转轴上设有与进液管连通的布液管,布液管位于环形填料部和转轴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一端与壳体转动连接,转轴另外一端与壳体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沿周向均布有多组布液管,每组布液管的数量为一个时布液管位于转轴中部或者每组布液管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布液管沿转轴轴向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子的直径为0.3-2米和/或转子的轴长为0.1-2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边填料,侧边填料位于环形填料部和转轴之间,侧边填料靠近出气口设置,侧边填料与环形填料部可拆卸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量超重力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液环,挡液环与转子固定连接,挡液环靠近出气口外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绍轩徐杰刘美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冠卓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