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钾肥的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507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钾肥的灌溉系统,属于高钾肥灌溉领域,肥料搅拌桶、输水管路、蓄水池、灌溉管路以及灌溉装置;肥料搅拌桶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输水口以及搅拌电机,进料口可拆卸的设有上盖,肥料搅拌桶内部设有搅拌杆,搅拌杆通过连接杆与搅拌电机连接,搅拌杆上设有搅拌叶片,肥料搅拌桶的底部可拆卸的设有出水头,出水头上设有过滤网;输水管路一端与蓄水池连通,输水管路另一端与输水口连通;输水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和水表;灌溉管路分别与出水头以及灌溉装置连通,灌溉管路上设有第二水泵。从而减少人工的工作量,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施肥效率。

A high potassium irrig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钾肥的灌溉系统
本技术涉及高钾肥灌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钾肥的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高钾肥:指含钾元素较高的肥料。如: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钾石盐、钾镁盐、光卤石、硝酸钾等。高钾肥肥效的大小,决定于其氧化钾含量。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泻盐、磷酸一钾(磷酸二氢钾)等。大都能溶于水,肥效较快。并能被土壤吸收,不易流失。高钾肥施用适量时,能提高土壤供钾能力和植物的钾营养水平,使作物茎秆长得坚强,防止倒伏,促进开花结实,增强抗旱、抗寒、抗病虫害能力。现有的高钾肥施肥方式通常是采用人工施肥,人工施肥对工人的工作量比较高,人工成本较大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钾肥的灌溉系统,以减少高钾肥施肥过程中的人工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钾肥的灌溉系统,肥料搅拌桶、输水管路、蓄水池、灌溉管路以及灌溉装置;所述肥料搅拌桶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输水口以及搅拌电机,所述进料口可拆卸的设有上盖,所述肥料搅拌桶内部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所述搅拌杆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肥料搅拌桶的底部可拆卸的设有出水头,所述出水头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输水管路一端与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输水管路另一端与所述输水口连通;所述输水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和水表;所述灌溉管路分别与所述出水头以及灌溉装置连通,所述灌溉管路上设有第二水泵。进一步的,所述灌溉管路包括固定主管道和伸缩支管道;所述固定主管道与所述出水头连通,所述第二水泵设置与所述固定主管道,所述伸缩支管道分别连通所述固定主管道和所述灌溉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灌溉装置包括与伸缩支管道连通的进水管以及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外侧套设有支撑座,所述固定管于伸出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外侧套设有转动体,所述转动体包括转动套管以及固定在所述转动套管一端的喷水盘,所述喷水盘内开设有环形的第一水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水道和所述转动套管的第二水道,所述喷水盘的顶面外沿均匀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水道连通的喷水口,所述喷水口倾斜设置以使其内喷出的水流带动转动体转动,所述固定管伸出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套管内壁抵接的第一限位凸缘,所述转动套管靠近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管外壁抵接的第二限位凸缘。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一侧竖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座沿所述支撑杆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与固定管连接处设置有过滤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人工将高钾肥按量从进料口放入肥料搅拌桶,打开输水管路的第一水泵抽取蓄水池的水从输水口进入肥料搅拌桶,水表可以准确的计算进入肥料搅拌桶的水量,从而控制高钾肥与水的比例,搅拌电机驱动搅拌杆和搅拌叶片搅拌从而使高钾肥与水的混合,在施肥时还可保证施肥过程中高钾肥不会沉淀,待高钾肥与水混合之后成为肥水后,打开灌溉管路的第二水泵从出水头抽取肥料搅拌桶内的肥水,通过灌溉装置滴灌在待施肥作物上,减少人工的工作量,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施肥效率,同时出水头上设有过滤网可防止未充分与水混合的高钾肥直接进入灌溉装置照常灌溉装置堵塞,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拆卸出水头清洗和/或更换滤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高钾肥的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肥料搅拌桶,2-输水管路,3-蓄水池,4-灌溉管路,5-灌溉装置,6-进料口,7-输水口,8-搅拌电机,9-搅拌杆,10-连接杆,11-搅拌叶片,12-出水头,13-第一水泵,14-水表,16-第二水泵,17-固定主管道,18-伸缩支管道,19-进水管,20-固定管,21-支撑座,22-转动体,23-转动套管,24-第一水道,25-第二水道,26-喷水口,27-第一限位凸缘,28-第二限位凸缘,29-支撑杆,30-过滤器,31-喷水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高钾肥的灌溉系统,肥料搅拌桶1、输水管路2、蓄水池3、灌溉管路4以及灌溉装置5;所述肥料搅拌桶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6、输水口7以及搅拌电机8,所述进料口6可拆卸的设有上盖、,所述肥料搅拌桶1内部设有搅拌杆9,所述搅拌杆9通过连接杆10与所述搅拌电机8连接,所述搅拌杆9上设有搅拌叶片11,所述肥料搅拌桶1的底部可拆卸的设有出水头12,所述出水头12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输水管路2一端与所述蓄水池3连通,所述输水管路2另一端与所述输水口7连通;所述输水管路2上设有第一水泵13和水表14;所述灌溉管路4分别与所述出水头12以及灌溉装置5连通,所述灌溉管路4上设有第二水泵16。具体的,通过人工将高钾肥按量从进料口6放入肥料搅拌桶1,打开输水管路2的第一水泵13抽取蓄水池3的水从输水口7进入肥料搅拌桶1,水表14可以准确的计算进入肥料搅拌桶1的水量,从而控制高钾肥与水的比例,搅拌电机8驱动搅拌杆9和搅拌叶片11搅拌从而使高钾肥与水的混合,在施肥时还可保证施肥过程中高钾肥不会沉淀,待高钾肥与水混合之后成为肥水后,打开灌溉管路4的第二水泵16从出水头12抽取肥料搅拌桶1内的肥水,通过灌溉装置5滴灌在待施肥作物上,减少人工的工作量,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施肥效率,同时出水头12上设有过滤网可防止未充分与水混合的高钾肥直接进入灌溉装置5照常灌溉装置5堵塞,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拆卸出水头12清洗和/或更换滤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灌溉管路4包括固定主管道17和伸缩支管道18;所述固定主管道17与所述出水头12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6设置与所述固定主管道17,所述伸缩支管道18分别连通所述固定主管道17和所述灌溉装置5。具体的,通过伸缩支管道18,便可使灌溉装置5安装在不同长度、宽度的灌溉田地。更为具体的,伸缩支管道18伸缩结构可以采用不锈钢的内部中空的可伸缩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灌溉装置5包括与伸缩支管道18连通的进水管19以及与所述进水管19连通的固定管20,所述固定管20外侧套设有支撑座21,所述固定管20于伸出所述支撑座21的一端外侧套设有转动体22,所述转动体22包括转动套管23以及固定在所述转动套管23一端的喷水盘31,所述喷水盘31内开设有环形的第一水道24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水道24和所述转动套管23的第二水道25,所述喷水盘31的顶面外沿均匀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水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钾肥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肥料搅拌桶(1)、输水管路(2)、蓄水池(3)、灌溉管路(4)以及灌溉装置(5);所述肥料搅拌桶(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6)、输水口(7)以及搅拌电机(8),所述进料口(6)可拆卸的设有上盖,所述肥料搅拌桶(1)内部设有搅拌杆(9),所述搅拌杆(9)通过连接杆(10)与所述搅拌电机(8)连接,所述搅拌杆(9)上设有搅拌叶片(11),所述肥料搅拌桶(1)的底部可拆卸的设有出水头(12),所述出水头(12)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输水管路(2)一端与所述蓄水池(3)连通,所述输水管路(2)另一端与所述输水口(7)连通;所述输水管路(2)上设有第一水泵(13)和水表(14);所述灌溉管路(4)分别与所述出水头(12)以及灌溉装置(5)连通,所述灌溉管路(4)上设有第二水泵(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钾肥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肥料搅拌桶(1)、输水管路(2)、蓄水池(3)、灌溉管路(4)以及灌溉装置(5);所述肥料搅拌桶(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6)、输水口(7)以及搅拌电机(8),所述进料口(6)可拆卸的设有上盖,所述肥料搅拌桶(1)内部设有搅拌杆(9),所述搅拌杆(9)通过连接杆(10)与所述搅拌电机(8)连接,所述搅拌杆(9)上设有搅拌叶片(11),所述肥料搅拌桶(1)的底部可拆卸的设有出水头(12),所述出水头(12)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输水管路(2)一端与所述蓄水池(3)连通,所述输水管路(2)另一端与所述输水口(7)连通;所述输水管路(2)上设有第一水泵(13)和水表(14);所述灌溉管路(4)分别与所述出水头(12)以及灌溉装置(5)连通,所述灌溉管路(4)上设有第二水泵(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管路(4)包括固定主管道(17)和伸缩支管道(18);所述固定主管道(17)与所述出水头(12)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6)设置与所述固定主管道(17),所述伸缩支管道(18)分别连通所述固定主管道(17)和所述灌溉装置(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装置(5)包括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玉兰王艳锦赵文涛潘书轩苏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柏裕植物免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